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高校維修工程項目的特點,論述競爭性磋商的政府采購方式在高校維修工程采購中的優勢與特點,以期達到保證采購效益和提高采購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維修工程;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
1.法律依據
隨著政府對教育行業投入的逐年增加,高校的維修工程經費也在不斷增加。因高校屬于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高校維修工程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按照《中國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要求,使用財政性資金的采購行為屬于政府采購的管理范圍。根據政府采購法及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工程招標限額標準以上的,與建筑物和構筑物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無關的單獨的裝修、拆除、修繕項目,以及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者政府采購工程限額標注以上、工程招標限額標準以下的政府采購工程項目,不屬于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政府采購此類項目時,應當按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采用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或者單一來源方式進行采購。因此,高校維修工程目前多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進行采購。
2.采購特點
2.1采購周期較短
按照《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財庫【2014】214號文)的規定,在磋商文件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從磋商文件發出之日至供應商提交首次響應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只需要10日時間,大大縮短了采購周期。
2.2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惡意低價競爭
按照財庫【2014】214號文的規定,磋商小組采用綜合評分法對提交最后報價的供應商的響應文件和最后報價進行綜合評分。在價格分值設置合理的情況下,最終的成交供應商應是綜合實力最高者,價格不再是絕對優勢,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惡意低價的競爭。
3.困難與問題
3.1政策依據較為缺乏
由于維修工程類項目采用政府采購時間較短,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及財庫【2014】214號文也并未對工程類項目有較為詳細的規定,導致維修工程類項目在具體的采購過程中較為缺乏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例如,維修工程采用競爭性磋商的采購方式,如遇維修項目性質較為復雜多次流標時,轉變采購方式無政策依據;在評審因素的設置中,政府采購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貨物和服務的價格分設置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工程類項目中對價格分的設置尚無明確的規定,導致價格分的設置可能出現較為極端的情況等。
3.2工程類評審專家較為缺乏
由于維修工程的采購使用政府采購的時間較短,評審專家庫內專家多為貨物和服務類專家,缺乏維修工程評審及實施過程中所需的造價、工程管理、工程材料等相關專業背景,導致在評審過程中專家不太能根據工程項目的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評審。
3.3價格分設置較為單一
財庫【2014】214號文中價格分統一采用低價優先法計算,即滿足磋商文件要求且最后報價最低的供應商磋商價格為磋商基準價,其價格分為滿分。但在維修工程項目的報價中,供應商往往采取不平衡報價的策略,以達到在總價相對合理甚至較低的情況下,將后期可能發生變更的子項單價提高,通過在維修工程實施中利用工程項目變更的形式來達到利潤的更大化。政府采購中價格分較為單一的這種設置,導致評審環節只對供應商最終報價的總價進行簡單評審,不能從根本上避免不平衡報價的出現,也會導致維修工程在后期實施工程中造價的增加。
3.4評審因素設置較為固化
從目前大部分維修工程競爭性磋商的評審因素設置來看,主要包括報價、人員、實施方案、業績和售后等幾方面,除開價格分的評審以外,其他評審因素的設置較為固化,不太能拉開不同供應商之間的差距,就會導致評審最后還是轉化為價格的競爭,雖然價格分設置在合理范圍內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低價成交的情況出現,但也不太利于采購人選擇出價格和綜合實力都較為突出的供應商。
4.思考與建議
4.1對采購需求制定的思考
維修工程因其特殊性質,在采購需求的制定主要表現在前期設計和工程造價的編制上。競爭性磋商的采購方式使維修工程項目在評審過程中沒有對不平衡報價以及各子項具體價格進行評審,這就要求采購人在采購需求的制作過程中加強對設計和造價成果文件的審核,避免前期出現漏項、缺項,導致后期實施過程中造價的變化。
4.2對采購過程保密的思考
維修工程因其特殊性質,從采購預算申報到采購需求確定等一系列過程中,就會引入多個第三方機構,采購過程中涉及的各方單位越多,對維修工程項目采購的保密要求就越高。
4.3對不合理低價認定的思考
在評審過程中,評審小組認為供應商的報價明顯低于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供應商的報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磋商小組應當要求其在談判現場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供應商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磋商小組應當將其作為無效處理。
受限于維修工程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評審小組在不合理低價的認定上往往也只能從總價上簡單進行判定,不能較為全面的對各分項報價進行對比分析,也會造成從總價看可能不是不合理的低價,但部分子項目報價可能遠低于市場價格的情況出現。
5.結語
高校維修工程采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預算金額不低、維修復雜程度較高,高校的維修工程采用競爭性磋商的采購方式,能很大的縮短采購周期并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惡意低價的情況。但由于競爭性磋商是一種相對較新的采購方式,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較為缺乏,就對高校的維修工程的采購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購過程中應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辦事,使競爭性磋商這種采購方式在維修工程的采購中發揮最大的優勢,達到保證采購效益和提高采購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鮑銳.競爭性磋商在高校設備采購中的應用前景[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274-276
[2]姚伽華.高校建設工程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探討[J].招標與投標,2018(12):35-38.
作者簡介:向怡(1986.7-)女,四川眉山,碩士,職務:招投標與采購中心采購科科長,研究方向:政府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