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梅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精神文化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全民不斷學習的大環境下,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更加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要能夠充分的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內涵,其中博物館就是很好的學習途徑。博物館中有著大量的文化歷史,教學資源也是比較豐富的,因此,將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對于學生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本文以探索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主要從第二課堂的概念出發,對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以及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博物館;第二課堂;教育功能;可行性
一、第二課堂的概念
第二課堂是指在教學計劃之外,但是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參加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在這些課外活動當中,學生可以通過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從而學習到相關的實踐經驗,以及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知識,這些都是在第二課堂當中進行學習和參與的。第二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有一定的區別,它具有一定的即使性與隨機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此外,第二課堂的文化資源來源也較為豐富,大多數均為課外活動。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第二課堂更加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加熱衷于參加第二課堂,也會從中了解到更多新鮮知識和文化。
二、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是第二課堂教學的有效場所之一,通過學生對博物館進行參觀或者是在博物館進行一些活動的舉辦以及與博物館聯合組織一些比賽等,這些活動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極大的意義。下面就對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進行詳細的說明。
2.1滿足多樣文化需求
在博物館當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文化,這些文化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正是學習的重要部分。同時,學生屬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他們需要接觸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識,而博物館能夠有效地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有著極大幫助。在第二課堂教學當中,學生也能夠充滿激情去了解這些多樣的文化,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滿足了學生對于多樣文化的需求,能夠讓學生在博物館第二課堂中了解到多方面的知識, 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框架,拓寬自身的眼界。
2.2提供多樣教學資源
博物館第二課堂最大的優勢就是它能夠提供多樣的教學資源,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局限在學校,而大多數的教學資源就是課本或者從網上搜集相關的教育知識,這些知識主要圍繞學習方面以及文化知識方面。整個出發點是比較片面的,而在博物館第二課堂教學當中能夠利用博物館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課本之外的知識,從而不斷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博物館也能夠充分的發揮教學資源的優勢,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文化,讓學生在博物館第二課堂當中了解到更多新鮮事物。
2.3多種途徑了解文化
博物館對于不同時期的文化都有更加直觀的證明,博物館與學校可以舉辦相關的科普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這樣學生在參加活動時就會深入了解相關的文化,從而積極的加入到其中,并深入了解相關的知識,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通過了多種途徑來了解相關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方面的文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學生在第二課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知識面的了解,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博物館第二課堂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文化知識。
2.4全方位了解歷史
學生可以通過對博物館進行參觀,從而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一段歷史文化,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通常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主要是從課本當中,大多數的學生對書本內容十分反感,覺得枯燥乏味,整個的學習效果也比較差。但是通過對博物館的參觀,學生可以從全新的角度了解歷史,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也是博物館充分發揮教育功能的一大體現。
三、博物館第二課堂的可行性
博物館第二課堂具有較強的教育功能,在實際進行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相關的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整個教學效果,從而使得學生在博物館第二課堂當中,真正的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博物館。下面就對博物館第二課堂的可行性進行詳細的說明。
3.1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支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字化技術在各個行業當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行業的發展,在博物館中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其中,通過數字化技術能夠使得整個博物館中的藏品內容變得活靈活現,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點也打破博物館傳統的呆板和枯燥。例如傳統的博物館,對于一些物件或者是某一時期的一段歷史,只能通過文字或者是簡單的介紹或者講解員的解讀進行了解,但是現在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使得許多博物館越來越智能化,利用數字化技術從歷史、文化、習俗、工藝各方面對傳統的展陳進行補充,使這些歷史文化信息能更容易被群眾所認知。
3.2博物館豐富的教學資源
博物館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博物館本身就是呈現一段歷史,對于一些文化進行長期的展示和分享,學生可以通過博物館的展示進一步的了解相關文化知識,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框架。近年來,隨著文化的發展及繁榮不斷推進,特別是 2007 年全國開展第二次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地方各級文化遺存日逐發掘,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工作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日趨豐富,全社會傳承發展不斷提升。大量文化遺存為“第二課堂”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料。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館的教學資源仍然在不斷地豐富,不斷的增加,這對于整個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使學生可以在博物館第二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文化內涵。
3.3共建共享的社會機制
觀眾在博物館中學習具有非正式、自愿性、情感性和變革性的特征,這也是博物館教育與正式的學校課程、閱讀印刷品、進圖書館和互聯網搜索的區別所在。在博物館第二課堂中,遵循著一定的公開性,因此,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這樣的機制,實現更多知識的了解,同時還可以進行信息的共享。這與共建共享的社會機制是分不開的,由此可以看出整個博物館第二課堂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無論是在制度方面還是教育資源等方面都獲得了有力的保障使得學生在博物館第二課堂教學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文化知識。
四、打造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有效措施
博物館第二課堂有著較強的教育功能,但是在進行落實的過程中仍然與具體的措施以及相關教育功能的推廣度有一定聯系。因此,博物館在進行打造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加強第二課堂教育功能的推廣,能夠有效提升整個博物館的教育能力,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在博物館當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下面就對打造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有效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
4.1科學規劃第二課堂實施方案
博物館第二課堂教育功能是巨大的。但是想要真正充分發揮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首先要科學規劃的進行第二課堂實施方案。博物館在進行設置時要有一定創新理念,大多數博物館較為傳統,通過展示一定的文物或者是陳列相關的歷史文件來展現一個時期 ?的文化或者一個地區的特色,但是這樣的博物館往往是沒有生機的,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進行博物館第二課堂建設時要科學地進行規劃,深入研究,不斷加強相應的實施方案,完善相關的措施。例如,對于一些地區的博物館在進行設計時,可以與當地的特色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讓學生能夠通過博物館第二課深入的了解到當地地區文化和一些特色。
這就需要我們遵循文化發展傳承規律,加大科研開發力度,認真研究地域文化的源泉,地方博物館的展覽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追求地方特色,又要顧及自身藏品的豐、寡,條件不具備的不必硬去展出。同時還要注意一定的創新,要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博物館的設計。例如,杭州各大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針對青少年特點的展覽、活動及送展上門、送講座上門等延伸服務。這樣使得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進一步的被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對博物館產生更大的興趣。
4.2有效整合第二課堂教學資源
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展示一些物品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受到教育。因此,在進行博物館設置時就要能夠有效地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一方面要不斷的引進先進的技術,加大對館藏展品的科學開發,使得整個博物館變得生機勃勃而不是處于呆板的模式。如多媒體技術、配套講座、體驗式作坊等均建立在對文物深入研究基礎之上。另一方面要讓“第二課堂”生動富有創造力需要我們提升展品內涵、加大展品開發,配備專業的學術團隊,把研究工作做透,這樣方能挖掘出有效信息和故事傳遞給觀展者。有效實施。同時,開辟“第二課堂”還需要整合文化資源,提升內涵上下功夫,例如,積極引進“非遺傳承項目”聘任優秀傳承人,發展志愿者隊伍等等,不斷提高博物館辦展覽的教育效果。
4.3創新改革第二課堂教學模式
博物館第二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之一,它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意義,但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需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不斷地鼓勵學生在博物館第二課堂當中進行學習。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就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利用博物館藏品或展品作為發展課程概念的核心,利用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運用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針對物件提出問題、探究問題以發掘信息;使用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激發更深層次的批判性思考;用開放式問題回應學生,或者讓學生重新聚焦于物件,以此引導學生得出自己的答案。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用自己的想法去了解每個文化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加有效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思考,讓學生更好的從博物館第二課堂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博物館的第二課教育功能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極大的幫助和作用,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在細節方面不斷的完善,例如從博物館的設置理念以及教學資源整合和教學模式的創新等多個方面不斷的完善,從而真正的提升整個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使得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進一步推廣。
五、結束語
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接觸到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識,通過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使學生了解到不同文化內涵。在進行博物館第二課堂教育功能發揮的過程中,要從整個的博物館設置里面以及具體的設置措施和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入手,這樣才可以不斷地增強整個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學功能。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通過博物館的先進技術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激發起學習興趣,這樣對于學生而言就有一個很好的開始,當學生充滿興趣之后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其中,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內涵。同時,博物館第二課堂還具有開放性、公開性、共享性等多個特點,這樣的話學生可以在博物館當中認識到更多共享的信息,通過這種互相交流合作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思維上對文化有所認識和了解,從而真正的加強學生在第二課堂當中所學到的信息。相信在未來隨著各項措施的不斷實施,博物館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將會發揮得更加充分,讓更多的學生在博物館當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文化內涵,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更好的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 易明論文《數字化時代的博物館教育須轉變觀念》載《中國文化報》2013.9.5第8版
[2] 雙紫鈺.基于移動平臺的專題博物館設計與研究--以中國茶葉博物館為例[D].浙江理工大學,2016.63.
[3]仇偉,高銘.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之我見[J].黑龍江史志,2009,(7).6.
[4]王曉芬.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的影響力分析--以山西博物院“小小講解員團隊”活動為例[D].山西大學,2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