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英
摘要:化學在初中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實踐性和綜合性比較強,學習起來難度較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懈怠心理,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不起興趣。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當不斷完善初中化學的教學方式,還原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主要論述了創新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方式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
隨著當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化學能夠應用的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展,而化學實驗的學習也能夠推動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幫助學生構建理論知識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實驗教學。在教學中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利用趣味化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從而推動初中化學的全面發展。
一、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動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因此作為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學習感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較強。要想提高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各種設備來讓化學實驗的具體步驟以生動有趣的形式進行展現,給學生以更為直觀的感受,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二)優化教學過程
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教學模式即為傳統的教育模式。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下社會。在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之中,每個單元都會涉及到一個新的知識點,如果僅僅靠教師講述是不能夠讓學生深層次理解教學內容的。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加強學生們對化學實驗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優化教學過程[1]。
二、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的措施
(一)開展深度教學
當前在初中化學中考命題的過程中需要突出主干知識,能夠考察概念、原理的核心本質。因此,所涉及到的素材比較新,需要學生們從素材的多角度來挖掘,考察教學內容本質。教師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基于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將知識之間串聯起來,達到同化或順應的效果,真正地了解科學,認識物質及其變化本質。例如,我們在學習空氣這一章節內容時,這一章節的主題是能夠學會測定氧氣含量實驗、對混合物與純凈物的概念進行區分、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發現史以及空氣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教學方式,對教學進行設計。空氣是學生們都非常熟悉的物質,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和探究空氣,之后再對空氣的性質和用途進行了解,最后再引入如何保護空氣的概念。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應當重點圍繞實驗原理,通過對氣密性的檢驗來了解氣壓、通過密閉裝置連通管觀察水柱的變化來判斷表征壓強。在選擇可燃物時需要針對于氧氣,這種氣體不能夠消耗其他氣體,不能夠產生新的氣體。通過這幾點來對實驗的裝置、步驟、現象、結論等進行探究,之后再引入空氣發展史,讓學生們能夠了解空氣的發展變化,從而引導學生們積極在課外開展拓展實驗。在講解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借助實驗來完成。通過紅磷燃燒實驗來讓學生將空氣分為兩個部分,判斷其是否為混合物,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們對混合物與純凈物概念的理解,真正從物質組成角度來開展教學,而不是單憑直觀感覺[2]。
(二)加強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課堂構建一直以來是所有教學的重點,尤其是針對理科學科來說。學生只有培養了足夠的興趣,能夠自覺參與學習過程,激起探索的欲望。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將化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們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將其聯系到自己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產生對化學的好奇心,能夠自覺參與到化學活動之中,提高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參與實驗,掌握溶液的相關特征知識,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強化學生對溶液的理解,學生也能夠通過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角度出發,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善于去發現化學中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教學相應的化學基礎知識時,會涉及到一些原則和規律的背誦記憶,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點編成順口溜,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有效提高記憶的效果。
例如,我們在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先念后寫再標價,約分之后相交叉”的順口溜,讓學生們快速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3]。這樣一來,學生們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回憶出針對性的知識點。這種朗朗上口的記憶方式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四)因材施教
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基礎知識,因此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著差異,作為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并且安排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化學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設置開放性問題時,應當注重化學知識與問題的結合程度,通過提出你知道什么是酸嗎?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那些酸等問題迎合基礎知識掌握不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而問題如果菜刀生銹需要用哪種酸去除?則適合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因材施教,設計問題時,從難到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尤其重要,它可以引導學生不斷去探索化學知識,提高化學教學效率。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體驗,不斷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玉彪.探討初中化學教學對學生想象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20(24):106-107.
[2]朱穗鳴.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化學實驗課程開展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173.
[3]張初穩,鄧衍斌.學科素養視域下的初初中化學銜接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