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國家,每年使用數量達上億人份。疫苗的推廣應用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顯著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的構建“健康中國”戰(zhàn)略,使得國民的健康意識得到強化,使得市場中出現了大量的藥品需求,大大推動了我國生物制藥企業(yè)的發(fā)展。然而生物制藥是一個投入相當大的產業(yè),主要用于新產品的研究開發(fā)及醫(yī)藥廠房的建造和設備儀器的配置方面。并且受到市場環(huán)境因素、原材料價格等因素的影響,生物制藥企業(yè)的成本也隨之增加,迅速壓縮了其利益空間。因此,為實現生物制藥企業(yè)在新時期下的長久穩(wěn)定發(fā)展,開展切實有效的精細化成本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根據作者本人自身工作中的經驗,闡述如何利用精細化管理在生物制藥領域進行生產成本管控。
1.精細化管理方法一:定額單耗管理
生物制藥有別于化學制藥,難以精確用料生產,為避免過度浪費控制物料消耗,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制定了定額單耗管理制度。
⑴ 定額單耗管理作用:定額單耗管理是在開展定額工作方面的行為準則,使得定額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并有章可循,是利用定額控制生產成本上的物料消耗,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⑵ 定額單耗管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運用:自實施定額單耗管理以來每月針對各產品主要物料單耗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并詳細記錄建立臺帳,對超出物料單耗標準范圍的嚴格檢查生產情況,找到問題所在,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而超出定額單耗標準的,不得提高相應定額。
現階段定額單耗管理主要工作有:I.積累生產實際單耗數據,對現有的產品單耗表進行核對、確認,利用定額單耗控制年度預算,從源頭上控制生產成本。II.每月進行單耗統(tǒng)計對結果進行認真分析,查找差異原因,提高生產科室的成本控制意識,起到減少生產過程中損耗,以達到過程控制的目的,切實降低生產成本。III.對各生產科室定額管理執(zhí)行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職工薪酬掛鉤,以起到激勵作用。
⑶ 定額單耗管理在工作中具體實施及成效:
① 對生產科室按月進行考核,每超過一項單耗標準給予相應的扣減,全年累計達到一定分值該科室績效獎金將減少。
② 利用定額單耗控制年度預算,從源頭上控制生產成本。自從啟動了定額單耗管理,過去年度預算生產科室的預算數量總是遠大于實際需求數,現科室預算越來越合理,同時生產部也會根據單耗對預算進行審核,給年度預算提供有力依據。以2016年企業(yè)生產預算為例,公司每年9月底10月初制定次年年度預算,2015年開始實施定額單耗管理,2015年9月審核科室預算根據定額單耗扣減金額約1300萬元,單耗管理實施后各科室也開始意識到需合理控制損失因此2016年9月審核預算扣減金額700萬,與2015年度預算相比有所下降,通過制定定額單耗可對年度預算進行把控。
③ 對單耗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查找差異原因,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生產成本,同時提高生產科室成本控制意識。在實施定額單耗管理過程中曾經發(fā)現公司生產麻腮風科室在生產風疹過程中牛血清使用數量較過去有所增加,經過調查是由于生產科室為提高細胞質量由此增加了細胞換液工序,雖然定額單耗管理有一定的滯后性,但從此事件可以看出因實施了該項制度從而發(fā)現了科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定額單耗管理的必要性。
⑷ 定額單耗管理的目標:
接近化藥標準,即一旦制定好生產計劃則對應的物料需求也相應得出。此時需引出另一個概念,即與定額單耗管理相應的配套發(fā)料制度。配套發(fā)料制是指在生產投產前按產品投產批量及其消耗定額由儲運全部配齊后一次全部發(fā)給生產科室。如生產過程中發(fā)生丟失、損壞等情況需要另寫申請單待批準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物料浪費。當定額單耗管理制度與配套發(fā)料制相結合,管理部門才真正發(fā)揮了管理上的意義,對于節(jié)約使用原材料,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都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由于企業(yè)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在不斷提高,定額管理制度也不能長久不變,尤其是在公司水痘、麻腮風搬遷郊區(qū)后生產趨于穩(wěn)定,根據存在的問題,對管理制度作適當的補充和修改,每年修訂一次。例如,經過2015、16兩年時間發(fā)現水痘從原來的轉瓶工藝轉變?yōu)榧毎S后,原液平均收貨量較之前多10000ml左右,因此調整水痘原液基本批量(從原來21000ml調整至30000ml)同時把原來牛血清及細胞工廠的附加量從原來的10%調整為5%。附加量是為波動生產提供額外物料使用量,可根據實際發(fā)生做適當調整,逐年降低附加量,直至摸索到最合理定額為止。
定額單耗管理模式運行近四年來,總體收效明顯,主要原輔材料和包材平均損耗率實現了連年每年下降0.05%的目標。截止6月底,主要原輔材料和包材平均損耗率實際控制在5.40%(2019年度控制目標)以下,今后仍會保持并加大該項工作的管控力度,在完成年度控制目標的同時繼續(xù)挖潛,根據物料實際使用情況合理降低定額量,持續(xù)做好降低生產成本工作。
2.精細化管理方法二:MRP物料需求計劃
時代在變化,成本控制的方法方式相應的也要進行更新。利用先進生產物料管理系統(tǒng)可以幫助企業(yè)通過全過程的系統(tǒng)管理,提高整個企業(yè)管理活動的效率。MRP就是這樣一個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tǒng),是ERP系統(tǒng)中的核心功能。
⑴ MRP的定義: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即根據產品結構各層次物品的從屬和數量關系,以每個物品為計劃對象,以完工時期為時間基準倒排計劃,按提前期長短區(qū)別各個物品下達計劃時間的先后順序,是一種工業(yè)制造企業(yè)內物資計劃管理模式;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顧客訂單制定產品的生產計劃,然后基于產品生成進度計劃,組成產品的材料結構表和庫存狀況,通過計算機計算所需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時間,從而確定材料的加工進度和訂貨日程的一種實用技術。
⑵ MRP應用背景:MRP應用的前提不僅需要生產計劃準確,更需要物料需求準確,而物料需求準確是來源定額單耗管理,定額單耗管理為MRP的運行奠定了數據支撐,單耗做的越準確所需物料數量也會相應準確。在定額單耗基本確定的基礎上、把經驗固化到系統(tǒng)中,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物料需求的時間和數量。
⑶ 啟動MRP上線前的準備工作:
① 系統(tǒng)參數梳理:針對各制品不同階段的BOM物料用量經過各科室重新核對確認,確保計算基礎正確;重新核對各生產階段的生產周期及檢定時間,確保根據生產計劃確定準確的物料需求時間,組織核對采購周期、檢定周期并確認,確保物料根據需求時間按時采購。
② 針對特殊情況討論確立安全庫存及非正常生產的物料需求(試驗訂單需求、科研用量需求、部門領用需求等),避免非生產占用影響到正常生產。
③ 檢查清理歷史問題預留,避免了錯誤的需求來源影響MRP計算的準確性。由采購部對歷史未清采購訂單進行核對,對不需要的采購訂單進行清理,避免錯誤的供給導致系統(tǒng)誤判。
④重新核對生產計劃,確保需求源頭準確,MRP的計算將基于原液計劃、分裝計劃以及包裝計劃展開并進行備料。
⑤生產完工后及時報工、投料、收貨,確保準確反映暫存間庫存,為MRP準確運行提供保障。
⑷ MRP目前工作進展:
①每月確認下月生產計劃并維護到SAP系統(tǒng)中:包材是根據每月具體的生產計劃來計算需求量的,因此首先需將生產計劃維護到系統(tǒng)中,每月科室提交生產計劃后生產部會與科室確認,如與前期安排的產量不同會及時調整。
②確認報工進度:為確保賬實相符,每次運行MRP前生產部與科室確認報工進度,確保物料及時消耗,根據訂單收貨數量、中間品庫存調整對應的生產計劃,從而減少影響MRP運行計算的因素。
③確認采購訂單:每月與采購確認涉及MRP運行物料的采購訂單狀態(tài),是否在途,是否需要取消,是否已完成等,如遇無需再采購則會及時刪除,以免系統(tǒng)誤以為還有在途物料從而影響MRP計算,避免系統(tǒng)誤判造成將來缺貨的情況。
④盤點:每月去生產科室進行盤點,與科室確認使用進度,敦促科室盡快通過報工消耗以免影響MRP運行。
⑤每月運行:每月運行一次MRP,同時轉換產生的采購申請為采購訂單,記錄并跟蹤采購進度。
⑥檢查材料放行進度:每月跟蹤材料檢定進度,放行進度,若系統(tǒng)顯示應放行而實際未放行的情況,會與QA、QC聯系,推進放行進度;編制內包材檢定參考表,供QC參考安排檢定進度。
⑦現階段庫存量:與儲運達成共識,確保內包材有三個月庫存量,其中2個月可用、1個月處于檢定狀態(tài),每月在運行MRP后再次核對庫存量,以此確保不缺料。
⑸ MRP在運行中遇到的問題:
① 系統(tǒng)設置及使用涉及的部門多,協(xié)調和配合難度大:除生產科室外還涉及多個輔助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的同時還需要互相配合,例如在做完生產計劃同時還需兼顧儲運庫存量及質保質檢物料檢定放行周期是否跟上進度。
② 系統(tǒng)設置與實際執(zhí)行時間存在誤差,需持續(xù)優(yōu)化:上線時檢定周期設定的為1個月,在運行中發(fā)現實際執(zhí)行周期長于該期限,故暫按照最長檢定周期重新調整設置。后續(xù)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繼續(xù)進行調整。如果實際執(zhí)行周期與系統(tǒng)設置不一致,會導致系統(tǒng)運行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
③ 生產物料內容復雜,系統(tǒng)設置需持續(xù)更新:生產物料可能會存在一個物料多個供應商,物料互為替代關系等各種情況,需要在系統(tǒng)中設置相應的使用比例。曾發(fā)生兩種產品因系統(tǒng)設置原因造成共用物料缺貨的現象。經檢查因為系統(tǒng)中分裝品BOM下面掛的組件A與B兩種膠塞互為替代關系,在系統(tǒng)設置中只有當兩者的使用可能性相加為“100”系統(tǒng)才帶出相關需求,而當時系統(tǒng)設置兩者均為“0”,因此在運行MRP后沒有跑出相關需求,造成生產物料缺貨。做好系統(tǒng)設置的同時,設置安全庫存尤為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過渡因物料短缺帶來的問題。此次事件中A、B互為替代關系,因均設置了安全庫存,當A缺貨時科室,使用B的安全庫存進行補救,為采購爭取了時間。
⑹ 通過MRP運行取得的成效:
① 需求合并,便于生產調撥:啟動MRP前各個科室直接向采購部申請物料預算,采購訂單相對分散、不集中。通過MRP運行,生產部能將原本零散的采購需求合并,及時安排統(tǒng)一采購。當生產計劃有調整或遇到科室物料短缺,可隨時調撥,避免生產停滯。
② 減少檢定次數:啟動MRP前各個科室直接向采購部申請物料預算,同一批次物料會出現不同科室分別發(fā)出采購需求,多次請驗增加了檢定成本。通過MRP運行能及時發(fā)現、合并同一批內包材需求次數,達到了減少采購頻次、減少檢定次數的目的。
以水痘使用的內包材中硼硅為例,如下圖:
以水痘使用的內包材鋁塑組合蓋為例,如下圖:
⑺ 通過MRP應用期望達到的效果:
① 生產物料需求的統(tǒng)籌規(guī)劃:生產科室僅需要根據生產計劃安排生產,生產物料需求全部統(tǒng)一安排供應。生產科室若發(fā)生實際使用量與供應量之間的差異,需要反饋合理的原因分析。
② 降低存貨結余:在安全庫存和合理損耗的范圍內,生產科室不能自主發(fā)起材料采購申請,有效的降低了不必要的結余。督促各生產科室根據生產記錄及時準確的生產報工,系統(tǒng)庫存有結余的情況下無法發(fā)起采購的申請。
3.結語
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guī)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guī)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
作者簡介:
卞玥(1983—),女,民族:漢,籍貫:江蘇,職稱:經濟師,學位:碩士,工作單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