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鐸



摘要:近期,在實施現代化建設時,各個地區的土木工程建筑也逐漸增多,混凝土是這一類型建筑較為常用的施工材料,如果要在本質上保障工程的質量,就務必要有效地運用施工技術。立足于新,本篇文章先對于土木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的結構特征實施簡要的闡述,同時簡述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結構這一主要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一、前言
建筑這一行業已經有長期的發展歷史,在建筑發展的歷程中建筑的發展理念、領域范疇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其是建筑這一行業中必不可好的一部分,伴隨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民對于土木工程建筑的品質需求變得更高,現如今時代下如果要保障工程的質量,就務必要對于混凝土結構的質量進行控制,然而混凝土施工時極易被很多因素的影響,造成相關質量問題的發生,只要混凝土結構存在的問題,工程建筑的使用年限就會大大的減少。由眾多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設經驗而言,增加對于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期間的控制力度,可以在本質上提高工程的質量,對建筑工程這一領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二、混凝土結構的概念和特征
當下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期間所運用的砼,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結構就是將混凝土作為主要的材料,并且和各種其他的材料相互結合產生的新型結構,其中包含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些,現如今混凝土已然變成土木工程建筑這一領域作為常用的建筑材料。當下,混凝土結構在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具體的特征就是:
(一)混凝土結構在產生中相關的流程較為簡單,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二)混凝土這一建筑材料的成本很低。
(三)混凝土結構在大部分工程中有著很強的抗火性與抗久性。
(四)對于自然災害有著很強的抵抗能力。
(五)有著可調節這一性能,所以可以達到各類工程施工的需求。
(六)借助工業廢料實施混凝土結構的制作,比如煤灰或者是礦渣這些,有著一定的環保性質。
三、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
土木工程建筑在建設時,常常會發生很多的問題,這部分問題發生后會在建筑的使用期間嚴重地影響到建筑具有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以至于會對于人們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很大的威脅,所以務必要對于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實施進一步分析。
(一)外界溫度的改變造成裂縫
在有關工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溫度極易被外界的溫度所影響,在施工的過程中,假如外界的溫度下降,混凝土的表面和內部的溫度差距就會變得更大,接著產生溫度應力。伴隨混凝土外部與內部溫度的改變相應的溫度應力也將不斷變化,溫差應力是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關鍵。在相關工程建筑進行施工時,一般需要實施大規模的混凝土澆筑,然而就近期的情況而言,大范圍的混凝土澆筑一般較為厚重,就會對于混凝土產生了很大的約束力,這是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并且也是混凝土結構發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在進行攪拌時就會釋放一些熱量,工程的面積很大時混凝土斷面的厚度也會變得很厚,這極大地影響到混凝土表面的系數,一般這時候混凝土的表面系數就會變得很小,直接影響到水泥自身熱量的放出,最后造成眾多的熱量在混凝土里堆積,導致混凝土結構里的熱量無法釋放出來,這直接加大了內部和外部的溫差,這一情況下混凝土的內部就會產生很大裂縫,直接地影響到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是不是可以順利實施。如圖1所示。
在混凝土的生產期間,一般會將一部分硅灰到混凝土中,以便于工程質量的提高,然而在從一方面來說,硅灰的添加增加了混凝土的自縮值,同時也是在實踐操作中出現裂縫的主要因素。不只是混凝土的生產過程極易出現問題,在混凝土的硬化期間,大部分水分會被釋放,這部分蒸發掉的水分也包含自縮值,也就是說也許會導致多種裂紋的產生。
四、混凝土結構主要的施工技術
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工具有著很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在實踐操作時牽扯到的內容太多,比如地質勘察、設施檢測以及施工過程的監督這些。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設計牽扯到施工設施的挑選、混凝土材料的挑選以及混凝土的養護這些環節,這部分環節后,只要有一個環節的施工發生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出現不安全因素。所以,一定要在工程建筑期間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結構這一施工技術。
(一)混凝土相關施工方案的設計原理
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很多,混凝土的溫度應力不到位、混凝土在攪拌后造成的自縮值等都會影響到混凝土在施工期間的質量。混凝土相關的施工方案在設計時務必要重視這些方面,實施科學的施工組織,并且還應該在施工設計時對于混凝土的溫度變化進行關注,特別是溫度應力和自縮值,如此才可以有效地降低發生混凝土裂縫的概率。并且,混凝土的施工期間合理的挑選材料是至關重要的,務必要挑選質量達標的材料,通常環境下會選一些補償性收縮混凝土的ZY膨脹劑作為基本的材料,以便于增強后混凝土澆筑結構具有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二)混凝土溫度應力的把控
1. 水泥使用數量的把控
水泥水化期間,會造成一部分熱量散發出來,這些熱量不能及時地進行排除,就會造成混凝土的內部溫度逐漸升高,和外部的溫度出現偏差,最后造成溫度應力出現在混凝土材料里,嚴重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把控水泥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防止這一現象的出現。
2. 水泥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水泥水化期間釋放出來的熱量
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同時適當的增加減水劑。并且還需要有效利用混凝土的攪拌技術,保障混凝土攪拌的均勻,使內部的熱量得以釋放。
3. 混凝土建筑時的溫度控制
混凝土建筑期間,極易被外界溫度和環境這些因素所影響,進而形成溫度應力。所以,在實踐澆筑施工期間,不應該在外界溫度很高的時候施工,不然就要及時地進行降溫或是冷卻方式對于澆筑的溫度實施有效的把控,才可以保障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質量。
4. 混凝土的強制性降溫
使用強制性方式對于混凝土實施降溫,不只能夠保障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質量,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相關工程建筑的質量。在進行實踐施工時,應該在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提前安裝好水管,同時往水管里灌入冷水,由內部對于混凝土實施降溫。
(三)減少地基對于混凝土的制約
1. 降低混凝土這一材料內在的制約
假如溫度應力在混凝土結構中增加,也會加大混凝土內部具有的約束力,所以,增加溫度應力當時的控制力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混凝土材料內部的約束力,保障約束力的數值在混凝土材料內部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對于溫度應力實施控制期間,施工人員應該合理地運用各種保溫措施,比如覆蓋法以及暖棚法這些,使得混凝土結構的外部溫度保持穩定的狀態,進而縮短混凝土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溫差,進而創建適合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所具有的內部溫度應力。
2. 降低外部地基應該承擔的約束力
混凝土材料在澆筑期間,對于大規模的澆筑而言,澆筑厚度的操控有著很高的難度,假如出現了過大的厚度,會造成源自地基的約束力變得更大,給混凝土的工程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實施混凝土的澆筑時,需要盡可能地減少其厚度,這時能夠對于滑動層進行設置,借助滑動層可以降低地基對于混凝土造成的約束力。如圖2所示。
(四)混凝土澆筑這一技術的運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工程施工所牽扯到的墻體、基礎底板以及樓體結構這些,在墻體建筑期間需要格外注意,使用的混凝土包含的成分是不是一致,對于澆筑的高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在通常情況下澆筑的高度需要達到40 cm;基礎底板在施工期間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混凝土材料的散熱問題,就這一個角度來看不只是應該嚴格把控混凝土具有的溫度應力,并且還應該運用可行的措施提高整體的承受能力,為了保障混凝土澆筑具有的連續性,還應該對于材料的挑選以及設備的挑選多做注意。就當下的情況而言,大部分澆筑模式都在是施工過程中得到運用,不同的方法起到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適用的環境也有著一些差異,所以務必要依據實際狀況合理的挑選澆筑的方式。如圖3所示。
五、結語
近期,混凝土結構的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期間受到廣泛的普及,對于工程的總體質量有著重大影響。所以施工人員務必要對于混凝土結構具有的特征進行熟練的掌握,同時由混凝土溫度應力的操控、降低混凝土對于混凝土的制約與加大混凝土的耐裂性能這些角度作為突破口進行施工,為工程建筑創造出社會與經濟的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陶慕軒,趙繼之.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的彌散裂縫模型和分層殼單元模擬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J].工程力學, 2020,37(04):165-177.
[2]邱國林.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綠色施工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 2020(04):59-60.
[3]伯廣金.混凝土結構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的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 2020(04):145+147.
[4]張軍,金偉良,張凱,毛江鴻,李強.混凝土結構內銹蝕鋼筋的疲勞研究綜述[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9(06):22-30.
[5]薛春領.淺淡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套筒缺陷的形成和質量檢測[J].江蘇建筑, 2019(S2):16-19.
[6]周捷,劉鵬.不同路用泡沫混凝土結構形式對路基處理效果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 2019,45(04):61-64.
[7]任輝,周先平,譚忠盛,劉強.臨海環境對襯砌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性能影響研究[J].隧道建設(中英文), 2018,38(S2):98-103.
[8]王中偉,孫君建,趙立春,鄭大維,李響,喬萬軍,繆紅波,武正華.濕法脫硫對電廠鋼筋混凝土煙囪的腐蝕及防腐方法研究[J].發電技術, 2018,39(06):546-553.
[9]王賀迪,孫紀龍.鋼筋混凝土結構屋蓋局部大跨度斜交龜背式拱形鋼網架滑移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J].施工技術, 2018,47(S4):1576-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