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智勇 裴亞麗 劉怡 劉偉勛


摘 要:旅游鐵路需求分析是鐵路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故本文考慮旅游出行的特殊性,對現有旅游鐵路需求分析方法進行整合改進,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旅游需求分析技術方法。為推動旅游鐵路規劃的科學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旅游鐵路;交通需求預測;旅游交通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旅游出行需求的增長對交通運輸業提出更高要求,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旅游業轉型發展的新趨勢。交通運輸部和國家旅游局發布的《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1]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遺產鐵路旅游線路、精品鐵路旅游線路等鐵路旅游產品。
目前,許多學者對旅游交通需求預測進行了諸多研究。劉晨慧(2010)[2]、王頠(2011)[3]、袁瑜(2013)[4]、馮煥煥(2013)[5]等提出不同模型對旅游交通需求進行預測。但這些研究對旅游客流特征考慮較少。眾所周知,旅游出行具有享受性、意志性及休閑性等特性。
旅游鐵路,是以服務旅游出行為主導,通過串聯沿線旅游資源帶動經濟效益提升為目的,為銜接旅游目的地進行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活動而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鐵路設施。本文考慮旅游出行的特殊性,形成一套系統的旅游鐵路需求分析方法,并以都江堰-四姑娘山沿線景區為例進行交通需求預測,為提高旅游鐵路客流預測的可靠性提供科學依據。
1 旅游鐵路交通需求分析
1.1 交通生成預測方法
由于景區游客絕大多數為周邊城鎮居民及外來城鎮居民,因此景區組團的旅游出行由景區組團外圍人口進入產生。一般而言,景區組團與外圍區域的關系如圖1所示。定義研究區域由景區組團區與外圍區構成;內部出行為發生在景區組團內部,不同景區之間的出行;對外出行為外圍區進/出景區組團的出行。
1.2 出行分布預測方法
由于所研究的旅游交通區域包括景區組團區和外圍區,故出行分布分兩步進行,首先將外圍區進出游客分布到各景區,最后對景區組團內部出行進行分布。
在對外出行分布中,由于無法計算旅游出行鏈起訖點到景區組團小區之間的阻抗,故無法應用重力模型預測。而景區組團的對外出行分布與景區吸引力相關,若未來年景區組團對外通道不會發生明顯變化,采用如下基于相對吸引度的修正增長率模型預測對外出行分布:
1.3 出行方式劃分方法
考慮旅游出行與通勤出行的差異性,根據游客的心理特征,構建SEM-Logit方式選擇模型進行方式劃分,推導得到含有潛變量的Logit模型為:
2 案例實證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軌道線東起都江堰,向西經汶川縣,止于四姑娘山,沿線包括都江堰-青城山景區、虹口龍池景區、汶川景區、四姑娘山景區四個景區,景區各設一個站點。
2.1 交通生成預測
根據問卷調查得到未來年平均游玩景區數量λ=1.6,按照現狀調查數據估算進入交通量比例為3:1,得到各景區的交通發生量和吸引量。
2.2 交通分布預測
通過計算得到2022年景區間和景區與外圍區之間的出行分布。
2.3 交通方式劃分
在考慮個人屬性的基礎上,根據旅游出行特性,構建SEM-Logit模型,得到2022年旅游軌道交通、旅游巴士和小汽車的分擔率分別為43.52%、19.15%和37.33%。
3 結語
面對日益增長的旅游鐵路建設需求,目前仍缺乏一套具有針對性的需求分析技術框架體系。本文考慮旅游出行與通勤出行的差異,提出一種旅游鐵路交通需求分析方法,并選取都江堰-四姑娘山沿線景區為例進行旅游交通需求預測,驗證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未來需更多考慮旅游出行特性,不斷提高旅游需求預測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 http://www.mot.gov.cn/2017wangshangzhibo/2017second/zhibozhaiyao/201703/t20170301_2170512.html.
[2]劉晨慧.內蒙古草原旅游車流量預測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0.
[3]王頠,王衛峰,杜厚俊.基于四階段法的旅游交通量預測[J].公路,2011,56(01):167-170.
[4]袁瑜.基于三清山景區的旅游交通需求預測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3,9(09):114-115.
[5]馮煥煥,朱從坤.旅游景區新建公路交通量預測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3,15(05):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