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剛
初中生的身體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段,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同時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和各項能力均處于發展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理念,促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因此值得重點關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教學。
1 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
1.1 體育運動的認知能力
體育運動認知能力是指,學生能夠認識到本身進行的各種體育運動對身體有什么樣的促進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的成長期,鍛煉他們的體育認知能力有助于促進身體的良好發育。因此在發展初中體育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的基礎體能項目,鍛煉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同時也對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進行鍛煉培養。
1.2 體育健康的認知能力
該能力是指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當中,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個人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個人能力的提升作用。學生有了這種認識,就會大大增加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把體育鍛煉和體育健康整合在一起。在核心素養的培育當中,學生對于體育健康的定義不應該只是表面意義上的身體健康,而是要從身體、心理健康和社會的適應能力三方面來認識體育健康,并以此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健康觀念和價值觀。
2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
2.1根據初中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制訂教學計劃
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四季變化及上下學期的教學重點,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不同時期科學地進行運動鍛煉。例如,春季時期,教師可以組織初中生進行室內器械鍛煉,重點帶領學生進行力量及柔韌性的鍛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柔韌素質和身體力量。夏秋時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田徑或球類知識學習與鍛煉,通過戶外鍛煉的方式提高初中生的肢體協調能力,也能通過田徑運動提升學生的彈跳力和運動爆發力。冬季時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室內體育鍛煉,如籃球等。開展多種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還能進一步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2.2多元化豐富學生體育課程體驗,打造校本課程
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多元化教學改革,需要打造以學生長遠發展、可選擇、多樣化的校本課程,進一步使得學生體育體驗得到滿足,進而養成對體育課程的正確認知。學校應當積極開發有地方特色的體育課程。要調查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愛好,有效評估學校自身的優勢,結合教師專業特長和學校實際,對學生的個性需求進行滿足,構建利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體育課程。在具體設置體育課程內容過程中,通過編排、穿插等手段,有效結合短、長課程,結合自選、多項化體育項目和主課程,促使學生有更多體驗和學習體育項目選擇的機會。多元化豐富學生體育課程體驗,打造校本課程,應當充分結合隱性和顯性校本課程,同時也應當與在迎合和相應國家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帶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
2.3有效開展體育競賽活動,發展學生體育運動技能
體育競賽活動的開展,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有效手段。競賽活動的合理開展,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體育鍛煉效果得到檢驗,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同時,學生在參與體育競賽活動過程中,也能夠使得運動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合作競爭意識和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質得到培養。鑒于此,初中學校應當對不同體育資源進行整合,構建帶有本校和地方特色的競賽活動體系。學校可以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素質、運動技能及體育愛好興趣等因素,在學校內組織開展多樣性的精彩活動,比如說不同班級、年級之間的學校運動會、足球和籃球比賽等類型的比賽,一方面可以使得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促進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的增強,相應的也能夠使得學校內運動隊人才數量得到增加。
2.4課堂延伸廣泛化
課堂延伸廣泛化是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具體來說,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體育教材內容固定,但學生的發展是變化的,能力是巨大的,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對課堂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并且,課堂延伸的內容可以與課堂教學的內容相關,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程度,也可以與課堂教學的內容無關,這樣可以擴展學生的體育學習寬度。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展示更多。因此,需要提前搜集和整理好相關的文字資料和視頻發送到了班級學習群中,供學生在課后進行延伸學習。通過這樣的課堂延伸學習,學生的體育素養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注重體育課堂延伸的廣泛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是身體運動,同時也是心理運動,身體的高效運動需要強大堅毅的心理來支撐,也就是說,高效的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身與心都獲得顯著的提升。但是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具體的做法。在體育核心素質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樣要注重。讓學生的身心等各個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