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未曾料到,在相城,能享受到羅馬藝術殿堂的體驗。坐在蘇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以下簡稱“二宮”)的中廳臺階上,內心不禁竊喜,仿佛這里即將上演一場藝術盛宴,莊重而有儀式感。
還沒開業,就不斷有人前來咨詢,“你們游泳館什么時候開呀?”“五月一號能準時開業嗎?”“以后家門口就有好去處啦!”不得不說,二宮的到來,具有標志性意義。4月28日,元和街道玉成路219號,二宮正式亮相,當日客流爆棚,生活在周邊的居民均表示對這個家門口的文體活動新樂園期待已久。
二宮運營部負責人黃艷艷表示,二宮以一站式綜合體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彰顯蘇州特色,未來將成為具有時代特征、蘇州特色、工會特點的職工文化新地標。
大國工匠,傳承再生
根植傳統文化在城市中的延續和記憶,提取傳統蘇州城區連綿起伏的坡屋頂和粉墻黛瓦元素,在建筑表皮上選取傳統的磚、石、瓦、木紋理,配以現代的玻璃幕墻,通過黑、白、灰、米黃色的對比形成蘇州意向,融入現代設計再創作。這座體量宏偉的現代建筑,以神似姑蘇傳統建筑的內斂綿延呈現,打造了真正屬于蘇州人的新家園。
據了解,這座蘇式現代建筑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衡設計集團首席總建筑師馮正功領銜主創,帶領設計團隊歷時四年匠心打造。綿延的黛色屋面,生機盎然的綠色庭院,曲徑縵回的空中連廊……
二宮,已不只是現代建筑,更是向傳統“蘇園”、“蘇作”的致敬。
作為園林城市,“蘇園”是蘇州文化的特有瑰寶。在黃艷艷眼中,二宮拮取“蘇園”精華,將共享空間與庭院充分融合,“園中有屋,屋中有院”。漫步脫胎于“蘇園”中的游廊與飛橋,卻完全現代形式的大跨空中“云廊”,既可方便到達任何功能區,又能充分體驗蘇州園林中抑揚頓挫,移步換景的空間感受。延續而不是泥古,創新而不迷失,這才是歷久彌新、生生不息的蘇州文化內涵。
一期建筑由前后1000多名工人,耗時840多天建成,凸顯了蘇州建筑職工的精巧匠心。據介紹,目前正規劃設計的“蘇州工匠廣場”為工人文化宮二期項目,設計規劃用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以“大國工匠,傳承再生”為設計理念,通過“傳承”和“創新”兩個片區,展現蘇州工匠精神的傳承和創新,并通過步行景觀橋梁連接文化宮,交相輝映。
陶冶性情的好場所,提升技能的加油站
二宮既是匠心建筑新地標,也是一個以服務職工為本,立足文化服務職工、公益普惠職工的新陣地。黃艷艷說:“通過相應的服務品牌建設,匯聚職工服務、教育培訓、體育健身、文化藝術等多重服務功能,引導和培育蘇州職工群眾積極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理念。”
二宮(一期)主要承載職工服務、文化藝術、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和配套服務等五大功能,設置了影院、劇院、羽毛球館、籃球館、乒乓球館、游泳館、健身館等各類場館、以及多功能廳、會議室、培訓教室等。頗具特色的是,建筑充分考慮了活動展覽、親子互動、健身步道等多方面因素,別具匠心地采用“全向型”布局以一百多米的連廊坡道將各個功能區連接起來,形成“漫步式”的體驗空間。
黃艷艷告訴記者,二宮以文體活動為載體,以公益服務為主業,成為職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場所和學習充電、提升技能的加油站。讓廣大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充沛的經歷,投身蘇州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現代國際大都市、美麗幸福新天堂”作出新貢獻。
家門口的精神文化場所
“下午1點半的戲曲表演,很多附近的居民上午就來排隊了,不得不說,二宮的到來,我們看到了群眾的熱情,很多人吃好晚飯會來文化宮走走看看,無疑,這里已成為大家家門口茶余飯后的新去處。二宮設置了豐富的教育培訓業態,希望來到文化宮的每一位市民群眾都能從中得到快樂,學到知識。
“早上六七點就有人來各類球館運動,游泳館尚未啟用就有人來咨詢。場館內不定期舉辦各類活動,涵蓋:公益講座、知識競賽、體育賽事、戲曲表演、兒童話劇、音樂劇、文化藝術展、兒童主題展等?!笔聦嵣?,二宮已然成為市民的精神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