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裕鵬
1.長沙市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和主要態勢
近年來,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新時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文件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堅持把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推進我市供給側改革的有力抓手,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重點,在全市各級部門的努力下,突出長沙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規劃的引領作用,以推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為導向,以促進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四更長沙”,建設中部一流、國內領先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為目標,我市的現代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能級上升顯著。
一是發展態勢持續向好。2019年度全市服務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現代服務業總量持續擴大,增量明顯提速度。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年服務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一方面電子商務發展加速。全市2019年電子商務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其次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第三旅游業向全域旅游發展。長沙市作為我省旅游業大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聲譽日隆。四是夜間經濟迅猛發展。長沙市夜間經濟近年來在國內的影響力大增,據相關調查統計,目前長沙市夜間經濟在全國來說可以排到前三。
三是發展貢獻不斷提高。從經濟增長角度來看,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2019年服務業對我市GDP的貢獻率約60%,超越一產和二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從財稅收入看,我市服務已經成為市財稅收入的重要來源。三是從吸引就業看,服務業已經成為全市就業的重要渠道,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員巨大。
四是從對制造業的支撐來看見,我市生產性服務性得以快速發展,生產性服務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有效的支撐了我市制造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總體比重快速提升。
五是從對品質長沙、宜居長沙、幸福長沙建設的支持力度看,消費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的品質大大提升。近年來,生活在長沙的居民生活便利度、生活品質、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長沙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2.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市現代服務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和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諸如體量較小、生產性服務業存在明顯短板,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創新創意產業發展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服務業知名品牌企業較少,產業集聚度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和不足嚴重制約了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當前,我市服務業發展面臨各種機遇和挑戰,為確保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加快推進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決策,切實推進我市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大繁榮,確保到2020年,長沙市現代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5%以上,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口50%以上,為長沙建設成為中部一流、國內領先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國家交通物流中心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3.促進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3.1堅持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兩條腿”走路
3.1.1補齊生產性服務業短板。我市是國內制造業(工業)大市,裝備制造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中成藥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已經成為國內甚至國際的重要生產基地。但與之相配套的現代金融業、現代物流業、交通運輸業、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還不足,存在、明顯的短板,需盡快加以加齊。通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制造業”微笑曲線兩端的服務外包、創新創意等領域延伸,可以促進我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我市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長沙制造”向“長沙智造”轉變,增強我市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我市制造業在產業鏈的地位。
3.1.2改進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圍繞建設“品質長沙、宜居長沙、幸福長沙”的目標,遵守“以人為本、服務共享”的原則,通過大力發展以滿足我市居民生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業、旅游產業、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產業、旅游產業,努力推進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側改革,著力解決我市居民對生活性服務的普遍關注和期待,推動我市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持化、便利化、舒心化方向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1.3打造現代服務業品牌。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建設一批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服務業品牌。具體的做法一是推動現代服務業品牌示范園區建設,通過品牌示范園的建設發揮輻射、聚集優勢,推動服務業品牌的建設。二是引導服務業龍頭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創建服務業品牌,對品牌建設突出單位要給予重獎和政策優惠。三是鼓勵一批服務業龍頭企業參與服務業各類標準的制定,以掌握標準的話語權。四是注意挖掘長沙本市的優勢,通過創新,打造一批具體長沙特色的服務業品牌。
3.2培育和打造現代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6大新興主導產業
3.2.1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大力發展金融租賃、金融控股、消費金融業務,組建股權交易中心和期貨交易中心。積極培育和發展金融新業態,如互聯網金融、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爭取獲得國家投貸聯動試點資格。健全金、企、政合作長效機制。大力培育金融市場,推動長沙市碳金融交易、信貸產品買賣、地方股權交易。積極建立金融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確保金融安全,優化金融生態;推進現代金融業重點項目建設。
3.2.2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壯大物流市場主體,積極引進國內外物流企業特別是總部型物流企業落戶長沙,培育壯大本土物流市場主體,支持物流企業開展業務流程、服務模式、應用技術集成創新。加快物流業集聚發展,建設立體化物流網絡,推動公路網絡互聯互通,建設全國性鐵路貨運樞紐,積極融入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區域性航空樞紐,構建以霞凝港、黃花國際機場為依托,公路、鐵路和內河航運為主體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打造我國中部地區的物流大通道。發展專業化物流服務,推進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加強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貨物配載中心建設。
3.2.3加快發展移動互聯網產業。依托芯城科技園、中電軟件園、麓谷信息港等載體,引進一批知名的移動互聯網企業,鼓勵移動互聯網行業湘籍精英回長沙創業,規劃建設“家湘園”,大力發展移動生活產業集群、移動游戲產業集群、移動金融產業集群、移動電商產業集群。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提速工程、光纖到戶工程、4G網絡建設工程、下一代互聯網升級改造工程和寬帶鄉村建設工程,申報建設國際通信專用通道。
3.2.4加快發展會展產業。積極抓好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建設運營,組織好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等重大展會活動,引進一批國際高端展會落戶長沙,積極發展“網上會展”和會展電子商務,推動長沙會展經濟做大規模、擴大影響。
3.2.5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做大做強電商平臺和網商,培育壯大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引進大型電商平臺企業,支持發展行業垂直電子商務平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集交易、結算、信息、物流和融資服務于一體的大宗商品電商交易平臺。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深入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和國家移動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
3.2.6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文化行業,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業、數字內容業、文博會展業。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以優勢產業、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知名品牌為依托,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效益明顯的文化產業園區,形成以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為龍頭、省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為骨干、各特色文化產業群為支點的發展格局。
3.3突出四大工作抓手
3.3.1抓項目帶動。嚴格落實長沙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每年推進100個以上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任務,確保建設任務取得實效,要來嚴格考核,壓實責任。二是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儲備,要按照“邊建設、邊竣工、邊謀劃”原則,確保我市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性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一批、竣工一批、謀劃一批,實現我市現代服務業實現滾動持續發展,夯實發展后勁。三是緊盯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充分發揮我市招商平臺的功能,強化國內外招商,運用市場化、全球化、全產業鏈發展思維,吸引現代服務業重大建設項目落戶長沙。四是實施一批示范性、樣板性的重大建設項目,扶持一批品牌影響力大、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的現代服務業龍頭企業,帶動全市服務業發展。五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優化項目土地、財稅、規劃、環評、人才等審批手續,開通重大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對重大項目實施代辦和專員負責制,協助重大項目建設。
3.3.2抓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引導服務業加快技術創、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步伐,讓“好服務”有“好市場”,更有“好價錢。一是培育一批新業態。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大力發展文化創意、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會展經濟等產業,實現資源融合、供需對接、協同對接,加速產業重構,形成一批新業態,如定制生產、新零售、遠程醫療、工業旅游、在線教育等。二是發展一批新模式。鼓勵服務企業開展模式創新,在服務業領域大力開展眾籌、眾創、眾扶、共享、分享,形成一批新諸如股權眾籌、實物眾籌、分享經濟等新商業模式。三是建設一批新平臺,如建設一批新的招商平臺,實施招商創新;加快服務業第三方平臺和公務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服務業專業化、社會化、高端化;加快建設一批技術創新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推進創新步伐;建設一批新的智庫,為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咨詢。。
3.3.3抓集聚發展。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積極引導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集約發展,爭取在“十三五”末和“十四五“期間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集成、業態豐富、產業配套、資源集聚、空間相對集中的市級、省級、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示范集聚區,并充分發揮示范集聚區示范引領功能,推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集聚區要高起點、高定位規劃,符合國家、省和市的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規定、土地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和地方國民經濟和發展規劃。當前,要抓緊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濱江現代金融商務區、洋湖總部經驗區、梅溪湖國際功能區、金星路先進服務業國際街區等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確保相關項目取得實效。
3.3.4抓要素保障。一是強化組織保障。要建立健全市、區縣、園區現代服務業及十大重點產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統籌協商作用。定期召開全市現代服務業聯席會議,討論現代服務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二是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發揮市級和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作用;建立健全服務業貸款風險財政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服務業信貸產品。三是強化用地保障。四是強化人才保障。建立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目錄,及時發布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的需求信息,切實落實“長沙人才22條”,將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納入省內芙蓉人才計劃,同時為頂尖人才的引進開通綠色通道,實施“一事一議”。
3.4增強現代服務業發展活力
3.4.1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發展環境。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開放社會資本進入政公用等行業競爭性業務。不斷完善現代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標準化建設,完善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要不斷完善并落實現代服務業產業扶持政策,如用地、信貸、稅費優惠、獎勵等政策。通過實施上述為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4.2推進改革試點示范工作。一方面要全面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及時總結歸納本地服務業改革、試點工作中成功的經驗,并加以推廣和復制。同時也要學習借鑒服務業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并加以本地化,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二是重點推進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示范集聚區創建工作,推動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以推進我市現代服務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三是繼續推進長沙國家養老服務業試點改革工作,推動黃花綜合保稅區、金霞保稅物流中心等跨境電商平臺進一步融入全球物流鏈、價值鏈、產業鏈。
3.4.3健全工作機制。堅持服務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對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健全日常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討解決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為現代服務業發展保駕護航。組建現代服務業發展智庫,為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專家咨詢意見。建立健全現代服務業的統計調查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增加現代服務發展在全市各區縣綜合評比中的比重。強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宣專,及時向社會公布和展示全市現代服務發展的動態和成就,營造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9年度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2019-2020年度長沙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咨詢報告》(2019csskjdkt0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