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藝
摘要:論文主要圍繞“教師職業道德”進行探討。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本文將從“教師職業道德簡述”“當代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和“教師如何教書育人”幾個方面,淺談教師職業道德。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育人;問題;語文
一、教師職業道德簡述
本章將從定義、特點以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三個方面,簡述教師職業道德。
(一)定義
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
(二)特點
師德具有三個特點,即道德意識的自覺性、道德行為的示范性、道德結果的深遠性。自覺性是指每個教師都應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不能去違背它;示范性是指優秀的教師的言行會給周圍的個體主要是學生帶來很好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從而影響這些人的言行;道德結果的深遠性主要是指老師的道德行為的影響力對接受教育的學生來說是持久的、深遠的,老師優良的道德行為結果會對學生的一生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二、當代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當代教師師德師風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具體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理想信念方面
1、思想政治觀念淡薄。有的教師對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教育方針學習不夠,不講政治、不講原則,熱衷于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和小道消息,損害黨和政府形象。
2、意志消沉,敬業精神缺失。有的教師工作懶散、目標定位不準、態度消極、得過且過,對待工作、缺乏熱情,對待學生、漠不關心,工作處于被動狀態,效果差。
(二)道德情操方面
1、覺悟不高。有的教師受當今社會上流行的不正之風和拜金主義的影響,不講奉獻講索取,不講德性講個性,不講原則講交情,不講正氣講義氣,不講真話講假話,不講團結講利益,不講業績講待遇,喜歡計較個人得失。
2、生活作風差。有的教師平時講話做事不注意自己身份,不注重教師形象,師德不優、師風不正、行為不端。
(三)扎實學識方面
1、忽視學習教育,學用脫節。有的教師不注重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用脫節,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還是老一套,習慣于按部就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繞道走。
2、頭重腳輕,傲氣十足。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學歷高、職稱高、資格老,工作不認真,傲氣十足,對教育教學、班級管理、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滿足于一知半解,好高騖遠、華而不實;不虛心學習,取長補短,我行我素,不講大局,缺乏團隊協作精神。
三、教師如何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搞好教書育人,下面淺談幾點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
加強思想教育教師為了在課堂上教書育人,必須有意識地把要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內容結合教材融化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取得預期效果。在教學語文課時,要努力做到文道統一。思想品德課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的一門重要課程。必須重視思品課教學,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學會學習的能力、經受挫折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競爭精神及誠實守信的美德...這對學生將來適應知識經濟社會有重要意義。
(二)針對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啟迪學生心靈
現在的學生究竟有哪些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一定要突出時代性,適應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采取適合于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
(三)通過教師自身形象塑造,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書育人能否收到實效,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在學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點就是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要千方百計組織好教學,學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動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書育人的效果。
2、關心熱愛學生。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贊可夫說,“當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
結語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開發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巨繁重的任務,他們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欲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用一顆真誠的心,踏踏實實做一名園丁,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