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茸


一場蔓延至全球的疫情,讓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一下子慢了下來,習慣著快節奏生活的人們幡然醒悟,駐足思考,這個時代,不顧一切追求效率與利益真的是對的嗎?
值得慶幸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堅守著內心,不以單純地逐利作為企業發展唯一目標,而是通過享受整個發展過程與對產品的構想,擺脫社會的浮躁,把自己愛的事情做到極致,把有內涵和價值的思想融于實踐。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滿江紅家居館、蘇式生活體驗基地掌門人——林衷建。
溫婉的轉型
初見林衷建,你一定會被他身上那股淡然篤定的氣質所吸引,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他,舉手投足間滿是從容。林衷建來自有著1300年歷史、具有“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中國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稱號的仙游縣,他熱愛著中國傳統家具文化。
2011年,在蘇州竹輝路上,一家京式裝潢的三層樓滿江紅金絲楠木館高調出現在蘇州百姓的視野中。那是林衷建和弟弟林衷清來蘇州做中式家居的第一次試水。被稱為帝王木的金絲楠木第一次以如此大規模的陣仗進入蘇州,給蘇州的中式家具業注入了強大的動能。
一時間,滿江紅金絲楠木棺成為蘇州乃至華東地區的“網紅”。白駒過隙,時光荏苒。隨著漸漸融入蘇州生活,林衷建愛上了更溫婉低調的蘇州明式家具。“蘇州明式家具精美細致,江南特有的古韻蘊藏其中,用大紅酸枝、紫檀木、老榆木、花梨木等制作出的家具,選材考究,制作精細,裝飾精微,雕飾精美,散發出傳統江南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于是在2016年,“滿江紅金絲楠木館”轉型成為“滿江紅家居館”,專注做蘇作明式紅木家具,并將場館從竹輝路搬至現在古今交融的園區。今年,滿江紅家居館聯合了蘇州日報報業集團現代蘇州雜志社共同打造了“蘇式生活體驗基地”,將屬于蘇州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的中國文化與家居相融合。
“紅木是生長緩慢的珍稀資源,除了能帶來經久耐用的使用愉悅度外,它的魅力還在于其可傳世的藝術收藏價值和無可匹敵的升值潛力。希望我們滿江紅可以做出百年老店、百年品牌。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工藝精湛、品質高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工藝家具。不僅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產品,更希望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紅木家居文化。”
近乎執念的匠心
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在滿江紅家居館,記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那份近乎執念的匠心。滿江紅家居對自己的產品品質和細節有著極致追求。雖然國標要求是97%的白邊率,但滿江紅選擇的原材料則是100%無白邊的芯材,從生產、雕工、打蠟等方面,更是嚴格到近乎瘋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產品品質。
對傳統工藝的堅守,讓林衷建埋頭認真做家具。而這份匠心,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工藝的境界無止境,知識的更新不會停息,我很享受保持這一種學習的狀態,也正是在反復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對品質有著更嚴苛的追求。”
林衷建回憶自己剛來蘇州時,抱著對蘇作工藝的崇敬,拜訪過蘇州很多手藝人,在朋友的引薦下,認識了明式家具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許建平大師,并邀請其成為滿江紅的工藝顧問。當時,許建平大師拿出一把四出頭官帽椅,要求滿江紅在最短時間內復制出一把一模一樣的,制作工藝過關了,才會答應擔任滿江紅的顧問。
“這既是許老師的堅守,也是對于我們的考驗,我們憑借自己的實力通過了測試,也受到了許老師的諸多指導。像許老師這樣的蘇作手藝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們。無論市場形勢如何,人總喜歡好的東西,我也一樣,說我固執也好,不變通也罷,追求極致完美是我九年來一直做的事情。匠心經營,滿江紅出產的是有品質有文化的產品,我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
堅守只為對傳承負責
在林衷建看來,蘇州作為產生中國古典家具最早流派的核心地域,一直很低調。在大力復興傳統文化的當下,不少蘇作精品在不斷問世,但對于蘇作家具文化重視度似乎還是相對薄弱,這讓現在的不少蘇作精品,際遇有點像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林衷建認為,“蘇作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工藝藝術的一大流派,也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蘇州的家具行業從業者有責任傳承和振興這一流派中的精華,不僅應有文化夢想,還要有商業夢想,靠商業夢想做大產業,借助產業發展傳承和弘揚文化。”
“蘇州人,內斂低調,他們深信不用拼命地打旗號,懂行人也會認你。”但林衷建覺得,家具文化傳播,還是要有緊迫的責任感。“我們也明白真正的好東西,無需多言,我們希望可以找到懂得欣賞的買家,對于滿江紅來說,我們不僅僅是賣家具,還是為家具找到一個懂它的家。”
“做紅木家具,我更看重的是,要對歷史的傳承負責任。為此我們滿江紅將一如既往堅守匠心,千錘百煉,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蘇作家具藝術傳播下去,讓傳承后繼有人。在這里我們也希望更多的蘇作家具從業者可以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林衷建由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