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濤俊
摘 要:軌檢車是軌道線路檢測中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檢測方式,正確運用軌檢車檢測數據對指導日常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軌道不平順質量指數—TQI是一項評價線路維修狀態的先進技術,它為深入了解軌道實際狀態提供了一個科學有效的手段。
關鍵詞:TQI值;波形圖;軌檢車;狀態維修
中圖分類號:U216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近年來鐵路、軌道交通高速的發展,線橋設備所受到的沖擊加大,破壞因此加劇,設備維修周期縮短,傳統的維修管理模式和作業方式已不能適應鐵路改革和發展的需求。
1 線路發展對工務工作的要求
目前正值“檢、修”生產組織深化改革關鍵時期,對加強安全控制的要求驟增。為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普速鐵路維修管理工作,不斷優化和改進普速線路車間生產組織模式,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行車和勞動安全風險,解決近年來維修體制和安全管理中日益凸顯的問題,實行“檢、修”分開是線路維修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保證設備有效檢查和監控、切實提高養修質量的新生產模式,是生產關系適應當前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是深化修程修制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通過分析比較軌檢車檢測數據,使其作為日常線路維修的重要依據,相較于傳統的手工檢查線路,是目前最適應“檢、修”生產組織的一種手段。
2 TQI值及波形圖分析的意義
目前,我司已建立了動、靜態檢查相結合的線路檢查模式,其檢查方式主要有軌檢車、晃車儀檢查等多種形式。相比于晃車儀等這些儀器取得的數據都比較籠統,只有軌檢車能不受車輛機車影響,真實反映線路狀態水平。個人認為,結合現階段“檢、修”分開修程修制改革,在日常工作中更應加強軌檢車Ⅱ級偏差及TQI大值區段等動態資料周期對比分析。
我們要以強化關鍵、薄弱設備和重點區段為抓手,加強線路設備狀態保養及監控,對“檢查、分析、計劃、作業、驗收”五個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落實好“安全工作、設備質量、作業質量、養修投入”四大控制,確保線路質量的穩步提升。
原病害分析要求注重動靜結合,以動為主。每次軌檢車檢查后,結合TQI目標管理值,從軌檢車資料中可以非常準確地排列出TQI值較大的區段。在知道出分情況后,參照軌檢車波形圖,對數值較大的區段進行靜態復核,分析線路變化情況的原因,對以往的復核進行總結,然后有的放矢地安排維修計劃。
3 軌道質量分析與維修管理
3.1 對TQI狀態分析的理解
每一次軌檢車資料給我們提供了線路狀態分析很好的數據,檢測結果將線路設備自動劃分為200 m單元,且自動生成軌道不平順質量指數(即TQI值)。TQI是左軌向、右軌向、左高低、右高低、軌距、水平、三角坑七項幾何尺寸不平順在200 m區段的標準差的和。TQI值,是采用數學統計方法描述200 m區段軌道狀態離散的程度,即數值越大,表明軌道的平順程度越差、波動性也越大,反映出該項軌道狀態的平順程度。
3.2 利用TQI值查找區段超限項目及病害成因
作為一個較大TQI值來講并不一定是七項幾何尺寸都不良,根據檢測項目的標準差數值對比確定超限項目是進行維修的關鍵。七項幾何尺寸中有一項不良,也可導致TQI值較大。
七項幾何尺寸不良超限病害成因:
(1)高低:起道過量,低扣、大軌縫、打塌、掉塊,橋頭、道口、隧道、涵洞等路基軟硬接合部位。(2)軌距:軌距超限、軌距遞減不順、方向不良、肥邊、硬彎、不均勻側磨、木枕失效、道釘浮離、軌撐或軌距拉桿失效、扣件爬離、軌距擋板磨耗、道岔基本軌刨切、扣件扣壓力不足、彈性擠開、軌距加寬設置差異等。(3)軌向:直線不平、曲線不圓順(正矢不良)、軌距遞減不順、硬彎、鋼軌不均勻磨耗、木枕失效、連續道釘浮離、扣件扣壓力不足、不均勻彈性擠開等。(4)水平:一股鋼軌抬高、兩股鋼軌下沉量不一致、空吊、暗坑、超高順坡不良等。(5)三角坑:空吊、暗坑、超高順坡不良、反撬水平。(6)垂直加速度:高低不平順、波浪磨耗、接頭錯牙、低扣、大軌縫、打塌、掉塊、鞍磨、板結、翻漿、線橋(線隧、線道、線涵、新老路基)結合部、多種病害疊加、病害變化率、病害分部等。(7)水平加速度:軌向不平順、正矢不良、道岔區連續小方向、軌距遞減不順、鋼軌交替不均勻磨耗、逆向位復合不平順(如水平、方向)、多種病害疊加、病害變化率、病害分部、欠超過超等。
3.3 根據波形圖確定病害地點及原因
在確定了區段超限檢測項目后就可以從波形圖入手查找問題的具體位置及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這里著重說明利用波形圖的幾點好處:
(1)能看清各檢測項目之間的關系。單股高低不良影響到三角坑和水平,單股方向不良影響到水平加速度和曲率變化率,軌距不良影響到方向不良等等。(2)根據地面標志判斷病害位置??沼胁『锍讨皇翘幚聿『Φ那疤幔诂F場找準位置才是處理病害的關鍵,在波形圖上能體現道岔的導曲線部分、曲線起終點、橋梁等地面標志性位置,可以通過這些標志的里程反推病害地點。另外還可以通過軌距值來查找病害地點,因為軌距值是動靜態檢查最接近一致的數據,可以通過病害里程位置前后有特點的軌距值來判斷出分位置。(3)確定處理病害的整治方案。假如是三角坑病害,在波形圖上能夠判斷出是左股還是右股高低造成的;假如是軌向出分,先要看軌距,軌距良好,再是雙股方向不良可以通過撥道處理??傊ㄟ^波形圖可以很明顯地確定病害產生原因。(4)通過在辦公室對波形圖的觀察分析,節省現場調查時間和處理方案的確定時間,對問題的處理更具針對性,幫助提高生產效率。(5)利用波形圖可以對整改問題的效果進行分析對比,同樣可以觀察線路狀態的變化趨勢。
4 人工現場病害的查找及整治
4.1 軌距、軌距變化率超限查找
根據病害校正后的里程,用道尺對前后50 m范圍內的線路軌距進行逐根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用石筆記錄在軌枕上。對軌距偏差較大的處所,采用改道的方法進行改正。
4.2 軌向超限查找
根據分析資料在現場找出疑似病害處所后,在采用弦測線路軌向方法,在該處的前后鋼軌內側拉10 m長的弦線,在距頂面16 mm處測量軌頭與弦線間的水平距離,確定超限處所。曲線地段用20 m弦測量曲線正矢,找出超限處所。
超限處所查出后,對范圍較長、矢度較大的可采用撥道的方法整正,范圍較短、矢度較小的可采用改道的方法整正。
5 對癥下藥,動靜結合,狀態維修
通過對TQI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維修計劃,利用TQI制定維修計劃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制定科學的維修計劃必須正確地預測軌道狀態的發展變化。為此,就必須充分利用各次的檢測資料,根據TQI數值及軌道狀態變化預測未來若干時間內的軌道狀態,它是維修計劃的真正依據。(2)確定最小維修長度。在作業計劃編制時,安排維修區段長度不應小于最小維修長度。(3)考慮維修歷史。剛進行大中修不久的線路,由于道床未進入穩定狀態,TQI值可能較大,這樣的區段也可暫時不安排集中整治。
6 結論
總之,TQI及軌道狀態是工務部門宏觀掌握軌道質量、分析軌道變化規律和安排維修作業的依據,同時還需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真正科學有效的維修計劃。
參考文獻:
[1]李超雄,磨巧梅,尤軍,等.鐵路線路檢測與分析[M].中國鐵道出版社,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