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晴
新的教學理念主要是讓學生趨于全面化、綜合化健康發展,學生在提高文化成績的同時還要促進自身想象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小學高年級教學階段,教師考慮小升初問題,側重點在于學生的文化課程以及語數外的基礎課程上面,卻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生的運動情況。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根據當前的時代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積極教學,并且探討了素質教育下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方法。
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小學高年級教學目標不止于學生的文化課程,還在于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身素質能夠得到綜合性發展。一般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給學生灌輸一些器械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程的無趣和枯燥,更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讓小學生愛上體育課,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 加強體育比賽機制,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正處于懵懂階段,對周邊的事物會產生無窮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以及求勝欲這一特點展開教學,在體育課堂活動中創設比賽機制,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習到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并且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去欣賞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學習。學生在這種體育教學環境下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盡自己最大潛能來獲取最終的勝利。例如教師在舉辦班級籃球比賽時,讓學生們經過溝通和交流來組建籃球隊并且五人一組來進行比賽。學生在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相互尊重彼此的選擇并且商量各自隊伍的對戰策略,吸取每位成員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學生們在比賽時為了爭奪每一分每一秒以及每一個分數,彼此之間絲毫不退步不忍讓,導致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受傷,最后教師終止了本次比賽。學生們從這個事件中了解到比賽不僅僅是個人的全力以赴,還需要各自成員的配合和默契,并且意識到參賽要以安全第一為重要指標,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再獲取優秀的成績,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參賽素養以及各個方面的能力,實現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2 利用科學,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方式
在我國系統教學模式中,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正因為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和方向,社會需要創新能力人才,教育部分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造優秀型全能人才。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和枯燥,激發不了學生各項潛能以及學生對體育方面的興趣,對此阻礙了體育課程的發展。而如今科技突飛猛進,網絡把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和高效,同時也影響著體育教學的發展,順應了社會發展趨勢,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及學習要求。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的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為學生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讓想象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點。比如隨著電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除了在學校給學生講授體育知識之外,還可以給學生搜集一些網絡和電視資源,鼓勵學生體育運動常態化,在家里也要和教練一起練習。
3 引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實施籃球投籃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中遠距離投籃的命中機會比較低,但不知道是什么因素影響的。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們針對這一問題加以交流和討論,可以通過書籍的方法進行查閱,也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搜索一些有關于籃球命中率的文章,并向在場的學生進行分享。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且去解決問題,對此這一問題有了深一層的理解和感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利用科學技術給學生呈現一些體育方面的問題,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以及互聯網的搜索來回答和補充這一問題,長此以往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為學生普及一下體育方面的技能,同時一步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為實現小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了良好保障。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體育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的身體發育以及健康的體魄有著深遠意義的影響,正因為健康的身體才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才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更為新穎、高效的教學模式,并且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邳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