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橋
摘要:科研項目管理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對某項科研活動進行評價、監管、分析,主要對象是科研過程、科研人員,方便更好的安排資源組合與人員配置,更好的實施科研人員提出的方案,科研項目管理是管理科學中的特殊范疇。PDCA在各個環節中,如檢查、執行標準等,都需要進行循環管理,嚴格按照計劃辦事,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程序。PDCA循環是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項目方法能夠反映出工程實施質量,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方法。PDCA循環中,新的內容、新的目標必然存在于下一次的循環過程中,整體水平就會持續不斷上升,在此過程中,解決出現的問題。將PDCA方法應用在在科研項目管理中,可以更好的提升科研項目的管理水平,更有效地調整項目計劃,確保科研項目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科研項目管理;綜合實力;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
隨著國家對科研項目研究越來越重視,各單位持續不斷提高對獲得科研項目的重視程度,在衡量單位綜合實力方面,獲得科研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成為重要指標。科管部門和申請人對科研項目的中標率越來越關注。PDCA方法在質量管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工作程序,也被稱為戴明環[1]。PDCA方法能夠讓科研管理部門逐步完善各方面的面相關因素,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科研項目的中標率。本文在科研項目管理中應用PDCA方法,以指導科研工作的工作進度、資料配置、人員安排等,促使科研項目管理能更好的進行,為相關科研工作領域提供可行參考。
1.PDCA方法基本內容
及時發現、解決問題是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重點,實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才能確保科研項目順利完成。PDCA方法運用在科研項目管理中,對管理活動隨時調整,對實踐中的不足及時發現,科研項目管理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管理過程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PDCA方法每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過程,是一種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模型,由上個世界五十年代戴明博士提出。A代表處理,C代表檢查,D代表執行,P代表計劃,PDCA方法是一種管理技術,管理過程中不斷的循環往復[2]。
計劃階段(P):包括制定計劃、確定要因、原因分析、現狀調查,主要就是計劃。對方針、目標、質量政策進行確定,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能夠一定程度摸清,做好用戶訪問、市場調查等。
執行階段(D):只有一個步驟:執行策劃。根據質量標準進行設計、實驗、試制,開展執行上一階段的內容,并進行人員培訓。按照制定好的計劃認真執行、落實。
檢查階段(C):同樣也只有一個步驟:效果檢查。在執行再試試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執行的情況,檢查是否符合預期結果,以便后續進行相應處理、整改。
處理階段(A):包括鞏固措施、下一個循環兩個步驟。總結失敗的教訓,并提出解決方案,避免出現重復錯誤;肯定成功的經驗并繼續保持、適當推廣。并將遺留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中繼續研究、解決。
PDCAPDC方法要想達到管理目標,則要就要使相關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全面管理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程序,在循環過程中不斷分析、解決問題解決出現的問題,實現預定的預定質量目標,按照順序周而復始的循環,通過各方面的循環,進而有機組織各項工作[3]。
2.在PDCA循環中貫徹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事實第一。科研所獲得的新認識、新現象能夠重復,不能僅憑心又的權威理論、憑想象、憑經驗進行判斷,要用圖片、數據來判斷事物。不可簡單根據猜測、經驗來附和希望達到的結果,其背后都有無數影響因素,包含每一個測量結果,每組樣品數據,每一個小實驗。
第二,倡導學術自由。科研質量管理組織專家審核,能夠對科研活動的推理、設想是否存在推理邏輯錯誤、是否違背基本的物理和數學定律作出說明。科研活動想要獲得新認識、新發現,前提就是學術自由。在PDCA方法的規劃和評估中,科研項目提出的設想和推理,若原理上是可行的,科研項目管理部門方可準予實施。
第三,重視專家作用。PDCA方法中,應該有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核,一個科研項目,每一次規劃、循環后的評估報告都需要進行審核,一個科研機構設立一個專家委員會負責質量管理是必要的。每一次的審核材料都是PDCA方法的原始記錄,在公開發表前或固定下來前,都需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核[4]。
第四,以認識為中心。每個PDCA循環的結果都是未知規律的一個客觀表象。規模(模型)是否可靠,數據(圖表)是否真實,過程是否規范,是決定科研項目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必須對一般規律中的特例做深入分析,不能放過偶然的、個別的現象,應找出其原因;PDCA循環過程中的檢測結果、參數等全部數據都必須真實可靠,這是以認識為中心的意義所在[5]。
3.PDCA方法中科研項目管理措施
第一,項目安排、計劃。確定項目組成員、研制進度安排,上述兩點為主要工作。前者由計劃部與相關部門共同商定,包括課題標準化、檢測、質量、工藝、設計、負責人等。后者編制項目綜合進度計劃、產品研制網絡圖,按照協議書進度要求由計劃人員進行操作。計劃人員擬制綜合進度計劃,經分管領導、部門領導批準、審核后方可下發執行[6]。
第二,項目的研制過程。設計輸入階段、實施方案階段、樣品研制階段、設計定型,共包括四個階段。①編寫設計任務書,按照協議書中技術指標、進度由研發人員進行編寫,審批通過后,評審專家給出評審結論,依據為現有條件是否滿足研制,技術工藝、指標要求等是否明確。②研發人員收集樣品、資料,進行調研,將新品實施方案、產品質量計劃送至計劃部門部組織、用戶手中,進行評審并征求意見,對實施方案進行考察,考察前期調研是否充分,質量計劃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可行。③初樣階段和正樣階段是樣品研制的兩個階段。擬制標準草案、工藝文件、初樣產品的設計;初樣產品的測試、裝配、加工完成后,征求用戶意見,將標準征求意見稿、產品一并送到,后續完善并會簽;將最終標準上報標準化機構確認。④評審報告由質量管控人員部組織項目質量評審會出具。鑒定樣品完成后進行鑒定試驗,由檢測機構出具檢驗記錄、綱要、報告。由科研人員將定型申請書及相關資料由研制人員提交給主管機關進行審查。正樣樣品進行評審及工藝評審,評審是為了審查文件資料是否齊套,試驗驗證項目是否合格,六性設計、風險控制、性能指標是否滿足技術協議要求,樣品設計、工藝是否合理。設計輸入階段、實施方案階段、樣品研制階段,以上階段完成時均需都需要評審專家進行評審,確認后的標準作為鑒定試驗的依據。
第三,計劃的檢查和分析。確保項目研制能按計劃順利進行,計劃人員檢查計劃執行結果,隨時了解科研情況。具體內容為:①計劃人員每月底編制一份項目完成情況通報表,通過平時的追蹤檢查將科研完成情況下發至相關部門,并比計入績效月獎考核中。②課題組長同小組內部人員每周定期召開例會,將未解決的問題通過共同探討的方法提出處理辦法。如有需要,也可邀請分管領導、部門領導參會,共同就前沿動態、發展趨勢進行討論。③每周召開例會時編制科研周計劃,討論是否存在問題及如何解決,了解計劃完成情況。④檢查計劃執行結果并分析,計劃預期效果未能實現,則對執行階段內容進行分析,探討項目計劃在研發過程中有無嚴格遵循,項目計劃是否符合研發需要。按照半年一小節對課題進行管理,課題進展等相關情況,由課題組長向想計劃部門、分管領導進行匯報。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計劃內容,才算成功完成科研項目。
第四,計劃的反饋、調整。通過對研制中的檢查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實時了解計劃執行情況,對指導項目進行快速調整計劃。計劃的調整應用甘特圖進度對比方法,縱向表示工作內容,橫向表示活動時間、進度,此種方法主要用于項目計劃和進度的安排。計劃的反饋主要內容如下:為便于安排工作,使相關方清楚了解項目進展情況,計劃執行情況需要及時進行反饋;分析計劃與實際進展產生偏差的原因,針對這些偏差項目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加以總結研發過程中超額完成計劃的經驗和方法,并積極推廣應用此種制度、標準;為更好執行下一階段計劃,需要及時整改主觀原因導致的計劃滯后情況;下一個PDCA循環中需將上一個循環中沒有解決的問題進行解決[8]。
綜上所述,PDCA方法中四個階段周而復始旋轉,小環保大環,大環套小環,第二次PDCA循環開始前,都需提出新目標,對第一次PDCA循環進行總結。PDCA循環中每一階段明確目標,認準關鍵性問題,可行性評價多個方案,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將PDCA方法落實到每一位相關人員,貫穿于科研項目管理始終。PDCA每循環一次,科研項目質量水平升高一點,再循環,再進步,持續改進和預防措施結合起來,在管理工作中,持續前進,不斷提高科研項目管理水平,使工作步驟更加科學化、圖像化、系統化、條理化。
參考文獻:
[1]呂志強,栗繼祖.PDCA循環在工程安裝項目質量管理中的應用——以山西X大廈中央空調的安裝項目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000(0z1):35-37,44.
[2]王楠,孫海冬.基于PDCA軍隊醫院科研管理的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025(009):852-854.
[3]張迪,王新婭,姜曉穎,等.PDCA循環在醫院科研項目中標數量提升中的運用與成效[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35):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