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明
摘 要:新農村建設工程中,鄉村公路是重點。要想對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需求進行滿足,構建最美新農村,公路建設不只是需要展現出交通運輸功能,還需重視對周圍環境的優化。因此,落實好鄉村公路景觀設計工作十分關鍵。
關鍵詞:美麗鄉村;鄉村公路;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U418.9 文獻標識碼:A
農村公路景觀設計,應充分彰顯當地特色,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當前,鄉村公路建設步伐加快,進而使得公路總體數量持續上升。對于功能而言,公路的作用在于讓出行和運輸更加便捷,但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公路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不只是需要對通行功能進行滿足,還需實現環保、美觀、安全等。所以,做好鄉村道路景觀設計與美麗鄉村建設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1 鄉村公路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1.1 應遵循文化性原則
美麗鄉村建設是開展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和切入點,建設美麗鄉村對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極為有利[1]。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可優化其整體生態環境,美化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現的堅實基礎,其可以促進鄉村經濟良好發展。黨的十九大對鄉村振興戰略予以了明確說明,同時對健全的美麗鄉村建設戰略目標進行了制定。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優化設計鄉村公路景觀,提高生態觀賞性,促使鄉村可持續健康發展。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立足于當地文化特色。現階段,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大部分鄉村公路在開展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都把文化性當作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標準。在設計過程中注重展現鄉村的文化特色,將鄉村具備的特有文化最大化展示出來。
1.2 應遵循美觀性原則
在對鄉村公路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在按照文化性原則的同時,還應貫徹執行美觀性原則。作為我國公共基礎設施,鄉村公路對我國經濟發展極為有利,在對鄉村公路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對鄉村已有資源進行合理運用,使鄉村公路景觀更加美觀。
1.3 應遵循安全性原則
在對鄉村公路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切實考慮到安全性[2]。為了強化工程安全性,保障項目順利竣工,進一步提升施工質量。在設計鄉村公路景觀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嚴格按照鄉村道路設計規定及標準,對景觀資源進行科學合理搭配,借助運用科學的景觀設計,給予駕駛員幫助,使其疲勞感得到緩解,確保鄉村公路更加安全。在對鄉村公路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注重樹木安全防護功效的發揮,并巧妙設計一些相對應的防護方法,促進安全性提高。
1.4 遵循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平衡性原則
設計人員在設計鄉村公路景觀的過程中,應按照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存在的平衡性原則,將經濟效益提高,充分認識到加大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重要意義。在對鄉村公路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不得大面積破壞和污染生態環境,優化景觀環境。積極構建鄉村公路綠色通道,合理設計,確保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平衡性。
2 美麗鄉村建設下的鄉村公路景觀設計
2.1 鄉村公路農田景觀設計
田園景觀所具備的魅力主要表現在景觀資源的獨特性方面,即農田景觀。就農田景觀而言,其屬于一種較為普遍的農村景觀類型,由于大眾對農田景觀認知存在偏頗,導致農田景觀涉及間斷性以及碎片化的缺陷。立足于鄉村公路景觀空間設計,農田景觀具備著良好的生命力。對此,設計人員需要將地域用地情況作為基礎,科學布局道路沿線,將其設計成和農田景觀和諧一致的形式,開閉自由,呈現出疏密有序的景觀布局。同時,運用光照,將農作物成長設置成適宜的環境空間,也為通行車輛營造一個最優行車視角,打造和諧度極高的鄉村公路景觀。
2.2 鄉村公路水景觀設計
對于鄉村景觀而言,水屬于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公路水景觀設計的重點在于自然美化、環境保護、河道治理三個方面的結合,在維持既定自然狀態的同時,更新水系景觀組合[3]。在形態處置方面,立足于所在地水域情況,若存在防洪需求,可對河面進行拓寬。反之則應維持自然狀態,增強與周邊地區環境的融合。選擇植物時,需盡量選擇鄉土氣息濃厚的水生植物和作物。空間分布方面,鑒于水系樣式曲折蜿蜒,一定會和公路之間構成一種多元化的空間關系。另外,對于靠近水系且遠景效果較佳的區域,可在河岸邊種植低矮水生植物,利用透視線,優化遠景;若與水系的距離較遠,遠景效果并不理想,可采取障景方法,在河岸邊種植高大耐水濕喬木,諸如水杉、池杉等。
2.3 鄉村公路建筑景觀設計
地域廣闊屬于我國主要特點之一,進而使得氣候類型多樣。對此,各地區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獨特的建筑風格,如蒙古族蒙古包、黃土高原窯洞等。對于鄉村公路而言,不只是具有運輸的功效,需在景觀設計時注意地域文化的彰顯。實際工作時,應做好以下內容:其一,整治原有建筑;其二,對老建筑進行科學修復,繼承與發揚歷史文化;其三,農村新居構建時,應盡量保留傳統文化,并進行適當的創新。
2.4 鄉村公路林木景觀設計
林木屬于最為經典的鄉村公路景觀之一,對其予以設計時,不能夠照搬城市公路中規整的行道樹排列種植方式。同時。林木景觀需避免占用道路兩端的大面積綠化土地,也不可采取等距平均化的方式設計道路兩側植物,而是需分析公路兩端土地運用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道路綠化,構建森林公路模式,盡可能將鄉村公路林木景觀的特殊魅力充分展現。另外,為了能夠促進鄉村公路林木景觀生命力的提高,需通過多元化的植物組合,構建科學的林下空間,如此一來除了能夠為道路行車打造豐富多變的流動景觀之外,還可以發揮出許多生態作用,諸如改善小氣候、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等,最關鍵的作用在于,能夠大幅度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綠化成果和美化品質。
2.5 鄉村公路山區景觀設計
在山區修建鄉村公路難度較高,除了施工量大之外,還會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并且,山區道路較為狹窄和封閉,進而導致車輛在行駛方面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把山地景觀融入到鄉村公路設計中,可以將山區自然資源充分的體現出來。例如,可結合山地地形設置具有鄉村文化特點的標志性建筑,并在公路兩側種植各類花草樹木。通過這樣的景觀設計,就能夠有效提高鄉村公路景觀的觀賞性,讓駕駛人員收獲駕駛樂趣。
3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景觀屬于存在流動性特點的景觀,會隨著車輛的行駛不斷交替變化,或奇峰異石、或叢林密布、或小橋流水、或鄉野風情,時空轉換十分豐富。基于此,每一條鄉村公路景觀構建方式并不一樣,往往由多種模式交替組成,然而不管是哪一種模式,鄉村公路景觀均需要融合“鄉村”的大環境中,防止趨向城市化。同時,應注意環境的保護,創設環境優美的生態性公路,有力地促進美麗鄉村的順利建設。
參考文獻:
[1]容心怡.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J].消費導刊,2020(04):195.
[2]倪惠娟.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農村公路景觀提升探究[J].價值工程,2019(26):95-97.
[3]楊栗.基于美麗鄉村建設背景的鄉村景觀規劃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