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吉 張一博 于開乙
為了探究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前沿脈絡以及發展動態,論文采用CitespaceIII軟件,對1988-2018年CNKI收錄的有關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總結出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領域、發文量、高產作者、主要研究機構和研究熱點等。研究結果:我國目前足球裁判員方面的文獻總量總體屬于穩步發展階段,缺乏高質量的核心文獻;沈陽體育學院和西安體育學院等高校是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主要機構,但各機構之間缺少合作;我國足球裁判員和研究作者間有些合作,但只占一小部分,多數作者沒有進行過合作;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我國足球裁判員的能力、培養體系、準確性、現狀對策和高校等;研究的熱點從我國足球裁判員的能力、培養體系、現狀對策逐漸延伸轉化成現在的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和大學生等。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從1868年足球比賽開始正式由裁判來主持,裁判員及其維護的競賽規則,成為構成完整比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裁判員應在場上執行規則,引導比賽公平、公正的順利進行。一場足球比賽是否精彩,與足球裁判員的執法水平有直接的關系。近年來我國各級別賽事俱樂部持續加大投入,足球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比賽對抗程度與精彩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對足球裁判員的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十八大的勝利召開,新一屆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對足球的喜愛也早已廣為人知,多次在訪問他國時提到足球,并在會見韓國民主黨黨首、國會議員孫鶴圭時,身為球迷的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中國足球世界杯出線、舉辦世界杯比賽及獲得世界杯冠軍是我的三個愿望”。裁判員有限的執法能力已經成為限制我國足球運動健康、快速發展的問題之一。現代足球的發展對足球裁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我國職業足球的發展,有必要為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裁判隊伍來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從高產機構、高產作者、研究熱點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對中國足球裁判在過去30年(1988-2018)包括在CNKI數據庫作為研究對象,和科學知識地圖的方法用于解決當前研究領域的中國足球裁判,以獲得研究結果的上下文知識領域的中國足球裁判,為中國足球裁判的未來研究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研究所需要的文件來自CNKI。在CNKI的高級搜索頁面上,搜索條件如下:1988-2018年間,以“準確性”為主題,在“全期刊”雜志的基礎上發表了572篇研究論文進行篩選。最終本研究以373個符合研究需要的數據樣本,作為重要的理論基礎。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陳美超博士發布的科學知識圖譜定量可視化分析方法,CiteSpace III(3.9)軟件,以顯示科學發展的趨勢和新的動態。Cite Space提供了時區視圖、時間軸視圖和聚類視圖的三種可視化視圖。時區視圖是描述每個研究主題隨時間的演變趨勢和相互作用,時間軸視圖,更容易看到研究主題的搜索基礎的時間范圍,聚類視圖可看出不同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通過CiteSpace III展示了我國關于足球裁判研究領域的文獻量、高產作者、研究機構和研究熱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我國足球裁判員的文獻分析
某一領域的理論水平和發展速度可在該領域的期刊論文數量上反映出來。通過對我國1988-2018年各個年份足球裁判員研究文獻進行統計,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領域發文量分布情況,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過去的30年里我國有關足球裁判員研究的發文總量不多,核心期刊文獻更是鳳毛麟角。2002年,國足成功打進第十七屆世界杯決賽圈使得我國有關足球裁判員研究的文獻達到一個小高潮,核心文獻發文量更是迄今為止的峰值。2004年我國創建亞洲第一個足球超級聯賽,在此期間,有關我國足球裁判研究文獻總數呈上升趨勢,但高質量文獻仍然很低。2015-2018年連續4年無一篇核心文獻。
2.2 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機構分布
研究機構的連線是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是研究力量之間知識的整合。對研究機構合作網絡的分析使我們能夠有效地分析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心。
從圖2研究機構間的連線可以看出,只有吉林體育學院和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一條連線,足球裁判員研究機構間的互助研究屈指而數,各個機構合作關系非常微弱,都是以獨立研究為主。各個機構之間欠缺相扶相攜、資源共享,不利于該領域的深化和發展。
研究機構是相關研究的知識生產、創造和傳播的源泉,通過分析,可以評估研究實力和研究影響,并作為學科分布、科學研究、人才引進和機構合作的參照基準。。按照近30年不同機構足球裁判研究文獻分布統計,排名見表1。
由表1可知,排名在前20的科研機構的發文量總共為54篇,占總發文獻量的14%,排名前20的期刊中核心文獻僅有9篇,占排名前20機構發文量的17%,說明我國足球裁判員領域的研究整體水平較低,文獻質量有待提升。其中,沈陽體育學院的發文量最多,為5篇,占總數的9.3%;第二分別是西安體育學院、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發文量各為4篇,各占總數的7.4%。沈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發文量13篇占總發文量的24%,是該領域的佼佼者。
2.3 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學者以及團隊特征分析
科學研究作者發表的論文數量和其他文章引用的數量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對研究領域的貢獻和學術影響力。根據1988年-2018年從事足球裁判研究的學者發表論文數統計,排名見表2。
由表2可知,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發文量前20作者一共發文44篇,占總數(373篇)的11.8%。作者的身份主要來源于各個高校,代表人物有來自浙江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林世琴(4篇),占9.1%、大連工業大學體育學院的孫世祥(3篇),占6.8%、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的華厚杰(3篇),占6.8%等。根據文章內容來看,他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國足球裁判員培養模式、提高裁判員執法能力和影響裁判員執法的因素。
科研團隊不僅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產出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質量和影響力,它是實現科研資源優勢互補、促進知識交流與共享的重要途徑。從圖3可以看出,我國足球裁判員的研究作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合作,但合作只是部分的,大部分沒有合作。通過將圖3和表2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擁有部分發文量的作者有一個固定合作團隊。同時,希望未來的研究人員和專家能夠交流合作,優勢互補,提高我國足球裁判的科研能力。
2.4 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熱點分析
從圖4可以看出,圍繞“足球裁判員”這一主題,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我國足球裁判員的判罰能力、準確性、高校培養和心理素質等。
關鍵詞是文章核心內容的濃縮和提煉,其出現的頻次越高,表明對其所表達研究主題的熱度越高。通過對1988 - 2018年中國足球裁判研究中關鍵詞出現頻率的統計,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該領域的熱點問題。排名見表3。
由表3可知,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關鍵詞有足球裁判員、裁判員、足球、足球裁判、培養和判罰等。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熱點關鍵詞是足球裁判員科學研究的向導,而時代的發展見證了研究熱點的發展和研究領域的擴大。在CiteSpace III軟件中,選擇參數“keyword”(關鍵詞)和可視化類型“time zone”。運行并獲取中國足球裁判的熱點時區視圖,如圖5所示。通過考察詞頻的時間分布,可以從大量的主題詞中檢測出頻率變化率高的詞,并按照詞頻的變化趨勢,而不僅僅是頻率的變化趨勢來確定文獻計量學的前沿領域和發展趨勢。
從圖5可以看出,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熱點和我國足球發展緊密相連。1988年我國男足成功闖入漢城奧運會是我國足球一次歷史性的突破,這一時期的研究熱點以足球裁判員和足球運動為主。2002年我國男足在米盧的帶領下成功闖入第十七屆韓日世界杯決賽圈。我國也有一名足球裁判員通過層層考核進入了韓日世界杯決賽圈的裁判員名單并執法了比賽,使得在此期間,研究熱點變得廣泛,主要以提高足球裁判員的執法能力為主。2009年校園足球的主題引起了更多大學生的關注,研究熱點主要以培養大學生足球裁判員為主
3 結語
通過對CNKI數據庫1998 -2018年中國足球裁判文獻的分析,得出我國關于足球裁判員方面的科研發文量處于平穩發展階段,缺乏高質量的核心文獻;沈陽體育學院和西安體育學院等高等學府是我國足球裁判員研究的主要機構,但各機構之間缺少合作,須加強各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我國足球裁判員和的研究作者間有微薄的合作,但只占一小部分,多數的作者沒有進行過合作,也須加強一定的合作交流;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我國足球裁判員的足球裁判員的能力、培養體系、準確性、現狀對策和高校等;研究的熱點從我國足球裁判員的能力、培養體系、現狀對策逐漸延伸轉化成現在的高校、學生足球裁判員和大學生等。
(作者單位:1.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運動人體科學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