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霞
摘要:隨著中職生規模的擴大,大量基礎薄弱的學生進入了中職學校,在學生學習水平、接受能力、個性愛好等差異性的落實中,要想讓學生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模式也要進行相應的創新,不僅要以學生為主體,還要充分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而“慢”教學法的融合為中職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發展途徑,在慢開始、慢交流、慢解析的過程中使得學生得到數學學習自信心,最終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為此,本文就面向人人中職數學滿教學法的運用意義以及實施策略進行了探究分析。
關鍵詞:面向人人;中職數學;慢教學
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的學科學習,不僅有復雜的公式推導,還有多變的幾何證明,在難度增加的過程中使得大量中職生在數學學習中呈現厭學的心態。為此,面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為實現所有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教師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思想情況、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習過程,在全面了解學情教育的基礎上,進行慢教學法的融合,讓學生在消化知識的同時得到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層次性的進步。
1 面向人人中職數學滿教學法的運用意義
都知道中職生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巨大,那么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綜合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性進行分析,從而結合良好學習氛圍的建設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欲望,而滿教學法的融合就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慢管理、慢分析、慢交流的過程中,既給了學生充分理解數學知識的時間,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民主化的教學管理方法,使得學生得到學習信心和勇氣的培養,讓學生在充分進入學習角色的過程中,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慢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數學信息的傳遞與理解。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幫助每一個學生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其運用的意義所在。
2 面向人人中職數學滿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2.1 慢導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性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環節,是學生認識數學知識、進行基礎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也就說明當教師在面向人人,實施慢教學法的時候,可以通過慢導入這一環節,幫助學生進入學習角色,在調動學生參與性的基礎上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以下節奏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好比,教師可以通過列舉法為學生導入集合這一詞語,如:在平時上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接受各種通知,讓學生到操場或者會議室集合,那么這個通知是所有學生還是個別學生呢?在這一導向中就“集合”這一詞語進行剖析,給學生10分鐘的看書時間,讓學生就數學中的“集合”概念進行認識,然后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培優帶差中對元素、集合進行解讀,在充分認識這一數學定義的過程中,讓學生就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展開探究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又可以在慢導入的學習中使得學生有一個心理地過度過程,讓學生在培優帶差的合作學習中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通過慢教學讓每一個中職生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2.2 慢交流,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理解力
對于中職的數學教學而言,要想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慢教學法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慢交流,讓學生在數學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數學信息的傳遞與理解,讓課堂學習在慢交流中得到數學知識的加工、處理,從而讓中職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轉化的時間,賦予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不等式》這一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中進行數學問題交流、解決,如“在實際生活中,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時距離A地50千米,要在12:00到達A地,車速應該具備什么條件?如果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又應該滿足什么條件?”在這一實際生活問題情境的創設中,讓學生就以下問題進行交流:
問題一,汽車能夠在12:00準時到達A地
問題二,汽車能在12:00之前到達A地
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在慢交流中讓學生對不等式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在認識的過程中使得數學信息得到有效的傳遞,這樣既可以賦予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又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消化。
2.3 慢分析,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是所有學生,不論是優等生還是中等生、差等生,在教師眼里都應該有獨特的光芒,對于中職的數學教學而言也不例外,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慢分析教學,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這一數學內容的時候,在進行指數函數性質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慢分析的教學手段,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手折紙的活動,讓學生對紙的層數y與次數x展開探究,再讓學生對紙的面積y與次數x展開關系探究。其次,為學生導入0<a<1的圖形和a>1的圖像;最后,借助圖像讓學生觀察定義域、值域,對單調性進行分析。通過慢分析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遞進性的理解過程,在慢教學法的融合中達到人人學、人人會的教學目的。
3 結語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慢教學法的融合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實現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為此,教師一定要落實慢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通過慢導入、慢交流、慢分析使得學生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甘志平.淺談中職數學教學中“慢教學”法落實的運用策略[J].數學月刊,2017(18).
[2] 方強.慢教育.讓中職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8.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