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樂丹
一、指導思想
對于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思維培養和性格塑造的關鍵階段。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逐漸普及,新時期的孩子們正面臨多元化信息的沖擊,適逢邁入青春期的門檻,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存在緊張焦慮的情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開發學生的潛能,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德育活動的意義
情緒焦慮的學生要么在成長與學習中心浮氣躁,要么無法將分散的精力聚焦于學習活動中。如果班級內的每一名學生都長期處于焦慮的狀態下,班級內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將很難實現。所以,在學生心理和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利用線上德育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讓每一名學生在愛與關懷中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三、活動任務與重點
調解焦慮情緒是新時期人才的一項必備技能,對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因而在本次線上教學活動中,應讓學生了解到情緒調節的重要作用,鍛煉學生的自我調試能力。同時,通過線上德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敞開心扉,與同學和教師共同分析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擾,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四、活動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線上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情緒調節的重要意義,用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武裝學生們的思想,并以詩歌欣賞、名言欣賞、問卷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主題活動中。
五、活動過程
(一)焦慮案例分析
鑒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閱歷比較有限,對于心理健康知識了解比較片面,因而在本次線上德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應首先為學生闡述同年齡小朋友情緒焦慮的案例,以確保學生能夠對焦慮情緒產生全面的認知。
案例一:小明的爸爸媽媽工作比較繁忙,能陪伴他的時間很少,所以小明經常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在學習生活中時常會感到孤獨,無法將注意力聚焦在學習中。
上述案例的主人公明顯處于情緒焦慮的狀態,他們受到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影響散發著負能量。在分析上述案例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結合案例談談自己的看法,試想自己如果是主人公的話,應該如何控制焦慮情緒,擺脫焦躁困境。
(二)介紹緩解焦慮情緒的秘訣
當班級內的學生紛紛在線上闡述了對于案例的見解之后,應該對學生的一些重點看法進行總結,告訴學生緩解焦慮情緒的秘密武器是樂觀與寬容。
什么是樂觀?樂觀是一種面對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當人們處于困境的過程中,樂觀于他們而言是一束光,指引他們戰勝挫折。雖然生活總會帶給人無盡的壓力,但是卻不會真正逼迫人們走進窮途末路,心懷樂觀,絕處也可逢生。為什么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如花的年紀中會有種種焦躁情緒,那是由于以消極的目光去看待生活的點滴事物,無法接受生活為他們成長所帶來的考驗,所以自暴自棄。其實,樂觀并不是一個很大的詞匯,不是只有紅軍戰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才叫做樂觀,人們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懷有希冀并為之努力也是樂觀,樂觀是破除焦慮情緒的第一劑良藥。
當為學生系統性的闡述樂觀與寬容的概念之后,學生可能會從腦海中產生樂觀和寬容會幫助他們緩解情緒壓力的認知。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認為樂觀和寬容具有抽象性,不能對其產生深刻的感悟。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循序漸進的開展下一步德育教學工作。
(三)經典故事講述
在鍛煉學生緩解焦慮情緒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價值優勢。在大量的經典中塑造學生的思維修養,促進學生情緒調試能力的提升。
在本次德育活動中,可以向學生講述《六尺巷》的故事,向學生闡述緩解焦慮情緒的正面案例:在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和一位姓葉的侍郎是鄰居,雙方針對地皮產生了嚴重的矛盾,導致兩家的氣氛愈加緊張,兩家人的情緒都處于焦躁狀態,彼此看對方不順眼。這時,張家的老夫人修書給張宰相,要求張宰相出面做主。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位姓張的宰相并沒有具體站在某一方的立場去維護誰的利益,只是修書一封“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北緛韯Π五髲埖膬杉胰嗽诳催^書信之后均面露慚愧,張家人率先將墻退后三尺,葉家人見此情景也讓出三尺地皮,這就是如今聞名遐邇的六尺巷的來歷。由于雙方意見的分歧,原本的一件小事演變為激烈的矛盾,但也只是觀念的一個輕微轉變,雙方人都擺脫了焦躁情緒的束縛,以更加寬廣的心態去看待世界。
經過這一故事的講述,班級內的學生會感受到寬容在緩解焦慮情緒中將發揮多么關鍵的作用。認識到絕大多數的焦慮情緒排解只需要將心態放平、以更加樂觀、更加包容的心態去接納世界,而不是庸人自擾、固步自封。
(四)名言欣賞
為了增加學生對教師德育教學活動的信服力,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鞏固學生的思維認知。比如說:
(1)陸地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
(2)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3)人的優雅關鍵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一個能控制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強大。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五)焦慮情緒測試
學生的心理狀況是教師應密切關注的問題。因此,為了理清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焦慮狀況,并增加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程度,不妨在線上教學中為學生搜集有關焦慮情緒的小測試。
(1)是否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感到緊張與著急?
(2)是否會頻繁出現心里煩亂或者恐懼的情緒?
(3)是否偶爾會覺得自己處于發瘋的臨界邊緣?
(4)手腳是否會發抖打顫?
(5)是否會由于頭痛背痛以及軀體其他部位疼痛而感到苦惱?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借助問卷星等匿名調查問卷系統,在家長的幫助下對班級內學生的焦慮程度進行統計,為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完整依據。
六、活動總結
情緒調節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應當從小學起,當前雖不能面對面授課,但可將德育寓于線上課堂。長期陷入焦慮情緒只會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一些傷痕,而樂觀寬容的心態則會為世界點亮光芒。因此,人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具備樂觀與寬容兩種品質,以十分的愛與信心去迎戰焦慮情緒,為生活播下希望的種子,讓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孫恒盛,張婷.核心素養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77.
浙江省樂清市城南第一小學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