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現階段的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中小學體育作為促進素質教育及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需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被重視及改革,但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發展卻無法滿足全面培養學生的需求。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應強化對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培養教師和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全面培養高水平、高質量運動技能及體育精神的中小學生。本文主要針對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教學途徑進行了分析。
中小學體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小學的校園教學氛圍中,以培養學生體育精神、體育技能等為主要形式,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學生體育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文化活動。體育文化是由教師、學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創造的、并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特質組成的事物。但,當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體育文化意識較低,缺乏體育主題、缺乏特色的體育教學項目、中小學體育文化氛圍較差”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建設體育文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運動積極性、公平競爭及合作素養,促進學生學會自我挑戰和自我超越,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養的培養。
1 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體育行為文化的建設與教學
在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中應始終堅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教學思想,針對實施全面鍛煉、全面培養和全面考核等的教學,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身體鍛煉的積極性和自主意識,促進學生主動融入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去強化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在體育行為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教師應面向課堂中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特點實施因材施教,強化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的積極性和能力。教師應定期的組織學生參與各類體育競賽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學習內容及活動形式,促使學生在公平競爭、愉悅及活躍的運動氛圍中緩解自身的壓力,陶冶學生的運動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強化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凝聚力,促進學生運動積極性、體育技能及人格健全等多方面的發展。
2 在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構建完善和健全的文化建設價值體系
當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對于教師對于體育文化建設的認識不夠,沒有充分的認識到中小學生和體育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系,很多家長甚至教師覺得孩子參加體育運動就是在玩,缺乏實際的教學意義,且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等等,使得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受到一定的阻礙。但是體育活動的娛樂性具有健康性及倫理性的特點,中小學生融入體育活動中能更加積極和健康的影響。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理念及教學現狀,學校應積極構建完善、健全的能夠指導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發展的價值體系,在這一完善的價值體系帶領下引導學生認識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是以國家榮譽為導向開展的體育教學項目,通過深入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素質及學習需求等等需求方面科學規劃、精心設計體育教學活動,促使體育課堂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特色學科,引導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可續的價值觀及情感態度,促進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
3 素質教育環境下傳統特色的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
在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應積極認識到傳統特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于體育課堂教學的意義和影響。因此,在素質教育環境下中小學體育應遵循傳統特色的文化建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上級教育、體育部門實施的優惠政策采用多元化的途徑對人才輸送網絡進行完善,吸引更多的體育特長生,形成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特長生的年齡梯隊,從選苗到培養階段層層遞進、全面發展,使得學校內的體育特長生能得到系統性的發展和訓練。中小學還可以通過創造體育班級的方式有效的緩解和解決體育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此外,學校還應遵循教育局體育訓練競賽改革的要求積極引進競爭激勵的機制,實施目標責任制、競賽名詞和輸送人才相結合的激勵機制,促使學生在不斷的體育訓練中獲得全新的突破和發展,從整體上提高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在素質教育的體育文化建設背景下能積極的展開體育運動,完善和健全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途徑,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4 結語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學校應重視中小學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通過實施中小學體育行為文化的建設與教學、構建完善和健全的文化建設價值體系及建設和發展傳統特色的中小學體育文化等等多元化的途徑和方法增強中小學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完善和提升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養、公平競爭、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等及體育精神的培養,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作者單位:蒼南縣金鄉鎮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