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2017年底,蕭雁因《浮生六記》項目來到蘇州,相較于北京的遼闊,上海的前衛,西安、南京以及成都的活力,她似乎更喜歡蘇州的傳統文化。在她看來,姑蘇古城的文化保護和傳承做得非常好,什么季節吃什么東西,蘇州人骨子里的精致,體現在生活的細枝末節里。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座城市在當代性的表現上,個性并不鮮明。蕭雁坦言,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來,隨著“姑蘇八點半”夜經濟品牌的啟動,賦予了這座城市更多的當代性元素,蘇州當代文化未來會有很大的空間。
蕭雁喜歡傳統元素當代表達,她說,“雖然我穿著傳統服飾,但配上一只現代感十足的戒指,將傳統元素沒有負擔地用在自己身上,亦是一種風格”。
《浮生六記》沉浸式表演?讓演出和城市建筑緊密聯系
上海有《不眠之夜》,蘇州有《浮生六記》,選擇在蘇州地標性建筑——滄浪亭布景,基于傳統文化的創新,讓演出和城市建筑以及和空間有了更緊密的聯系。作為國內第一個沉浸式戲曲,《浮生六記》為蘇州當代文化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演出量很重要,從2018年七夕第一場演出,到目前已經演繹了131場,1580元一張的園林版演出票,經常一搶而空,觀眾涵蓋北上廣深以及杭州、南京等地。蕭雁告訴記者,蘇州的小街小巷不太適合傳統的演繹模式,通過新編劇目,挖掘出其他可能性,《浮生六記》創造了國內戲曲演出的奇跡,成為蘇州文化旅游項目新樣板。
如今,城市里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星羅棋布,像姑蘇小劇場、聲動姑蘇、金榜題名時等品牌項目,正為蘇州當代文化的蓬勃不斷輸入氧份。
當代文化是一種自然流露?讓藝術更貼近生活
當然,蕭雁并不贊成把某種藝術形式無限拔高,戲曲如此,各類文化亦如此。她說,“佛教禮儀、茶道規矩、焚香文化等,都可以是一種很自然的存在,就像走在姑蘇古城的巷子里,家家戶戶門口都有花缸,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狀態,沒必要非得拔高到某種境界。”
除了《浮生六記》制作人,她還是雙塔市集網紅咖啡店的創始人,在她眼里,城市的魅力體現在這些小而美的地方,菜場、小吃、咖啡店、書店和諧共生,蕭雁聯合青年藝術家,每個月在咖啡館舉辦一場迷你藝術展,讓老百姓買菜的時候也能順便看個展,她說,“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去做趣味多元的活動,讓城市的文化色彩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