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佳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優秀生的英語培優工作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促進學生各科能力平衡發展,英語的培優工作的開展勢在必行。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學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加強英語教師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作為一名英語學科的教師,卓越的教學水平、完善的責任感與事業心、優秀的研究創新能力、超乎尋常的人格感染力應是英語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在英語課堂上,激情是教師工作的催化劑,是教師責任感的升華,是教師永遠年輕的標志。《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教師需創設一個積極互動開放的教學情境,用語言感染學生,從而點燃學生的激情。
二、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策略,兼顧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的運用;
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善于英語學習的人一般都有適用于他們自己的學習策略,而且往往懂得靈活地使用最合適的學習策略;他們還知道如何利用各種英語學習資源以及如何調控學習策略
和情感態度去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或解決某個學習問題(陶繼萍,2015)。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滲透優秀生學習策略的培養,促使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如限時朗讀完型閱讀篇章,朗讀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英語語感,突破聽力難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限時讓學生朗讀,培養學生集中、高效閱讀的能力。此外,在教授新知識點時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結構良好的知識體系。Rosenshine (1997)指出,大量的研究已經表明,學生學習的能力與他所學習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強度有密切的關系;知識結構的系統性越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越緊密,知識結構越豐富,學生就越容易學習。并且在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運用知識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由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這樣會大大提 高學習效果。
三、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拓展視野;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
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涉及的要點有了解世界各國的節日、含義、由來與民俗、學習有關節日和民俗的詞匯,在教學詞匯中,教師可注意語境、語篇、語感、語用的結合,使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可讓學生做語義聯想活動,請學生選取任何一個節日,思考這個節日慶祝的時間、地點,在節日期間人們肯定做什么,或不會做什么,盡可能用本單元的詞匯談論節日,適時可拓展一些詞匯和句子。通過文化知識的滲透,從而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異國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廣泛利用課外英語資源,組織第二課堂英語活動;
學生是富有生命力的鮮活的個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課內外的各種類型的活
動提供養分,從而促進英語自主、高效學習。許多教育名家早就提倡:語言和文化的習得不應該只限制于教室,學生應該走出教室、走出課本,廣泛涉獵英語語言文化材料,經常參加各種英語活動。(朱文俊,1994)筆者提倡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在每周五設置為“English Day”,在這一天,全班學生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相互監督、指正,用英文表達所思所想,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積極性。另外可開設英語辯論賽、演講賽、短劇表演等各種形式的英語活動,英語辯論賽不僅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而且加強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根據辯論論題,教師可從分析理解題目開始指導學生,可以請學生進行記錄,尤其是關鍵信息不能有遺漏,并且要做好評價環節,評價可做到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和選手自評相結合。學生能夠自由地相互交際、大膽地進行實踐、切實地感受英語文化氣息、有效地培養英語交際能力。
五、嚴愛優秀生,重視品學兼優的學生管理;
英語學習最忌諱放松,一旦繃緊的弦松一松,必定會使英語學習的興趣下降。對于優秀
學生而言,一般比較自信,容易自負, 有時無視自己的缺點,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在發現他們問題時,及時提醒、談心,實事求是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使他們不斷反省、不斷完善,在英語學習中揚長避短,不斷朝新目標奮力拼搏。這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前行。并且,對優秀生要特別注重培養“陶冶情操、磨練意志、提升境界”。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的環境、學習經歷的迥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現狀。對于這些富有個性的群體,如果教師了解學生,能在他們身上找到突破口,用他們的優勢智能帶動其它智能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繼萍,2015,高中英語學科優秀生學習策略調查與分析,基礎外語教育;
[2]Rosenshine,B, 1997,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In J.W. Lloyd,E.J,: Lawrence Erlbaum,轉引自部為誠:《基礎英語教師如何在實施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成為研究者》,《國外外語教學》2005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