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蘭 周燕輝
實現體育教育專業“三位一體”協同培養的合作教育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是本研究最為關切的問題。運用文獻資料法、訪問調查、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進行比較分析,針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完成了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當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實踐環節薄弱,職業技能不理想,課程體系與中小學體育教學脫節,忽略了與中小學基層體育教學理念掛鉤,提高師范技能方面的措施不夠具體等,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很好地勝任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和行業需求,以“三位一體”協同培養為機制,優化體育教育專業“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為更好地培養學生作出努力。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的載體課程,而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是產生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的“工作母機”,所以高校的深化改革,不斷完善自我,以期達到高校人才培養與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需求一致的完美對接。可以說,能否構建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體育教育專業能否實現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們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構建具有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以提高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為吉安地方體育事業發展提供參考。
1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1.1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中理論與實踐有所脫節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在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上雖然有《學校體育學》(48學時)、《體育課程與教學論》(32學時)等課程支撐,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觀摩中小學教師授課和采用微格教學進行實踐訓練的機會少。技術課中的準備活動和教學理論課程中教案的編寫應該是訓練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而在實際教學中,技術課教師更重視各自“課程”技術技能的學習,學生掌握技能之后再如何根據中小學生實際施教,方法步驟該如何進行,技術課教師因受課時影響則考慮較少。理論與技術課教師齊抓共管的氛圍尚未形成,對學生教學中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尚未真正落到實處,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1.2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實踐環節相對薄弱
教育實習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能力、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學習階段。在教育實習時間設置上,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教育見習2周、實習時間為16周,達到《課程方案》規定的“教育實踐(10~12周)”要求。在教育實習的方式上,教育實習主要是實習前1周的實習試講與實習基地實習、支教相結合,使學生的實習只能局限于上幾節課,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很難得到深入、細致的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課外體育活動組織、課余體育訓練等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和發展。而建立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是解決實踐中脫節現象的較好方法。具體做法如下:通過建立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高校與政府合作,及時了解社會需求信息,高校與中小學合作,協同中小學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采取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方式,請進來、走出去,聘請中小學特級體育教師講座,讓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參與基礎教育體育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教學技能比賽、專題研討活動等。
2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改革實踐
學院從98級學生開始采用“合作教學模式”以來,一直在不斷完善,它強調課內外相結合教學,促進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學習和實踐活動,主動進行合作交流,在親自參與實踐中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因現行培養方案技術課時一度縮減,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教學實踐訓練,能較好的強化學生實踐技能。
2.1 大學一年級進行備課與書寫教案、說課實踐
學生入學后,從大一開始,要求各班分別寫出技能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每班分三個小組利用早操、課外活動、課堂教學的準備部分進行技能培訓,學生輪流組織帶操和組織課余鍛煉等活動,每名學生在每次帶操或組織活動之前必寫出教案上交指導教師審批后方可進行;通過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教案編寫與設計比賽、說課比賽,通過比賽,開展交流與互動,在認識教案、熟悉教案、駕馭教案的過程中讓教案編寫與設計成為每一個學生的必備基本功,切實提升學生對課堂與課程的把握能力,提高學生將來從事教師教育的基本技能。觀摩本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參與體育社團和課外體育實踐等方式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2.2 大學二年級進行模擬上課、課堂教學、評課實踐
大二學生在強化基本師范技能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手段對接現實社會需求,提升專業能力。舉辦一些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現狀的相關講座,觀看中小學體育示范課錄像,每人上一堂以中小學體育課程為內容的體育課,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師范技能、課堂應變能力等。在大一編寫教案的基礎上,通過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模擬上課稿的編寫與競賽、并按照教案編寫與設計的內容進行實踐,實踐中同學自評、互評、指導教師點評的方式開展交流與互動,在認識模擬上課、課堂教學、評課的過程中讓模擬上課、課堂教學、評課成為每一個學生的必備基本功,切實提升學生對課堂內容與課程的把握能力。
2.3 大學三年級進行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組織競賽與編排工作實踐
大三學生重點提升教學能力,強化和鞏固學生的教學基本功。以專項小組為單位開展以隊列隊形、口令、廣播操為內容的基本功比賽、利用校內各種課外體育活動及賽事,組織學生對各種活動進行組織、訓練及競賽與編排實踐,例如學院的姚基金項目送教下鄉。另外創立運動專項學生社團,利用運動專項學生社團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能成績,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發展學生專項特長和教學訓練技能,不斷豐富學生的教育教學經驗,為學生走出校門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礎.
2.4 大學四年級裁判工作能力實踐
大四學生主要以教育實習及就業為主,依托實習基地或緊缺體育教師學校支教的方式,學院盡可能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參加各類競賽、裁判、市場調研等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知識的掌握、認識自身能力不足,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培養獨立解決問題和社會交往能力。采取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結合,在實習基地學校進行為期半年的支教和基礎教育調查研究,教育實習和課程設計結合,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實習模式,嚴格的實習流程,切實保證實習效果。
3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3.1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體育教育專業應根據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對體育教師的需求和“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落實教育部有關質量工程的指示精神,圍繞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等培養要求,通過實踐教學不斷完善和充實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包括專業技能訓練、教學見習、專業調研、畢業( 教育) 實習等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將課堂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真正有機聯系起來,著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教學包括校本課程、專業技能實踐、畢業論文設計和創新實踐。在校本課程中,注重挖掘、整理、推廣廬陵傳統體育項目,如盾牌舞、鯉魚燈、全堂獅燈等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使實踐教學內容頗具廬陵特色,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人文素養。畢業論文( 設計) 是本科生進行專業科學研究初步訓練的重要環節,在撰寫論文( 設計) 過程中,獲得閱讀文獻、調查研究、社會實踐、科學實驗以及使用工具書和寫作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上述三個部分覆蓋了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內容,促使理論與實踐環節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貫穿大學四年始終。
3.2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
3.2.1? 加強實踐教學中的組織管理
為了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組織與領導,由“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負責人、專業骨干”全面負責對實踐教學的方案修訂和文件制定,具體指導全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讓教師提高對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將實踐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3.2.2? 建立合理的運行管理
運行管理首先要求結合中小學師資需求,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既要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強調突出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同時結合體育教育專業特點,為學生開展實踐學習創造充分條件,在技術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有計劃的通過課外途徑來彌補,如通過早操、課外體育活動、學生俱樂部、學生社團、社會實踐等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等。同時建立系統化、全程式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制、保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正常進行。
3.2.3 建立科學規范的制度管理
實踐教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中重要環節,應依據國家、學校相關規定,適時修訂和完善各類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包括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教學管理制度,貫穿于教學管理的各環節。
3.3 井岡山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主要有:師資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主要通過實施培訓和增加研討會等途徑改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比如針對在學生畢業實習、裁判實習前,先對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培訓,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并在實踐環節中及時交流經驗。當然,欲構建一個相對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在考慮成本效益觀的基礎上,在教學經費的使用中優先加大對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從物質上給予實踐教學最大的支持。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方面,為了滿足畢業實習的需求,應在省內開發和挖掘實習基地,以滿足我院畢業生的實習實踐需求。
4 結語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本研究立足于廬陵體育文化,構建具有井岡山體育學院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有效提高了體育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地方建設提供支持,對其他兄弟院校的實踐教學改革具有借鑒和推廣價值。
教改項目:以“三位一體”協同培養為機制,創新體育教育專業“合作教育”培養模式研究;體育教學評價系統分析與設計研究。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