劉灝
摘要: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是目前世界范圍內通用的的兩大財務報告標準制定機構。2002年,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旨在統一世界范圍內的財務報告標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由此誕生,并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財務報告標準 (Mohammad Nurunnabi., 2014),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被采納。本文將根據一些文獻及研究成果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提高全球財務報告的質量和一致性方面的作用進行批判性討論、分析。
關鍵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協調;標準化;財務報告水平
1.在世界范圍內普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意義
1.1推廣《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為了實現世界財務報告制度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大衛·亞歷山大和克里斯托弗·諾貝斯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協調”是一個設定變化程度的界限,以提高會計實踐兼容性的過程 (David Alexander et al, 2001);“標準化”意味著世界各地都引入了一套更嚴格的規則 (David Alexander et al, 2001)。《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引入,增加了世界范圍內財務報告準則的“一致性”(David Alexander et al, 2001),提高全世界財務報告工作的效率。
1.2全球推廣《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區域之間的會計差異,增強其財務報表的可比性 (Peter Taylor et al, 1986)
例如,A 公司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設有子公司。如果他們需要使用這兩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來制定合并報表,他們將面臨一個問題,即英國和美國的財務報告制度是不同的,制作合并報表有許多限制。采用統一的財務報告制度有助于克服這一限制。對于投資者來說,不同國家之間的投資信息是最好是可比的 (Peter Taylor et al., 1986) ,尤其是是對于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設有子公司的企業來說,《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使用,將統一企業內部的財務報告語言,簡化會計處理流程。一套統一的標準還將為投資者和審計師作出投資決策和分析時提供一致的財務視角。
1.3《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施有利于全球會計人才的流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各國和地區之間的人才交流日益頻繁。包括注冊會計師在內的大量金融專業人員將更具移動性,使用統一的財務報告系統將使公司更容易實現全球影響 (IFRS, 2011)。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會計人才教育背景不同。他們習慣于采用自己熟悉的財務報告標準。如果要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統一他們的會計處理手法,必須進行人才培訓。
1.4國與國之間的財務報告差異有利于打擊逃稅
國與國之間財務報告的差異以及稅率等的差異,會導致了一些跨國公司會根據不同報告系統的特點報告績效,這將涉及避稅問題。公司制定合理范圍內的稅務計劃以減少納稅是合法的,但如果涉嫌逃稅,就會違法。因此,世界各國推廣和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有利于通過統一標準規范跨國公司的稅收行為。
1.5《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普及,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擴張與會計證制度學習
1.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使所有公司更容易在國外開展業務(Crystal Ayres, 2019)。如果一個全球性組織采用統一的財務報告制度,會計費用將大大減少。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采用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使得它們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財務報告制度的差異逐漸消除,這無疑有利于這些發展中國家擴大海外市場。采用統一財務報告標準可以確保會計信息的一致性,更直觀地做出投資決策,這對在海外市場籌集資金的公司也是有益的。 (Peter Taylor et al., 1986).
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匯集了發達國家以及貿易發達國家的經驗,這些國家和地區往往具有許多發展中國家沒有的經濟和貿易優勢。他們在長期會計做法方面積累的經驗已納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是大多數落后國家學習先進的最快速、最重要的方式。
3.《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有助于提高財務報告的透明度(Poudel et al., 2014)。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要求,企業必須提供能夠如實地、可比地反映一個企業與投資人相關的信息,這是保障投資者、決策者等各方面權利的重要舉措,輔助投資者、決策者通過真實、詳盡的財務數據做出正確的投資、經營決策。如世界各地的公司嚴格采用統一的財務報告制度,并嚴格遵守財務披露規定,投資者和股東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實際財務狀況,并作出適當的投資決策。它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而有選擇地披露財務信息,掩蓋一些重大風險,使投資者面臨嚴重的投資風險。
2.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及其弊端
2.1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1.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實施情況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Mohammad Nurunnabi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選擇了孟加拉國作為研究樣本,目的是探討在新興市場國家有效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障礙。研究表明,會計監管和政治影響都妨礙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孟加拉國的有效實施,孟加拉國國內一些民主政府、公司以及政府機構不愿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Huerta, E. et al., 2013)。與孟加拉國的情況類似,許多聲稱符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國家并沒有完全遵循《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要求開展財務報告工作 (Huerta, E. et al., 2013)。這些國家根據本國國情,修改其在實踐中的條款以滿足其國家利益,這導致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執行準則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可比性下降。
2. 一些發達國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在2010年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準備情況調查》中,54名受訪者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終應要求美國上市公司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另有21位受訪者表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只應作為美國上市公司的一種選擇 (Huerta, E. et al., 2013)。這也證明在美國,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反對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其中一些反對者認為《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是“金本位”標準,如果完全接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會喪失致質量水平。
2.2實施《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弊端
1. 會計準則的解釋和應用受會計準則的復雜性和專業會計師對標準的熟悉程度的影響(Parmod Chand et al, 2011)。人們應關注國家之間的制度差異和專業會計師主觀判斷的差異 (Parmod Chand et al, 2011)。這些差異可能導致專業會計師在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時有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是由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所導致的 (Parmod Chand et al, 2011)。這種差異在增加會計處理成本的同時,也可能導致利益相關者因溝通障礙而無法參與會計準則制定過程,這將對最終的投資決策產生不利影響。
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運用在會計監督領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從投資決策信息來源方面來看,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股東,他們的投資決策均是基于投資公司財務報告的信息。這需要財務報告的完全透明 (Performance Canvas, 2016)。而在實際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一些公司試圖通過有選擇地披露報告內容來誤導潛在投資者,這將增加這些公司的投資風險 (Performance Canvas, 2016)。
3.解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現實問題的手段
針對上文提及的孟加拉國案例,發展中國家應更加深入的研究、運用準則,破除政治、法律層面的壁壘,嚴格遵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升準則在本國的執行質量,從而讓本國會計核算與世界先進經濟體全面接軌,提升本國會計處理水平。
美國等大型經濟體因其擁有相對完整的財務報告制度,遂其不接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一定程度上會在美國與外部其他經濟體的會計處理存在差異,導致全球貿易中會計核算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這類經濟體應在原有的會計報告制度的基礎上,秉承“求同存異”的原則,努力尋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的“平衡點”。
各國要注重運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會計人才的培養和交流。首先,要確保這些會計師能夠熟練運用這一準則;其次,要大力培訓會計師和審計員,以適用高度復雜和廣泛的全球標準 (Huerta, Eetal, 2013),而這些會計師的專業程度應該是不受地域、宗教限制的。
參考文獻:
[1]穆罕默德·新興國家國際財務報告標準的實施[M].《會計準則研究》,2014,26:230-238.
[2]大衛·亞歷山大,克里斯托弗·諾貝斯.國際差異與統一:財務會計[M].國際介紹,2001,8:83.
[3]彼得·泰勒,斯圖亞特·圖利. 其他國家會計準則[M].《會計準則》,1986,104-105.
[4]AICPA背景資料[M]《國際會計準則》第七版,2011.
[5]金融工具:披露[M]《國際會計準則》第七版,2011.
[6]韋爾塔, E.,佩特里德斯,Y.,布勞恩,G.P.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解釋:語言作為可比性的障礙[M].《會計條例研究》,2013,35(1):1-12.
[7]帕莫德·錢德,克里斯·帕特爾.斐濟的證據:實現全球財務報告標準的趨同:南太平洋區域的影響基于對一國境內"新"和"復雜"國際財務報告標準(IFRS)的解釋的判斷[OL].
[8]公司財務報告透明度的重要性[J].績效畫布,2016.
[9]波德爾,G.,赫爾曼,A.,佩雷拉,H.在非殖民化的發展中國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標準:尼泊爾的情況[M].會計預支款,2014(30):20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