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勁松
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健康中國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對實現學生全方面發(fā)展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工作目標和原則深入人心。在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工作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精神和素養(yǎng)的目標。對于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來說,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和系統(tǒng)教育,更好落實健康中國和素質教育的相關目標,提升學生對體育思政教育內容的認識和了解,推動高職高專體育育人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在知識新常態(tài)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心素養(yǎng)和能力的重要性逐漸從教學工作中呈現出來,為進一步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面,開闊學生在體育文化和素養(yǎng)方面的視野,必須加強思想教育與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而且兩者在教育教學期間還有一層關系所在。通過融入體育思政教育,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教學水平。
1 高職高專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關系分析
在高職高專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體育教育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基礎,從表面上來看,雖然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之間風馬牛不相及,缺乏很大的關聯性,但從實際上來看,體育教育卻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基礎,比如,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在開展相關活動期間,體育活動包含很多與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和集體觀念的教育內容,通過體育活動,能讓學生感受到奉獻精神和團結精神的重要性,從而間接地讓這些集體觀念和奉獻精神,成為思政教育的素材,進一步有效地將思政教育在體育教育中落實到位。與此同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很多文件對于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之間的關系作出很大說明,并且強調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具有很大關系,間接地來說德育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體育教育思政教育之間密切關聯,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和集體精神以及愛國主義思想起到關鍵作用,進而有效推動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和育人工作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思想素質和意識較強的體育創(chuàng)新型人才。
2 高職高專體育思政教育的融入作用與意義
將體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充分將體育教育對于學生思想意識的培養(yǎng)功能和作用發(fā)揮出來。在將體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過程中,還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其中主要表現在,第一,兩者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對學生愛國精神的培養(yǎng),例如,學校在體育教學工作和活動開展期間,可以結合體育比賽賽事中為國爭光的相關例子,向學生分享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內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精神,更好地從相關思政教育和案例中,感受到體育教育所蘊含的價值,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第二,思政教育內容中包含很多與培養(yǎng)學生進取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價值觀有關的內容,通過將思政教育與體育相結合,可以提升學生在體育活動或比賽中的進取意識、良好價值觀,并且能夠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態(tài)度,去完成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諸多考驗,實現學生良好耐力和反應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全面培養(yǎng)。與此同時,具有競技性的體育教學活動,包含很多體育文化精神和素養(yǎng),以思政教育為載體,向學生講解體育文化的精神和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對體育文化和體育學習的情感更好與思政教育產生共鳴,實現對學生良好情感的激發(fā)和理性思想的啟迪,達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的目標,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為,是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也有助于學生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促使學生體育文化道德和思想的提高,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又能豐富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第三,在立德樹人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層面,還要具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體育文化精神和道德素養(yǎng)內容,進而才能實現體育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且融入思政教育的體育教學,也是實現一種道德教化的手段,最大程度地提高體育教學工作有效性,不斷將課程思政的相關教學目標落實到位,讓思政教育可以與更多的學科之間,進行有機融合和共同發(fā)展。另外,在充實思政教育內容方面,體育課程起到積極作用,在體育教學工作推進過程中,體育教學具有互相協(xié)作、公平正義、天人合一的理念,通過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體育精神的全面認知,明確樹立良好體育學習觀念和價值觀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重塑體育精神,進而推動學生高尚品德與健全人格的發(fā)展。
3 高職高專體育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徑與選擇
3.1 加強體育思政教育頂層設計
高職高專體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明確兩者相結合和融入的重要性,還要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分析,加強體育思政教育頂層設計,進而有效制定出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方案,提升體育思政教育教學工作有效性。一方面,在做頂層設計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采用建設“課程思政”的方式,明確和細化體育思政教育融合發(fā)展過程中的相關教學目標和任務,然后充分將思政教育中的拼搏精神、集體主義等相關知識內容,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和相關工作的開展中,實現對學生良好思想元素的熏陶,強化學生對體育思想教育的理解。同時,在高職高專體育思政教育頂層設計期間,最主要是學校教師和領導樹立“體育思政”的教學理念,充分將素質教育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落實到位,不斷在體育教學大綱中,體現出思政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內容,從而推動高職高專體育思政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斷為學生學習到更多的體育思政教育內容提供保障,發(fā)揮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工作的功能和有效性。
3.2 創(chuàng)建體育思政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在教學發(fā)展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需要高職高專積極創(chuàng)建體育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充分發(fā)揮出思政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加強體育與德育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要求學生在學習體育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了解運動技能本身所蘊含的精神層面價值和文化理論內容,進而才能實現對學生理論知識聯系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學校可以開設體育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課程,積極對思政教育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挖掘,然后通過引入體育競賽案例、比賽例子等方式,向學生滲透體育素質和思政教育有關的知識,進而可以間接的提升學生思想,更好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和發(fā)展。體育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還需要采用構建思政元素庫的方式,充分將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與思政元素相結合。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教學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思政元素中的集體主義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內容,引導學生在籃球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集體主義精神,不斷克服自我,堅持一切以集體為重的學習理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會服從裁判、尊重對手的紀律意識,正確處理和看待勝、負觀,進而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健全,提升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有效性。
3.3 革新體育思政教育教學方法
體育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合理設計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還要通過健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兩者的融合發(fā)展,形成體育教育思政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的長效機制。一方面,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為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和原則,則需要在體育思政教育融入期間,結合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應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比如,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向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多向學生分享與體育有關的思政教育知識,促使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和學習中,了解體育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元素和思政教育元素,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轉變以往單調說教思政教育的方式和現狀,發(fā)揮體育教學工作的作用和價值。另一方面,在新時期發(fā)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便利,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構建高職高專體育思政課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傳播體育課程中的德育元素和教育內容,然后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提升體育課程在網絡平臺中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進而間接地讓學生了解更多與體育課程有關的德育知識和思政教育內容,促使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全面發(fā)展,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形式。
3.4 合理開展體育思政教學活動
在發(fā)展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的過程中,為有效幫助學生了解體育思政內容,則需要將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效結合,在結合期間,最主要的是開展體育思政教學活動,通過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來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各種教育精神和知識。例如,高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或舉辦運動會期間,可以采用張貼條幅和樹立標語的方式,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體育活動項目中,強化學生對體育使用教育的認知,也可以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自主探索與思政教育有關的知識和內容,進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于思想意識和學習習慣,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升體育思政教學魅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工作水平的目標。
4 結語
總之,當前存在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的現狀,以及對體育思政相關知識和內容不夠了解,所以,高職高專在體育教學期間,合理融入思政教育知識至關重要,可以突出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特色,開闊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的知識面,高職高專要加強體育思政教育的頂層設計,完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全面實現體育教育思政教育的結合發(fā)展,提高體育教學工作的影響力和效果。
(作者單位:云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