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來自大數據時代的不同程度沖擊,其中也包括傳統圖書出版行業。對此,傳統圖書出版編輯應正視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明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緊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腳步,推進傳統圖書編輯工作的改革創新。本文從大數據時代對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沖擊著手,分析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現狀,并提出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應對策略,包括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優化選題角度,優化出版模式、打造數字化出版平臺以及提高圖書出版編輯的綜合素質,以期為促進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傳統圖書;出版編輯;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189-02
一、引言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應用,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越來越多讀者逐漸由以往的紙質圖書閱讀習慣轉向電子閱讀習慣,對圖書出版的時效性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編輯需要積極主動地采集處理一系列專業信息,并且可憑借自身具備的各項專業知識技能,一方面保證信息的處理質量效率,另一方面切實滿足讀者的多元需求[1]。因此,如何有效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沖擊,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傳統圖書出版行業來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大數據時代對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沖擊
(一)對傳統圖書出版模式的沖擊
傳統的圖書出版模式,一般是先對內容進行編輯,然后結合具體內容編輯題目,最后依據出版行業流程開展出版工作。進入大數據時代,傳統圖書出版模式已難以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使得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發展舉步維艱。另外,傳統圖書出版模式還存在固化單一的不足,難以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行業應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推進自身模式的改革創新。
(二)對傳統圖書出版流程的沖擊
實時抓取市場的實際需求是圖書出版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推廣,圖書出版行業可第一時間分析掌握讀者的思想變化,從而實時調整出版計劃方案,以保證出版物可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還可以優化出版資源,提升圖書出版的質量效率。基于此,要求圖書出版編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及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傳統圖書出版流程存在缺乏科學性的不足,缺乏對市場的全面調研便決定出版,而大數據時代下逐漸構建起緊緊圍繞讀者的出版形式,以此可顯著提升推廣工作的效率[2]。另外,傳統圖書出版還存在銷售渠道單一的不足,讀者通常要前往書店購買圖書才能閱讀,而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一轉變對傳統圖書出版流程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要求圖書出版行業要充分結合讀者的閱讀喜好、方式習慣,推進圖書出版流程的改革創新。
(三)對傳統圖書出版內容的沖擊
大數據時代為傳統圖書出版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因此必須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特征規律,采用有效的手段,促進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在傳統圖書出版內容編輯方面,不僅要保證一系列紙質圖書中,所設置的插圖與圖書內容充分銜接,這樣才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還要確保編輯后的內容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比如就單純的文學作品而言,要避免其中存在文字性錯誤。大數據時代下,人們閱讀越來越趨向于碎片化、快餐化,因此更偏向于通過對文章片段的讀取,確定是否對該本圖書有相應的閱讀興趣,這要求在圖書出版編輯期間,從文字組合、排版、插圖等不同角度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大數據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現狀
(一)讀者群體關注點變化
現階段圖書讀者群體主要可分成兩類,一是有較高要求的讀者群體,二是樂于接收各式各樣信息資源的讀者群體。前者要求圖書作品中避免出現基礎性錯誤,并且還排斥圖書作品中出現的各種語法性錯誤;而后者一般不具備主動甄別信息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類圖書讀者群體,在大數據時代下他們關注的一大焦點都是該圖書作品是否可定期更新,特別是處在連載狀態的圖書作品。傳統圖書出版編輯要開展審稿、校核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圖書作品的出版時效,不利于切實滿足當代圖書讀者群體的需求。
(二)圖書信息缺乏時效性
大數據時代下,廣大讀者越來越追求圖書的時效性,特別是對一些已連載完成的圖書作品,讀者或為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或為了“搭上”作者,通常會選擇購買實體圖書。而引發這一現象的成因主要在于,一是電子版的圖書缺乏實質的存儲收藏價值,二是紙質圖書出版存在缺乏時效性的問題。就現階段傳統圖書出版模式而言,仍舊嚴格依據以往的工作流程完成各項任務,某種程度上而言傳統工作思路的滯后性是造成當前問題的一項重要原因。
(三)突出出版閱讀性降低
大數據時代下,廣大讀者對信息的甄別能力不斷提升,特別是對散文、雜文及短篇小說,就市場占有份額而言,讀者普遍更熱衷于長篇小說、連載小說,而對散文、雜文及短篇小說則鮮有興趣。根本上來說并不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缺乏可閱讀性,而是因為圖書出版編輯在該部分圖書作品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再加上如今可供讀者選擇的閱讀渠道不斷增多,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短篇類圖書作品的市場接受水平不斷降低。
四、大數據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編輯的應對策略
(一)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優化選題角度
大數據時代下,廣大讀者的需求不斷趨于多元化,圖書出版必須充分把握市場需求及讀者需求,方可出版能得到市場、讀者認可的作品,進一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有別于其他市場,圖書出版市場對圖書出版編輯的市場敏銳度、對文學作品的認知水平等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優化選題角度,是現階段圖書出版編輯所需開展的重要工作。首先,圖書出版編輯應不斷提高自身對市場需求轉變進行分析的能力,同時應學會借助大數據技術開展調研工作,全面收集網絡書籍點擊情況,分析現階段讀者喜好的圖書類型,進一步結合讀者的興趣喜好優化選題角度。這一過程對編輯的網絡信息數據采集分析處理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編輯要切實通過這些數據提煉出用戶需求的轉變情況,提升選題水平,保證圖書出版的可操作性,提高圖書出版質量[3]。其次,面對同一題材,圖書出版編輯應學會利用互聯網思維,一方面革新工作理念,另一方面提高對市場的關注度,確保圖書出版工作切實圍繞大數據時代市場導向,進而有效提升圖書的市場競爭力。
(二)優化出版模式,打造數字化出版平臺
大數據時代下,出版模式不斷發展創新,不僅有傳統紙質圖書出版,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還產生了其他不同類型的出版物。其中數字化出版物對傳統圖書市場產生了不小的沖擊,新形勢下,圖書出版編輯應明確數字化出版物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場中的受認可度,基于此不斷革新自身的出版理念,優化出版模式,整合出版資源,打造數字化出版平臺,合理提升數字圖書、數字出版物的市場份額,滿足當前市場發展需求[4]。與此同時,推動傳統紙質圖書出版不斷向數字化出版方向發展,展現出版物的數字化特征,有效降低讀者的閱讀難度,使讀者可通過多種不同渠道不受時空限制地閱讀數字圖書,推動圖書出版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三)提高圖書出版編輯的綜合素質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的種類不斷增多,圖書出版編輯過程中,不管是排版還是文字糾錯等方面,都要求編輯要形成對圖書內容的有效認識。編輯應注重了解不同行業領域的知識信息,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圖書出版編輯工作的質量效率,編輯還應具備扎實的個人素養及專業能力。圖書出版不僅可為圖書行業創造經濟效益,高質量的圖書還可為各行各業的人員提供經驗、答疑解惑,弘揚正能量的圖書中蘊含的眾多價值觀念還可對讀者產生深遠的影響。鑒于此,編輯必須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堅守職業道德操守,通過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對不合理的地方及時進行修改,保證圖書質量[5]。在此基礎上,編輯還應借助信息技術采集不同行業領域的知識信息進行自學,并注重對日常工作的經驗進行適時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圖書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
五、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傳統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面對這種情況,圖書出版編輯應正視大數據對圖書出版工作的沖擊,結合大數據時代下圖書出版編輯面臨的困境,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通過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優化選題角度,優化出版模式、打造數字化出版平臺和提高圖書出版編輯的綜合素質等,從多方面切入,積極促進圖書出版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斐然.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J].新聞研究導刊,2017,08(17):249.
[2] 崔成山.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沖擊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02(16):140-141.
[3] 高小紅.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J].傳播與版權,2018,13(01):35-36+41.
[4] 王向陽.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J].中國傳媒科技,2017,05(02):75-76.
[5] 許雅瑩,楊明蕾.試論傳統圖書出版編輯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沖擊[J].科技風,2019(13):235.
作者簡介:李彩琴(1987—),女,碩士,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