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豪
如今,“價值投資”一詞在國內投資者心中已經成為某大市值消費股或是一批長牛公司的代名詞,而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也逐漸被更多人所了解。人們逐漸意識到偉大的公司能夠給社會和企業自身不斷創造更多的價值,在自身的行業也要比規模更小的競爭對手享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優勢。后來了解到,人們所崇拜的股神巴菲特便是通過長期投資可持續發展、能經受時間洗禮并且具有護城河的公司來獲得成功。但投資,或“價值投資”,是否如一些公司股價走勢的表象一般簡單?
人性在誘惑以及恐懼面前給投資帶來的負反饋如此之大,證明了投資不但需要腳踏實地對公司基本面以及行業進行研究,還要像芒格先生一樣注重多學科發展帶來的普世智慧對個人素養的全面提升,才能夠讓自己具備多維度分析的能力,同時,無論是哪一類投資風格,或是投機交易,長期成功的前提都是在具備完整體系的同時,抵抗不時出現的人性考驗。若將投資作為畢生的一個事業,而不是抱有在市場中獲利之后全身而退的想法,那么進行長期投資并借助復利的力量擴大資金規模則是賠率和勝率更大的選擇。對于長期投資,面對一家優質的企業,人性可能是投資的最大障礙之一,而另一障礙可能在于是否承認自己認知的不足。
面對疫情下的航空業,從果斷減倉再到清倉,巴菲特否認了自己堅定持有的言論。盡管這對我們來說比較罕見,但投資需要追求的恰恰是精確的錯誤和模糊的正確,知道會在哪里失敗,不去那里便是。和眾多投資者一樣,巴菲特在市場的恐慌中賣出航空股,而清倉后相應股票卻出現了巨大反彈。不論是出于對航空業的前景堪憂,還是由于對行業和公司研究理解不夠透徹,還是管理層存在隱患,最起碼可以看出,投資永遠不是刻板僵化的,即使是投資大師,也會犯錯,而錯誤并不代表失敗,相反,錯誤是完善自我的機會。敢于承認認知和研究的不足,同時面對不確定性保證自己能夠長期在市場中生存十分關鍵,更不用說,多數投資者并不和伯克希爾一樣具備浮存金這種得天獨厚的資金來源。跟風的投資者,尤其是復制投資大師的操作、欠缺獨立思考的一部分人,這次或許會由于信息的滯后性損失慘重;但同樣的這一批人,可能也曾依靠模仿他人投資獲益頗豐,這也說明了依靠研究、總結和思考,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才能帶來穩定的收益。
對于普通水平的投資者,在自己的理解范圍內,選取持續性較強、受周期性影響較弱且行業競爭格局較好的穩定行業,從中選取龍頭公司進行中長期投資,享受業績增長帶來的價值提升是較為可靠的選擇。對于我國的證券市場,總有人對長期投資的可行性不敢茍同,可是回顧近十年到二十年的A股市場,伊利、格力、茅臺以及恒瑞等公司股價均實現了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長,因此在迭代周期較長甚至技術極少發生顛覆的可持續行業(例如消費)以及在具備永久且廣泛需求的同時,依賴研發成果和專利保護使公司能夠維持或不斷拓寬其護城河的行業(如醫藥以及包括醫療在內的少數科技公司)最容易找到長牛的公司,也最適合普通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但具體到個股選擇,基本面的研究也很重要,同時少不了對公司以及賽道當今以及未來的認識。在財務方面,通過財務數據來把握公司的運營狀況,消除基本面的隱患,并確保公司質量是保證穩定收益的充分條件,但有人常常陷入數據的分析陷阱,深入研究財報的分析卻忽視了戰略思維以及公司經營管理的細節和優勢,這也是很致命的,研究格局與深度決定了超額收益的多少?;羧A德馬克思所曾經寫道,在投資中,不但要買好的,更要買得好。對于公司的估值,買在合理價位,避免在過熱時從眾,也可以帶來充足的安全邊際。如今,A股的發行、監管制度不斷完善,T+0等制度有望推進,使我國股票市場邁向成熟化,機構投資者的比例也必將越來越大,那么隨著量化交易規模的增長,短線投機的難度也勢必加大。因此也更加證明了價值投資將是投資者的最佳選擇。但價值投資,又并不完全代表絕對的長期持股,投資的潛在收益會對持股期限產生影響,當短期波動過大,在實現預期收益的前提下降低倉位是控制風險的理想方式。
相對于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在研究資源以及信息渠道上都更具有優勢,但由于資金規模通常比前者要大,加上期限較短的的業績對比,因此可能在更具備長期投資優勢的同時面對一些短期的擾動。作為機構投資者,高瓴資本是一家在具備完善合理投資理念的前提下,做到知行合一的典范機構。張磊的投資理念是“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作為一家兼顧一級和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構,高瓴既可以做到整合其具備的不同資源,使后者能夠更加高效地體系化運行,也可以將傳統產業賦予信息技術和高科技帶來深化改造,借助企業原有的優勢創造更大的價值,使龍頭企業能夠進一步持續成長。
對于價值投資,事實上價值股和成長股并不是互斥的——成長股代表未來,但價值股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未來。真正的選擇似乎并不在于價值和成長之間,而是在當前價值和未來價值之間。對于一個已經樹立足夠護城河、發展步入穩定階段的大型企業,同樣可以抓住規模較小的成長型公司所擁有的發展機遇,甚至在產業資源以及行業數據等方面更加具有優勢,而其資金規模的優勢也更有利于企業的改革和創新。價值投資以及成長投資的區別并不在于核心的分析思維以及投資理念,而是靜態以及動態的邊際判斷。傳統、狹義上的價值投資強調公司的靜態指標,低估是最大的安全邊際來源。而成長股投資的安全邊際則來源于公司所能夠不斷長期創造價值的能力。在利率長期下行的趨勢下,資金渴望尋求優秀的投資機會,因此確定性高的價值股已經難以出現低估的良好機會。因此當下對于投資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行業研究水平以及深入的公司分析,發現能夠長期創造價值、動態保持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或是能夠在行業中率先成為龍頭并改善競爭格局的公司。
風物長宜放眼量,通過堅持正確的投資思維以及方式,能夠通過時間和自己的踐行,來更加理解價值以及投資的意義所在,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更有意義的研究和挖掘、不斷提升自己,而不是抱怨外界因素、并過度關注噪聲與市場波動;同樣,通過對公司以及行業深度的了解,使投資更加坦然、果斷,具備更大的格局,從而少一些質疑,少一些動搖,真正做到——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