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





摘要:目的:探討麥麩膳食纖維對控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分析。方法:將3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膳食習慣不變,根據醫囑正常服用降血糖藥物;觀察組在服用降血糖藥物基礎上,實施膳食干預,將每餐主食減半,增加1份含15g麥麩膳食纖維的餅類食物,清晨空腹狀態下兩組患者進行靜脈血樣采集供血糖指標檢測,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結果:膳食干預后,觀察組餐后2h血糖與甘油三酯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同時血糖標準差與平均血糖變化幅度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下降幅度達到30%以上,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利用麥麩膳食纖維可輔助血糖控制,降低胰島素抵抗,穩定血糖變化幅度。
關鍵詞:麥麩;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島素;血糖變化幅度
2017年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12億,其中年齡在35周歲以上者占90%以上[12]。預計在未來20年后,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高達15億。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通過服用化學合成類藥物控制血糖上升[3],然而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將導致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耐藥性、抗藥性,且化學合成類藥物會損傷糖尿病患者肝臟與腎臟等器官,使糖尿病患者痛苦不堪。相關學者提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基礎是日常飲食[4],在糖尿病患者食品中,麥麩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用原料。膳食纖維以非淀粉多糖類物質及木質素為主,不能被人體腸胃消化酶消化,但能被大腸內的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5]。而以小麥為原料獲取的純天然植物膳食纖維則稱為麥麩膳食纖維,其主要成分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小麥是我國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6],提高麥麩膳食纖維利用率,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已成為我國研究人員研究的熱點。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麥麩膳食纖維對控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分析方法,利用麥麩膳食纖維為原料,分析其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某市附屬醫院就診,診斷結果與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一致的32名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4名、女性8名,年齡在35~75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3周歲。研究對象病齡均在1年以上,服用降血糖藥物1月以上,且近期不存在藥物調整情況。同時,研究對象在入選時行為能力正常、語言邏輯清晰,均不存在惡性腫瘤、腦血管后遺癥、嚴重肝腎功能受損、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現象。全部研究對象在清醒、自愿情況下簽署參與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麥麩膳食纖維制作將去雜質后的麥麩放入制作槽內,在槽中加入麥麩(8±05)倍清水,加熱至(70±5)℃,持續05h;在制作槽中加入05%淀粉酶降解麥麩包含的淀粉[7];過濾處理后在其中加入3% NaOH溶液水解蛋白質;加熱制作槽溶液至沸騰,持續05h;清水沖洗至中性后,在100℃下離心干燥處理2h;冷卻后加入5% H2O2進行漂白處理[8];再次進行清水沖洗,粉碎,獲取精致麥麩膳食纖維。
122分組與膳食干預將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分別定義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由表1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情況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膳食習慣保持不變,根據醫囑正常服用降血糖藥物;觀察組在服用降血糖藥物的基礎上,實施膳食干預[9]。將麥麩膳食纖維基于面粉一同制作成餅類食品,每份餅類食品中含麥麩膳食纖維15g,觀察組患者將每餐主食減半,增加1份麥麩膳食纖維餅。兩組均按時監測血糖并記錄監測值。由表2可知,對照組與觀察組中服用促泌劑類藥物的患者人數分別是7、6人,服用雙胍類藥物的人數分別是4、5人,服用增敏劑+促泌劑類藥物的人數均為3人,服用a糖苷酶抑制劑藥物的人數均為2人。兩組間藥物服用情況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123血糖檢測指標
(1)血糖生化指標檢測:膳食干預前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內全部糖尿病患者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進行靜脈血樣采集[10],采集肝素鈉抗凝血2管×6mL。2 500g離心處理025h后,采集2份血清儲存于(-20±5)℃條件下,以備檢測。生化檢測指標主要包括[11]: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糖基血紅蛋白、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尿酸以及胰島素等。上述指標除餐后2h血糖外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血檢測。各項生化檢測指標的檢測方法各不相同:通過己糖基酶法檢測血糖;利用過氧化物酶法和甘油磷酸氧化酶法分別檢測TC和TG[12];通過直接法檢測高、低密度脂蛋白;通過紫外谷氨酸脫氫酶法檢測BUN;利用酶法檢測肌酐和糖基血紅蛋白;通過尿酸測定試劑盒檢測尿酸;利用兩點夾層免疫法檢測空腹胰島素[13]。通過FPG檢測和空腹胰島素檢測確定兩組患者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胰島素抵抗程度如式(1):
H=F×I225(1)
式(1)中,H、F和I分別表示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FPG和空腹胰島素,H越大,胰島素抵抗程度越高。
生化指標檢測所需材料與儀器:
糖基血紅蛋白檢測試劑盒,北京;血糖檢測試劑盒,上海;肌酐檢測試劑盒,上海;尿酸檢測試劑盒,北京;血尿素氮檢測試劑盒,北京;空腹胰島素檢測試劑盒,上海;離心機,美國;生化分析儀,日本;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北京。
(2)動態血糖指標檢測:檢測兩組患者動態血糖指標時選用雷蘭動態回顧式數據記錄儀[14],對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的感應探頭進行無菌處理后,置于患者上臂皮下,循環不間斷監測患者動態血糖指標72h,系統每5min記錄1次監測值。感應探頭內置半透膜,其中包含的葡萄糖氧化酶與皮下組織間液內的葡萄糖形成化學反應生成過氧化氫[15]。探頭內的微電極和將過氧化氫分解后形成的電信號發送至數據記錄儀內進行存儲。監測期間,每天采集2次指尖微量血糖檢測,檢測值與監測記錄進行對比,確保監測記錄結果準確性。
13數據處理
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方法對比組內不同指標前后變化,以P<005描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研究前3d膳食對比
膳食干預前1d,觀察組與對照組內糖尿病患者均通過回想描述前3d的膳食情況,對比膳食干預前兩組患者膳食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麥麩膳食纖維等的攝入情況。由表3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中糖尿病患者以往膳食習慣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能量與麥麩膳食纖維的攝入等各項指標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以往膳食習慣中碳水化合物攝入較少,大部分患者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0%,相反脂肪攝入較多,多數患者脂肪供能比高于30%,而麥麩膳食纖維攝入基本低于15g。
22麥麩膳食纖維對血糖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4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膳食干預前各項血糖生化指標檢測結果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膳食干預后,對照組與觀察組中餐后2h血糖與TG檢測結果與膳食干預前相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此之外,剩余各項血糖生化指標檢測結果與膳食干預前相比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膳食干預后,餐后2h血糖與TG檢測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餐后2h血糖與TG檢測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麥麩膳食纖維可有效控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2h血糖與TG。
23麥麩膳食纖維對血糖波動性的影響
由表5可知,膳食干預后與膳食干預前檢測指標相比,對照組早、中、晚三餐餐后血糖均值與血糖平均值降低,且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此之外的各項指標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中、晚三餐餐后血糖均值、血糖平均值、標準差以及平均血糖變化幅度與膳食干預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除此之外的各項指標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膳食干預后血糖標準差與平均血糖變化幅度檢測結果同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膳食干預后,觀察組中血糖標準差和平均血糖變化幅度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麥麩膳食纖維可平穩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
24麥麩膳食纖維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
由表6可知,膳食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對比結果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膳食干預后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與干預前相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膳食干預后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與干預前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膳食干預后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膳食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麥麩膳食纖維可提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
3結論
大量研究顯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同麥麩膳食纖維攝入呈負相關。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碳水化合物攝入較少,而脂肪攝入較多,麥麩膳食纖維攝入量均不足15g,營養素攝入比例顯著失調。膳食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變化幅度較為顯著。膳食干預后,兩組患者餐后2h血糖與TG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同時血糖標準差與平均血糖變化幅度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利用麥麩膳食纖維進行膳食干預有利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TG控制。膳食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和內穩態模型評價指數下降幅度達到30%以上,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麥麩膳食纖維有助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提升,降低胰島素抵抗。◇
參考文獻
[1]佐兆杭,王穎雜豆膳食纖維對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J].食品科學,2018,39(17):177181
[2]何書勵,馬方,張家瑜,等桑菊薏菇粉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9):778781
[3]王瑞萍,楊莉,劉軍平,等不同醫學營養治療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8):45184520
[4]林兵,楊勤兵,于永超,等營養干預對初診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身體成分和血糖的作用[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52(12):12761280
[5]李茜,吳濤,劉銳,等麥麩水溶性膳食纖維蛋白脫除及理化性質研究[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18,33(6):3138
[6]姜小苓,李淦,胡喜貴,等麥麩膳食纖維對小麥粉糊化及凝膠質構特性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18,39(8):15
[7]Kanazawa S,Oda Y,Maeda C,et al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ffect of ageadjusted 1 MAC desflurane and sevoflurane in young,middleaged,and elderly patients[J].Journal of Anesthesia,2017,31(5):744
[8]姜小苓,李小軍,李淦,等響應面法優化麥麩膳食纖維提取條件[J].食品工業科技,2017,38(6):116120
[9]李茜,吳濤,劉銳,等谷物膳食纖維及其改性產品抑制紅肉膽堿代謝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2018,33(5):112118
[10]陳亭,許紅霞,孫海嵐,等膳食纖維對腸動力障礙改善作用的研究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24(2):122126
[11]Yang Y,Tian J,Zeng C,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7,45(1):254260
[12]湯葆莎,賴譜富,吳俐,等秀珍菇麥麩膳食纖維咀嚼片粉末直接壓片工藝參數優化[J].福建農業學報,2018,33(9):969974
[13]王蕾蕾,何芳,樊慧茹,等高抗性淀粉大米血糖生成指數測定及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調控的干預研究[J].營養學報,2017,39(2):197199
[14]湯葆莎,賴譜富,吳俐,等麥麩膳食纖維咀嚼片配方優化及其體外抗氧化能力[J].食品科學,2017,38(24):171176
[15]Dandinoglu T,Dandin O,Ergin T,et alCan balneotherapy improve the bowel motility in chronically constipated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17,61(6):1139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