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改成 杜燕
研究者運用文獻資料、測驗、數理統計等方法對基層小學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進行監測與評價研究,并選定相應指標(50米跑、仰臥起坐、跳繩、健康知識筆試等)進行監測,對學校體育管理、教師教學管理者進行座談,對測驗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對座談情況進行總結,進而采用列表對比等方法對縣城22所小學、鄉鎮30所小學各指標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研究發現提高教學質量,落實課程標準、學生全面發展、培育學科核心素養,必須建立科學的持續發展的學業監測評價制度體系(教師對學生的學業質量監測評價、學校對教師教的學業質量監測評價、教研部門對學校學業監測評價)才有顯著效果。中牟縣模式的小學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評價方案經過幾年的實踐正在不斷的完善。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從實際出發制定專門政策---小學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評價方案,實施于基層小學,激發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015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方案》,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制度的正式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檢測中心于2015年6月在全國已經開展了工作,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為依據,進行調查,監測,以反映各地體育課程的實施狀況。
開展這項工作,對科學客觀評價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身心健康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制度的演變和發展》闡述了建國五十多年來,為增強學生體質,促進我國學校體育工作在不同時期先后制定了《勞衛制》、《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小學生體育合格標準》。2002年開始在全國試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推動了貫徹落實《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和《學生體育工作條例》。現在適應學生體質發展的最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2014年修定的。高中有完整的學業質量評價體系,初中有中招體育測試,而小學僅僅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遠遠不能滿足小學體育教學所需。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檢測方案》的出臺,為我們更好的研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價體系奠定了制度基礎。
1 研究方法
基層小學(中牟域內為例)學業質量監測與評價主要采取以下模式----應用文獻、現場測試、數理統計等方法進行探索實踐:(2017年啟動、2018年試行、2019年評價)首先發布了中牟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必學內容暫行規定,下發了《中牟縣小學體育課程綱要》和《中牟縣小學體育與健康基礎理論教程》。
1.1 學業質量監測內容
健康教育理論考試(20分)+體能檢測(30分)+技能水平、健康行為考核(50分)。
1.2 學業質量評價
1)健康教育是全縣統一出卷筆試考試,抽年級統一組織教師評卷、統計、分析評價。
2)體能檢測是全縣統一選項(《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項目、評分標準)、教研室組織人員選年級、選學生抽測、統計、分析匯總評價。
3)技能水平、健康行為考核是各校體育教師根據《中牟縣小學體育課程綱要》進行教學、考核和行為考核報教研室,一般以學校為準。必要時統一抽測。
4)學業質量總評、教學質量分析。
1.3 學業質量標準
基層小學健康教育以筆試成績劃分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級;體能監測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技能水平考核以《中牟縣小學體育課程綱要》中的標準進行。
2 研究結果與分析(以體能監測評價為例)
2.1 各校對體育工作更加重視,督促體育組加強工作
1)監測過程
在全國青少年、兒童身體體質急劇下降的情況下,中牟縣教體局做出英明決策,對基層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學業質量監測評價進行實踐探索,面向全縣小學生進行了學業評價體能抽測、健康教育筆試考試、技能考核、健康行為評估。經過為期一年的調研、調查,問卷;籌備、預備會、成立測試組,于2019年1月7日開始到1月16日學業體質測試結束,由于經驗不足,本次測試只選城區小學三年級學生,且每班隨機選出10人(5男5女),測試項目只選擇了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和1分鐘仰臥起坐。即身體速度素質和腹部肌肉力量素質。全縣城區20所小學抽取樣本990人。(男生495女生495)。
2)評價分析
對照最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數據分析,全縣城區小學速度素質優秀率是7.8%,不及格率是3.9%,及格率達96%。
腹部肌肉力量素質優秀率是2.8%,不及格率11.2%,及格率88.8%。
學期末進行健康教育(占20分)筆試。通過本年度的試點抽測(體質抽測是城區20所小學990名學生,基礎知識是全縣小學四年級學生筆試)獲取經驗,進行更大規模的監測,抽測項目逐年增加,規模逐年增大。
2.2 激發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督促教師專業發展,迅速成長
2019年12月份進行了第三次測試,樣本56所小學,抽測學生1980位,男990位,女990位。不公布成績,不公布排名,只作質量分析用。這樣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督促了教師專業發展,迅速成長。
3 分析與討論
3.1 監測與評價的理念與過去不同。新的理念是督促學校、體育教師、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進行監測與評價。
3.2 引導教師對學生的學業質量檢測與評價盡可能與課標、教材建議一致。
3.3 教研部門對學校的評價應該為學校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服務。
4 結論與建議
“基層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作為教研部門應有一套科學的系統的體系,從學業質量監測內容、評價、標準都應該在課標、教材指導下在不斷地探索實踐中形成,為了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質量,激發工作積極性,建議實行三級小學學業監測評價制度,即教師對學生的監測評價、學校對教師的監測評價、教研部門對學校的監測評價。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都是通過對學生的學業水平來實現檢測與評價的。由于研究范圍的局限性,有些觀點做法不一定適合其他地域,望全國各地同仁共同探討科學的小學學業質量監測評價體系。
(作者單位:中牟縣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