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政
摘 要:經濟新形勢下研究交通運輸經濟,需要了解相關概念內容,明白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推出具體的優化措施,推動交通運輸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交通運輸經濟;困境;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F512.3 文獻標識碼:A
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基礎產業,起著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交通運輸可以聯系多方面內容,如消費、分配及生產,保障國內經濟的穩定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人們對交通依賴性越來越強,交通運輸需求持續增加,需要充分了解交通運輸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推動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
1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
1.1 信息安全問題
交通運輸經濟的影響逐步擴大,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們在享受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便利的同時,也承擔著一定的風險。其中互聯網的信息安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網絡安全并不存在邊界,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在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的過程中,需要對數據的安全性進行嚴格把關。在數字化時代,關鍵的工業生產控制系統、金融系統對于財務安全信息安全等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這些數字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被攻擊的風險。對就當前而言,國際上對于這種交通運輸經濟帶來的風險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準則進行保障,因此對于網絡安全的構建需要全體成員和國家的共同努力,各國之間需要加強合作,對于出現的共同問題需要合力創新,從而快速解決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
1.2 高端人才稀缺
由于交通運輸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于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進而影響了整個經濟發展的轉型過程。交通運輸經濟融合創新對于行業融合發展、跨行業發展以及綜合型人才隊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高端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的價值就變得更加明顯。因此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高端人才的缺乏也成為一大風險。高端科技和科技創新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需要重視對人才的培訓和引進才能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
1.3 減少勞動密集型就業機會
交通運輸經濟的出現,對于傳統企業的生產模式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效率上,還體現上對人員數量的需求上。由于技術和設備的出現,企業的生產朝著機械化生產的方向發展,對于基礎流水線工人的需求量不斷降低,因此也就減少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機會。這樣越來越多的社會工作將會被機械設備所取代。這也是我國社會發展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勞動力構成的變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發展的穩定性。長期來看,隨著交通運輸經濟在各個領域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加大,這種現象也會越來越明顯。
2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的優化措施
2.1 重視數據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交通運輸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于數據價值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需要重視對數據資源的開發,從而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一個過程中需要明確信息安全的地位。政府部門需要做好牽頭工作,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員需要積極配合,重視信息安全工作。在保證企業和政府秘密的前提下,推動下企業、政府數據的開放應用,從而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紅利,同時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尤其是對于公共服務資源需要重視對數據價值的挖掘,同時重視信息安全防護工作,從而為社會群體提供更多的便利。
2.2 企業的管理模式需要積極轉變
由于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對傳統的企業的管理模式造成沖擊,企業需要客觀看待社會發展的變化,從而積極應對。在交通運輸經濟影響下,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流程等內部信息也應該根據交通運輸經濟的特點進行調整。因此在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企業的計劃、管理、運營以及生產流程,并優化管理制度。對于用戶的需求,交通運輸經濟的出現也帶來了新的變化,因此無縫對接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
企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實現企業業務上的拓展,并充分圍繞自身的特色,拓展原有的產品。企業需要重視對線上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建設網絡化的開放平臺,從而形成個性化定制的模式。對于技術發展造成的企業用工結構變化,需要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就技術的需求和設備的需求情況及時配備相應的高端人才。對于企業的在職人員需要重視培訓和管理工作,為員工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積極幫助員工接受新的事物,從而穩定勞動力的機構,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新技術和新事物的出現,也會出現新的崗位,企業需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及時對崗位以及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規劃,合理調整人員,在完成企業轉型的過程中,為社會就業問題承擔一部分責任,從而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價值。
2.3 推動共享和平臺經濟發展
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會出現新的事物,比如依托互聯網和智能技術出現的共享經濟,因此需要理性看待共享經濟中的商機,并結合市場發展規律,對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圍繞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性服務兩大領域,使用信息網絡技術更好地完成資源的配置工作。對分散、閑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提升社會的資源利用率。推動分享、協作模式朝著制造資源、科技開發、知識技能、金融租賃以及物流運輸等多個領域的滲透,實現生產資料、生產技術和生產服務的分享,從而實現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的融合。讓交通運輸經濟在交通出行、醫療保健、房屋租賃、家政服務以及酒店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在交通運輸經濟模式下,聚焦信息消費、旅游消費以及文化小得等,為城鄉居民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服務的同時,也會需要重視對資源的匯集工作,從而實現業態的創新發展。
2.4 快速實現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
在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支持線下實體經濟的快速轉型,從而推動服務商與制造企業的精準對接,通過引進和整合優質的資源,從而形成公共服務的創新載體。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推動網絡協同制造,在研發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企業內部的工業網絡、控制系統以及軟件管理和平臺數據建設的完善工作。鼓勵骨干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制造商、供應商、銷售商以及物流服務商的聯系,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降低成本。
作為互聯網運營主體,在具體運營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提升自身風險識別意識和把控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對相關法律法規合理利用,對自身權益進行維護和保護,不斷完善風險防范操作流程,幫助自身良性發展的同時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獲取更多利益。而要提升互聯網風險把控和識別能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在整個金融市場和金融活動中,能夠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構建一套完善的發展計劃和評估體系,包括平貸款前后一系列問題的處理。另一方面,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一定要加強企業員工對互聯網風險的防范意識,定期開展員工培訓、法律教育等宣傳工作,確保員工職業操守,保證互聯網金融行業平穩、有序發展。
3 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發展及科學技術水平進步,需要重視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保證其滿足人們需求。但交通運輸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新問題,直接影響到交通事業的發展,需要選擇合適的發展策略,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映雪.新形勢背景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優化策略[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10(06):45-46.
[2]欒芳芳.基于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初探[J].納稅,2019,13(12):197.
[3]張將.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32(04):16-17.
[4]周錦.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J].中國市場,2015,22(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