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甜甜 楊昕昀
摘要:近年來,網絡信貸市場迅速發展,因其門檻低而備受高校學生追捧。部分高校學生消費觀發生異化,導致不良信貸有機可乘,亂象層出不窮。如何正確認識網貸,重塑大學生的消費觀,已經成為高校以及高校學生需要面對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網貸;高校學生;馬克思主義消費觀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推進,社會經濟日益發展,消費主義思潮在我國悄然興起。互聯網金融也不斷創新其形式,衍生出多種借貸產品以滿足人們的消費欲望。網絡貸款,顧名思義,是經由網絡進行認證、借款、還款等流程的貸款模式,常見的有分期購物平臺、阿里巴巴的信貸服務、P2P網貸平臺等。網絡貸款因其門檻低、交易快,受到了高校學生的青睞。受到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部分學生產生消費異化,在網絡貸款中遭遇詐騙,造成了許多惡性事件,諸如“裸貸”、女大學生“捐卵還貸”、因網貸而自殺等事件。雖然有文件要求網絡貸款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在金錢的誘惑下,網貸仍然將魔爪伸向了部分高校學生。
究其原因,表面看來是網貸平臺門檻低,吸引力大。“……‘零首付’‘零風險’‘零利息’等極具誘惑、鼓勵學生申請“高校貸”的網頁信息似乎正好解釋了出現這些極端案例的原因。”但是具有一定判別能力的大學生為何輕易被網絡貸款詐騙蒙蔽雙眼,就要從高校學生消費觀產生異化這一方面來尋求緣由。綜合看來,高校學生主要持有三種消費觀:節儉消費觀、奢靡消費觀、適度消費觀,其中奢靡消費觀最不可取。在當今高校資助信貸體系較為完善的情況下,對于大多數選擇網貸的學生群體中,往往存在過度超前消費、符號消費、攀比消費等消費異化現象,這些現象往往是由于他們存在的攀比、求異、從眾等心理而過度追求物質享受,促使沒有經濟收入的大學生尋找網絡貸款這種門檻低、放款相對較快的方式,而他們對于網絡貸款這樣一種新興的貸款方式不甚了解,因而部分社會閱歷較少的高校學生易受網絡貸款詐騙,釀成悲劇。
網貸盛行的背景下,如何建設高校學生消費觀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我們應該著重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家庭、學校、社會多方聯動,形成教育合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其一,就家庭而言,家長要做好榜樣,不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并時常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進行勤工儉學,在勞動中體會到正確消費的重要性。還要關注孩子的消費情況,在其出現消費異化時,幫助他們克服不正確的消費心理,糾正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其二,就學校而言,消費觀作為“三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得到重視。一方面,高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劃清界限。要用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武裝學生,定期開展防范網貸詐騙、堅持理性消費等教育講座或具有針對性的消費實踐活動。而輔導員作為高校中與學生較為親近的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消費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嚴厲打擊校園內的非法貸款,保護學生的信息謹防非法平臺竊取濫用,也要完善相應的善后措施來處理受到非法貸款侵害的學生。其三,就社會而言,社會要構建良好的消費環境。各式各樣的大眾傳媒尤其是網絡媒體由于其傳播快、范圍廣、受眾多,易于被大學生所接受等特點對于消費環境的構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通過大眾傳媒尤其是網絡媒體對網絡貸款進行知識普及,對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及各種不良消費行為在網絡上進行針砭,并積極弘揚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實現構建“適度光榮、奢靡可恥”的社會消費環境。總的來說,家庭、學校、社會必須各盡所能、關聯互動,產生教育合力,促進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第二,高校學生應該加強自我教育,自覺樹立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提高消費素質。消費是人類自始至終存在的社會行為。馬克思充分肯定消費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認為,消費不僅是人類社會生存和存在的一種基本方式和狀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馬克思所提倡的消費,并不是毫無節制的過度消費,而是為滿足自身發展的適當消費。過度消費會讓人產生異化,否定人本身,并且浪費資源,阻礙社會發展。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其一,要積極進行自我教育,改變關于消費的錯誤認知,克服不恰當的消費心理暗示。大學生要用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武裝自己,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促進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在當今時代,還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對網絡借貸消費的認識,防范網貸風險、自覺抵制校園貸。高校學生還須積極克服不恰當的消費心理。盲目地攀比、從眾,不僅增加自身的經濟負擔,導致人際關系緊張,而且會被欲望控制,失去自我,這就需要高校學生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自身的勞動、意志克服對物質消費的過度依賴。適度消費才是大勢所趨,才能更好地融入集體中,改造世界。其二,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正確地看待世界、認識人生的價值在于為社會和人民做奉獻才能夠確立正確的人生目的。消費觀作為“三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學生要樹立適度消費觀,進行符合實際、符合社會發展水平的消費,平衡自身的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并且要明白消費是為了促進自身全面的發展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追求盲目的物質享受,更不是淪為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傀儡。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奢靡消費是不為文明社會所接受的。
網貸背景下,高校學生群體中消費怪象頻發,需要不斷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其樹立馬克思主義消費觀,促進自身發展,進而不斷推動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維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引導論析——以“高校貸”校園市場火爆現象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5).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第十八批科研課題項目(編號:Y18C144)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