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在淘寶什么都買得到的年代,市集,有什么存在意義呢?今夏,本色東西橋市集讓我們見識到了什么叫人頭攢動,在姑蘇城外,男女老少相約赴一場周末集會,那里沒有一家姑蘇傳統小吃(除了綠豆湯),也沒有魔性的炸魷魚……攝影師維生素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個趕集的視頻,他說,“這是姑蘇市集的樣子”。
牛皮紙袋與黑膠唱片掀起的復古潮流、個性與時尚兼顧的服飾、充滿文藝范兒的字畫、輝映春天氣息的植物、純手工精心打造的包包、靠時光打磨的木制品、碎片粘制的燭臺、手工一針一針戳出來的羊毛氈、街頭藝人現場作畫、花樣樂隊演奏、任何時候都不會缺少的美食……
趕集,成了今夏蘇城潮流新風向。
走出商場,打造美好生活現場
創意市集,其實是針對獨立設計師、文創產品、手工匠人、古著古玩、藝術衍生品等開展多種社交互動來進行線下活動和線上社交分享。它讓我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抽離,踏進充滿環保、創意的趣致生活。在市集中覓路前行,看著自然手作、創意與藝術的結合,玩轉反復廓形的各種可能,隨心生活,最從容,最恣意。
伍德吃托克,是市集界的扛把子;淘寶造物節,亦是市集翹楚。之前商場的市集,多是和已有的成熟市集品牌做聯合,去年開始,全國很多城市的商場更傾力于打造自有市集品牌,融入更多商場的基因、氣質,也為商場的商戶服務,請商戶走出來。成功的案例如靜安嘉里·安義夜巷。今年,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的外灘楓徑也迅速走紅。
回歸蘇州市場,前兩年,做得比較好的是誠品,在室外的水岸廣場,開辟文創+美食市集,另有商場B1樓的固定市集攤位,無疑最先在這座城市顯露文創氣質。
為什么蘇州中心YE里巷,能一炮而紅?據了解,這是因為,操盤的團隊,已經擁有數次市集經驗,研究了市集業態的特質,而且團隊帶著供應商去上海考察了諸多項目。2018年國慶,星悅匯商場推出首場市集。此后,2019年星悅匯春季趕潮市集(偏文藝手作飾品+表演+DIY),2020年五一星悅匯第二季趕潮市集(星悅匯商場商戶出攤+文藝手作+些許美食+表演+DIY),再到2020年端午節蘇州中心·YE里巷(蘇州中心商戶出攤+文藝手作+美食)……“格調+時尚+接地氣”成為主調,業內人士表示,趕集成了當下的時髦活動,我們期望打造一個美好生活現場。
市集,呈現更親民的空間
不得不說,逛商場和逛市集體驗感全然不同,在市集上,呈現出更親民的空間,人與人的交流,更親切。孫嵐說,“市集本身是商業的原始狀態,產品類型偏向更輕便、小件、即刻享受的,像零售中的飾品類、兒童玩具類,生活服務中的鮮花、雜貨、生活用品,餐飲中的烤串、應季小食相對暢銷。當然由于天氣、溫度的影響,市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今年,受夜經濟活動的影響,蘇州市集發展勢頭迅猛,除了由商業機構策劃的品牌市集,越來越多商場也紛紛出門“設攤“,由蘇州中心黨委牽頭的蘇州中心·YE里巷市集,品質和口碑超出預期,蘇州W酒店來練攤了,星巴克來練攤了,樂樂茶來了。當然還有松鶴樓、希臘餐廳、南京大牌檔……蘇州中心商場、星悅匯的品牌商戶,走出商場,與市民親民接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點點的創意市集,正在點燃蘇州市民消費熱情。人們走出來,到戶外,參與到社交活動,你能感受到城市的勃勃生機?!睂O嵐這樣說道。
高品質市集,需要優化商品業態配比
市集,無非文創和美食。
以美食為主的市集,人流量大,難免出現環境衛生、食品檔次等問題。怎么能夠既接地氣,又保持干凈整潔,是美食市集的重要課題。
在經歷了4場市集,考察了上海的BFC、靜安嘉里、思南公館、興業太古匯之后,蘇州中心·YE里巷市集,首先考慮了商品業態配比,將大眾喜聞樂見的零食品類(烤串、夏日消暑類等),與高品質的手作飾品有機結合,同時配合兒童玩具、生活家居品類,再由幾家鮮花店點綴氣氛。夜幕降臨,幾個酒吧的攤位,異常熱鬧。扭蛋機、復古游戲機等玩樂項目增添了游逛樂趣。
其次做好了品質控制,讓市集符合蘇州中心多元、活潑、時尚、格調的氣質。孫嵐娓娓道來:“攤位設計美觀,排列富有節奏感,統一logo和形象;加強了對不同業態商品擺放美觀度的輔導,以便呈現出一個高品質感的、便于消費者獲取的陳列效果;入口的主題門頭、高品質的攤位設計、有節奏感的攤位排列、夜間燈光裝飾、音樂營造……整體打造出一個高品質的市集氛圍?!?/p>
當然,現場的保潔、安全秩序也非常重要。一場高品質市集,背后需要強大而專業的力量支撐。蘇州正在努力變得越來越好,不負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