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柯芹 劉景世 王小風
摘 要:2018年江蘇高考物理學科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本文從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分析2018年江蘇物理高考試題,從試題分析出發(fā)指導教師教學。
關鍵詞:物理高考試題;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活動
2017版課標已經發(fā)布,此次改革的主旋律是“核心素養(yǎng)”,本文從高考試題的命題角度出發(fā),分析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部分的各自重要性,進而指導教學活動。
一、從“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角度剖析試題
目前“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熱詞,教育的中心圍繞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相應的要有一定的評價手段測量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程度。以下是2018年江蘇物理高考試題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角度下的剖析表格: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是物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本次高考中每道題都考察了科學思維,有十二小題涉及了推理法,兩題涉及模型法,考查的形式多樣,有計算思維、實驗設計思維等等。
2、命題趨勢注重物理知識基礎,對于能力方面的考察呈現多樣化,比如:實驗能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等等。
3、觀察與實驗能力的考察方式單一。物理高考試題由于場地、形式的限制,觀察與實驗能力只能夠通過實驗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而且僅通過試題方式考察實驗能力并不具備實踐依據。
二、調整教學過程及方式
物理教師應適當根據高考趨勢和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調整教學過程。
1、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①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獲得知識。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用生活實例或者演示實驗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
②注意模塊整合。考試試題中的計算題部分都是綜合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注意各模塊知識之間的聯系。
③滲透模型建構的思想。此次課程改革中比往常注重模型的建構。很多物理概念十分抽象,需要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構建成物理模型,方便學生理解物理知識。
2、 注重知識基礎與能力的培養(yǎng)。鞏固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①注重實踐。在學校中的物理實踐大多是以實驗課的形式,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課后還可以布置一些動手小操作。
②關注課標變化。每次課程標準的提出都有很大程度的變化,作為物理教師要隨時掌握課標的變化,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3、 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新時代注重終身學習,因此教師要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過程當中賦予課堂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
三、總結
新課標2018年才正式出版,這屆高考生并沒有接受“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所以2018年高考試題只能粗略地用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分析。“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需要在備課時有意識地按照課標要求,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常英榮.分析高考物理試題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實踐[D]. 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2]許冬保.創(chuàng)新實驗設計體現能力考查彰顯核心素養(yǎng)——2018年高考海南物理實驗試題評析與啟示[J]. 實驗教學與儀器, 2019, 36(1):7-9.
通訊作者:劉景世(1971-),男,陜西寶雞人,漢族,碩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學物理基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