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惠
摘要:目前,技工院校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另外,技工院校學生的語言和詩歌基礎普遍較差,因此有必要加強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的語文詩歌教學。本文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技工院校漢詩鑒賞教學的一些改革對策。
關鍵詞:技工院校;語文;詩歌欣賞教學改革對策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詩歌之鄉,成千上萬種具有內涵,風格和美感的詩歌流傳至今。但是,技工院校院校教師中逐漸出現忽視學生詩歌欣賞質量發展的問題。因此,技工院校教師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對學生漢詩欣賞的培養。技工院校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當前信息化的技術優勢,提高技工院校語文詩歌欣賞教學課程的效率,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詩歌欣賞的熱愛,提高詩歌的審美能力。
1.技工院校中國詩歌鑒賞教學的現狀
如果要對技工院校的語文詩歌欣賞教學進行改革,就必須分析和討論技工院校的語文詩歌教學的現狀。以下幾點是技工院校漢詩鑒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中國詩歌鑒賞教學過于形式化
由于技工院校過于重視技工院校學生的技術培訓,當前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課程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詩歌欣賞教學在語文課程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具體表現是老師只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固定形式教課,在詩歌鑒賞課上,這只是詩歌理解和記憶的最基本部分。技工院校語文詩歌鑒賞的這種正規化教學,也使技工院校學生對學習語文詩歌鑒賞的興趣不足,導致技工院校現有語文詩歌鑒賞課的效率低下,難以滿足教學要求。
1.2技工院校固有的教育觀念落后
落后的教育觀念也是技工院校學院中國詩歌欣賞的主要弊端。技工院校的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因此,技工院校教師很容易忽視在教育中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此外,技工院校學生的文化素養不如高中生的文化素養,這將使情況惡化。教育觀念的落后也會導致漢詩鑒賞教學的形式化和僵化,不利于技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3技工院校漢詩鑒賞教學方法刻板
目前,技工院校語文教師詩歌欣賞的教學方法過于僵化,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技工院校詩歌鑒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僅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全文的含義,過分注重詩歌逐詞的翻譯,并要求學生記住此類詩歌鑒賞。教學只是最底層的教學。中國詩歌的鑒賞重點在于對詩歌意蘊和風格的鑒賞。詩歌的簡單翻譯和背誦忽略了詩人在詩歌創作中的思想和感情以及詩歌本身所表達的意境。滿足技工院校大學生文化素養培訓的需求也很困難。同時,刻板的教學方法也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保持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語文詩歌欣賞的興趣和教學質量的下降。
2.信息化背景下技工院校詩歌鑒賞教學改革對策
信息化時代的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解決技工院校院校語文詩歌鑒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技工院校院校語文詩歌鑒賞的教學效率。以下是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的職業詩詞欣賞教學改革的對策,希望對促進職業詩詞欣賞教學起到一定的作用。
2.1將音樂節奏與詩歌欣賞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古代詩歌具有與音樂結合的特點。詩歌的韻律和對稱性都與音樂節奏相同。因此,技工院校語文課程中的詩歌欣賞教學與相應的音樂要素是分不開的。在漢詩鑒賞課程中加入一些音樂元素,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漢詩鑒賞的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漢詩鑒賞的理解能力,提高技工院校漢詩鑒賞的教學效果。每首詩都會有一個與意境相呼應的作品。
在信息化時代之前,找到與既定詩相匹配的歌曲既費時又費力。但是,借助信息化教師可以借助云計算功能從龐大的數據庫中檢索與詩歌的意境相關的音樂旋律,這不僅可以節省備課時間,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意境,以實現技工院校標準的中國詩歌鑒賞目標,提高文化課程學生的素質。
2.2轉變技工院校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學觀念的改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本。面對技工院校普遍缺乏詩歌欣賞教學的問題,技工院校的語文教師應研究教育規律,研究新技術條件下新生的教學方法,摒棄灌輸教學,充分調動人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更可接受的方式促進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提高。一旦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變化,學生最終將受到影響,從而認真學習中文課中的詩歌欣賞技能,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2.3在技工院校中國詩歌教學課堂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盡管教師改變了傳統的語文教育教學觀念,開始重視詩歌欣賞教學,對學生也有影響。但是,如果教師沒有新的教學方法和方法,那仍然是一個枯燥的教學“老套”,那么學生對詩歌欣賞和學習的熱情就會逐漸下降。因此,技工院校教師在漢詩鑒賞教學中必須采用更多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始終保持對詩歌鑒賞和學習熱情的興趣。例如,老師可以組織一次詩歌朗誦會議,讓學生比較誰背誦最情緒化;教師還可以在鑒賞課上舉辦詩人比賽,使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詩歌知識創作詩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借助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將始終保持對詩歌鑒賞教學的熱情,從而提高技工院校語文詩歌鑒賞課程的教學效果。
2.4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技工院校中國詩歌鑒賞教學班
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在高校中很普遍,但在技工院校的文化課程中卻很少使用。技工院校教師仍以口頭和黑板為基礎,很少使用教學課件。但是,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通過在技工院校的中國詩歌鑒賞課程中增加具有信息化特征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詩歌鑒賞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再別康橋》時,我們需要了解作者的感受。我們必須以一種孤獨的情感色彩閱讀。教師可能無法完美顯示這種情感色彩。借助強大的信息化技術,我們可以提前找到《再別康橋》的示范讀物,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老師可以站在一邊,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語文教師必須更加重視詩歌欣賞教學課程,使學生能夠理解詩歌所包含的情感,并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各種技術來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保持學生對詩歌欣賞和學習的熱情,更好地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悅星.中職語文詩歌教學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