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杰 習沙 曹志娟
摘 要: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科技期刊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具體工作時,編輯單位必須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才能確保更為科學地編輯科技期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進現代科技發展。筆者分別從政治素養、編輯素質、創新素質和反應協調能力4個方面綜合探究科技期刊編輯在新時期應具有的專業素質。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專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2-0186-02
相對其他類型的期刊編輯而言,科技期刊對編輯人員的政治素養、編輯素質、創新素質和反應協調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編輯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確保能夠更為高效地參與編輯工作,對其工作質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有效滿足現代社會的建設需求。為了進一步明確現代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人員所具有的專業素質,特此展開本次研究,希望能夠對其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一、政治素養
科技期刊導向的正確性對科技事業的有效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客觀的信息,能夠確保社會和諧發展。政治性是科技論文的生命,任何科技論文首先必須保證不出現政治性問題。科技論文涉及的政治性問題較少,但是表現更為隱晦。因此,如果放松對這方面的審查,一旦出現政治性問題,無論對科技期刊還是對作者,都是非常嚴重的事件,甚至關系到科技期刊的發展。
基于此,科技期刊編輯必須明確自身政治立場,以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國家有關法令、法規為準繩,對期刊論文的選擇、表達和判斷負責,強化導向意識,承擔輿論導向的職責和義務。[1]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理論素養,與時俱進,增強自身政治判斷力、洞察力和敏銳性。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編輯工作,辨析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辦刊的政治方向不偏離,進而為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提供正確的政治導向。
二、編輯素質
(一)把握全局能力
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人員需要全面把控自己負責的欄目及其領域的相關論文。首先需要確保論文題目鮮明,主題明確,其次還需要確保摘要能夠充分概括研究的結論、方法和觀點。最后還需要確保論文觀點的正確性、結論的可行性以及方法的合理性。[2]
(二)深厚的專業知識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每篇科技期刊論文論點的提出都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每一項新技術成果的公布都需要有完整、真實的實驗數據。加之現代科學各學科之間又相互交叉、相互滲透,邊緣學科、交叉學科不斷涌現,這對科技期刊編輯的學科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質量是其專業素質的有效延伸,只有確保編輯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才能對其期刊水平進行科學保障。科技期刊編輯需要不斷深入學習本學科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不斷延伸和更新。同時,還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學習其他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才有能力了解學科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才能時刻站在學科領域的前沿陣地,對論文中所具有的相關信息進行科學的辨析,進而對作者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三)文字編輯能力
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不僅對其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文字編輯能力也是科技期刊編輯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編輯科技期刊過程中,論文修改是其最為核心的工作。科技論文文字表達的通順、精確、簡練和規范,結構的嚴謹、周密,邏輯的客觀、嚴密,有助于充分表達作者的學術思想。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具有嫻熟運用文字的能力,儲備足夠的文字知識,系統學習編輯學實務和相關理論、相關專業,提升文字水平,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保證文章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標準性。
(四)組稿約稿能力
科技期刊編輯不僅需要對期刊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和加工,而且還需要做好讀者和作者的工作。作者是稿件的提供者和撰寫者,是確保期刊能夠滿足讀者需求的基礎。在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稿源質量優秀、數量充足是期刊可持續性、穩定性和健康性發展的保障。讀者是傳播期刊內容的主要對象。在我國以往期刊的編輯過程中,相關人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等待作者自由投稿,基于內容尋找讀者。在新媒體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科技期刊編輯需要走出去,進行社會需求的深入研究,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約稿、組稿,確保期刊內容的需求和供給保持較好的活力,才能使期刊有更多受眾。期刊編輯人員需要和讀者進行更為有效的交流溝通,捕捉和挖掘社會需要的信息,促使和引導研究人員按市場需要、社會需要進行知識的生產和創新,才能使科技期刊能夠獲取更多質量較好的優秀論文。同時,期刊編輯人員應加強同編委之間的聯系和交流,通過編委參與組稿,以擴大期刊的影響。此外,期刊也可以借助目前比較流行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發布關于期刊的一些信息,包括征稿啟事、期刊動態等。可以建立作者、讀者微信群,QQ群等,加強與作者、讀者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最新科研動態,擴大期刊的影響,吸引優秀的稿件。
三、創新素質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國家要實現科技進步,必須進行有效創新。通常情況下,科技期刊對科研成果進行及時深入和全面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科研方向。基于此,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具有較高的創新素質,即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報道內容的創新。科技期刊編輯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有長遠眼光,增強自身的科技敏感性,敏銳地判斷稿件的真偽、虛實及前沿性、創新性。遇到所不能接受的理論或學說時,期刊編輯要有創新的思維,冷靜對待,切不可輕率否定,阻止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第二,報道方式的創新。傳統編輯過于重視內容,對期刊形式缺乏重視,傳播渠道單一,對期刊出版所具有的傳播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約。利用網絡、電子計算機技術等,有效融合新媒體出版和傳統出版,使傳統出版實現更高程度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有效促進科技期刊的報道與傳播速度,交流方式從單一面對讀者轉向利用網絡進行遠程和在線溝通交流拓展等。第三,期刊經營的創新性。科技期刊的編輯要緊跟時代發展,確保與時俱進,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及時把握最新專業知識和行業動態,強化市場觀念。以市場需要為導向,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根據自己的特點及時調整辦刊模式和思路,提高科技期刊的服務水平,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和輻射優勢,與世界接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四、反應協調能力
編輯部在具體進行科技期刊編輯過程中,每個人的具體工作任務和工作安排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個體性。編輯人員必須相互配合,緊密協作,有效溝通,才能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期刊編輯工作。在每期期刊進行編排之前,都需要進行整體統籌規劃,但是在具體執行計劃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突發事件,必須對其進行及時處理。通常情況下,技術編輯需要同時進行多項任務,因此必須確保技術編輯能夠迅速反應,對其相關工作進行正確反應,確保各項工作開展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對于保密檢查報告、工作匯報、總結性材料、核驗報告、審讀報告等緊急工作,必須確保及時完成,同時還需要高度保障工作質量。對于刊物包裝發行、編排出版、稿費統計發放、來稿用稿統計等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常規工作,規定時間認真完成,避免拖泥帶水。
五、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具有較好的政治素養、編輯素質、創新素質和反應協調能力等適應信息時代的綜合素質。科技期刊編輯要勇于自我否定和更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從而確保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才能辦出適應時代要求的科技期刊,為我國現代科技的有效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孫小葉,李棟華.新形勢下科技期刊編輯素質的自我提升[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6(4):108-111.
[2] 王海云.淺談編輯素質對科技期刊質量的影響[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5,22(4):42-43+46.
作者簡介:董軍杰(1973—),男,學士,副編審,從事醫學期刊發展思路研究。
曹志娟(1985—),女,學士,編輯,研究方向:期刊編輯。
通訊作者:曹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