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棟晨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鐵路企業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鐵路飛速發展,“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鐵路企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時代鐵路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局面,為鐵路企業青年發揮專長、崗位建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但隨著越來越多年輕職工的涌入,青年對于在企業內成長成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鐵路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和青年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而共青團組織如何發揮作用,引領青年主動作為、建功立業成為亟需研究的課題。
一、當前企業青年群體的基本情況
(一)企業中青年職工占比高
以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為例,近年來,大批新入路青年涌入企業,2017年至2020年的4年間,共有約10200名新入路青年進入企業,占公司總人數約11.5%,在35歲以下青年中占近40%,年輕職工成為企業未來的“新生力量”,在許多班組中青年比例逐步上升,許多班組出現了老職工和新職青年占比“兩頭大”的斷層現象,甚至出現班組大部分是青年的情況,隨著近幾年老職工大批集中退休,青年占比呈現逐年增高的明顯趨勢。新入路青年大多是“95后”,他們思想活躍,如何做好他們的教育引導對于企業發展和安全生產穩定尤為重要。
(二)青年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2010年以后大批大學生來到鐵路系統工作,在組織的培養和企業的鍛煉下,“80后”、“90后”的青年職工逐步成為企業安全發展的“主力軍”。以一組數據為例,2015年至2018年間,集團公司級技術比武中獲獎選手54%為青年職工,而近兩年這個數據增長到72%,這個比例的增加表明青年愈加成為企業專業領域的“中堅力量”,這些青年的業務技能水平和精神狀態決定了集團公司的安全穩定和未來發展,作為離青年最近的共青團組織,需要持續發揮作用,為青年成才搭建平臺。
(三)青年群體思想狀態活躍
當前社會網絡信息傳遞更加便捷,青年思想愈加活躍,對于個性施展和個人發展的需求更加直接,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和企業的關注和認可。在前期開展的一組調研中發現,85%的青年對在企業中實現自我提升和職業發展有強烈需求,但有24%的青年認為自己的專長沒有發揮出來。這表明共青團組織需要持續引導好青年,搭建符合青年特點的平臺,讓青年在多方面實現個人職業發展,形成對企業的認同,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從而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和創新發展平穩有序。
二、抓住青年人才教育培養的“三個關鍵”
(一)抓住青年思想教育“黃金期”,是做好青年培養的“關鍵條件”
青年職工入路后的前三年是職業觀養成、業務技能提升、奠定未來發展的關鍵期,只有在這個時候抓住青年教育培養的“牛鼻子”,才能在青年心中種下健康成長的“種子”。團組織需要主動關注新入路青年的職業發展,引領青年崗位建功,持續發揮作用,“抓早抓細”新入路青年思想教育引領,引領青年樹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價值觀,凝聚青年形成對企業的歸屬感、自豪感和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活力。
(二)為青年職業發展“搭臺子”,是促進青年成才的“關鍵途徑”
一線青年對于職業發展憧憬和成才進步有著迫切的需求,對此,濟南局集團公司各級團組織開展了多種青年能力提升行動。在新形勢下,團組織需要不斷研究新時代青年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特點,設計青年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活動載體,持續搭建有利于各類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使各類青年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青年成長成才暢通“綠色通道”。
(三)讓青年人才持續“走出去”,是教育培養青年的“關鍵目標”
人才是第一資源,青年人才關乎著企業的發展和未來,當前團組織在引領青年建功上開展了多種立功競賽活動,但在育人方面,特別是發揮“青字號”集體在青年人才孵化培養的作用上還需合力共為。團組織要持續關注青年成長成才,挖掘各類專長人才,讓更多青年脫穎而出,為企業持續培養輸送更多優秀青年人才,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三、做好青年人才教育引領需要選點切入、久久為功
(一)加強青年思想教育引導,持續做好正面引領
引領青年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加強青年的政治理論學習,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大力選樹青年典型,持續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安全標兵”“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評選,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在青年中營造腳踏實地、比學趕超、崗位建功的良好風氣,引領青年增強業務技能,為企業安全生產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開展青年典型巡回分享活動,講好青年典型的奮斗故事,讓更多青年看到奮斗的回報和對個人全方位成長的作用,引領青年向優秀青年典型學習,爭當優秀青年。
(二)探索“半軍事化”管理,促進養成良好習慣
年輕職工具有拼勁十足、好勝心強、思想活躍的特點,要抓住青年入路前三年的“黃金時期”,探索采用“半軍事化”管理模式,用剛性約束把青年從沉迷于刷抖音、玩游戲的“宅男宅女”生活模式中脫離出來,利用班前、班后等工余時間開展集中性的業務學習、技術對抗等“小練兵、小比武”活動,讓青年走出宿舍、擺脫虛擬,磨練個人意志、補強業務短板、練就過硬本領,在企業中找到個人價值的體現和對企業的認同。
(三)做實做深機制建設,搭建青年成才平臺
不斷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深化“服務新入路青年三年工程”,充分發揮好“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等共青團“青字號”品牌在青年人才孵化、建功育人的作用。圍繞青年成長成才需求,針對業務型、技術型、管理型等不同發展方向的青年,搭建“訂單式”成才平臺,舉辦覆蓋層面更廣、形式內容更多、效果更好的各類活動,讓更多優秀青年脫穎而出。
(四)加強激勵措施,做好青年人才的后續輸送
職業青年最關注的是個人的職業發展,因此要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成長預期,做好青年的成長規劃,加大對在各類競賽中取得名次、在工作中發現安全隱患、扎根一線踏實工作確保安全、主動創新創效等領域表現突出的青年的獎勵力度,大力選拔優秀人才,為他們提供培訓、晉升、崗位調動等多種成長渠道,加大培訓力度,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育一批政治素養高、信念堅定的優秀青年人才,盤活各類青年人才資源,實現企業人力資本增值。持續為優秀青年提供快速成長成才的平臺,與人事、勞衛等部門做好銜接,加強跟蹤培養和人才推薦,為企業輸送一批綜合素質優、認可度高的青年人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