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彥
摘 要:2019年高考作文體現家國情懷,充分發掘中華民族優秀的品德文化內涵,切實發揮優秀文化的浸潤功能及榜樣人物的示范作用。面對日益取材豐富的寫作背景,學生很難把握材料中心主旨,這就要求學生要增長自己的見識,提高自身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感受新時代青年人的使命感。
關鍵詞:作文;備考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因此,高考作文以新時代為依托,積極引導學生傳承愛國情懷、奮斗精神,感應新時代青年人的使命,成為民族復興的追夢者。
一、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②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⑤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真題解析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五四運動是無數青年奮斗的風采。2019年高考作文根植家國情懷以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式,彰顯家國情懷與民族精神。寧夏高考作文題以“青春接棒,強國有我”為例,以一個穿越者的身份穿梭在民族存亡之際和民族振興之際。1919年,民族存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的愛國運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中國的青年們擔負著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1979年無數仁人志士、莘莘學子們投身于改革開放的浪潮中。2019年新時代青年一代投身于“青年強則國家強”的民族使命感中。2049年青年一代實現了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1919年到2049年經歷了歷史、現實、未來三個維度來書寫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
全國Ⅰ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充分體現了德、智、體、美、勞中的勞,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新高考改革下立德樹人貫穿于青少年整體教育之中。全國Ⅰ卷選取五育中“勞”來作為突破口,來闡釋立德樹人對青少年的育人功能。北京卷高考作文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我們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也是因為這股韌性,才使我們的文明永久而燦爛。回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是因為這股韌性,才是我們屹立于世界之巔。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實現自己理想就要這股韌性,才能脫穎而出。北京卷高考作文以“文明的韌性”所涉及的內容寬泛,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熟知的知識書寫作文。北京卷高考作文。全國卷Ⅲ是一幅漫畫,畢業前最后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在看看你們。”這幅漫畫既包含了老師對學生們深深的關愛,也包含著學生對老師的戀戀不舍。教師只有通過正確的育人導向,才能培養出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12年的求學路途中,漫畫描述的場景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老師對學生的祝福,老師的默默奉獻的精神。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對理想的追求。這些都是漫畫材料的突破口。面對有很多話要寫的作文,一定要理清楚寫作思路,要做到條理清晰,有詳有略,切不可囫圇吞棗式寫法,抓不住重點。
三、備考建議
在推進新高考改革的同時,高考作文立足于立德樹人的價值取向,全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面對宏大的歷史背景,關鍵是抓住五個歷史節點: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每一個歷史時代都有它突出的時代特征,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要與祖國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
2019年高考作文貼近考生生活,因此,要做到一是閱讀積累,成就作文。結合自身的閱讀習慣,提高鑒賞能力,促進自身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積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二是分析題目,精準立意。結合近幾年高考題目,教會學生審題。審題時是對材料進行概括、歸納、篩選,并對題目的要求反復思考。立意時要確保選材、論述要完全切題,要立足于整篇文章,切忌過度主觀化、過度片面化。三是加強練習,揚長避短。結合近幾年高考作文,越來越彰顯時代背景、貼近考生生活,因此,要注重培養考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確定立意開始寫作時,要寫自己擅長的文體,比如2019年寧夏高考作文有三個文體,有演講稿、觀后感、書信體,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書寫揚長避短,切忌為博眼球進行創新。
作文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關注國家的發展;關注身邊事情。勤于練習,不僅練習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還要練習應用文的寫作。
參考文獻
[1]王淦生.家國情懷成長軌跡人文精神———2019年高考作文“關鍵詞”[J]遼寧教育,2019.9
[2]鄒俊.從2018年全國卷Ⅱ作文看高考作文備考走向.[J]語文教學通訊,2019.6.6
[3]洪方煜.精準把握高效應對—從2019年浙江高考看作文備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7
[4]許振東.2019年各地高考作文題的解讀與點評.[J]語文教學之友,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