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銳
摘要:2020年5月1日實施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要求工程建設領域推行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委托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該條例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農民工工資代發數據可能失真、支付進度往往滯后、相關單位的經營風險和社會責任風險增加等新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新對策,即建立政府、建設方、施工總承包方、分包方和農民工五方參與的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
關鍵詞:農民工;工資代發; 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
一、農民工工資代發制度的出臺背景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保障農民工的權益,2019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并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工程建設領域推行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委托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本條例的實施,意味著以前由分包單位發放農民工工資的狀況退出歷史舞臺。該條例實施半年多來,在農民工工資代發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將對此展開探討。
二、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代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農民工工資代發數據可能失真
由于普遍存在分包單位需要扣除相關的款項后才能代發農民工工資,因此農民工代發比例實際不能達到100%。相關款項主要包括一是個人所得稅,由于農民工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收入往往并非從同一分包單位取得,且其繳納個稅意識淡薄,因此,對于代扣個稅不理解。二是個人餐費和住宿費,農民工一般在分包單位自建的食堂就餐,在統一安排的住宿點住宿。三是臨時借款,主要是由于農民工子女上學、農業生產、家庭成員重大突發醫療支出等原因會產生的臨時借款。以上費用應從工資中扣除。工資代發數據是由分包單位單方面提供,有些單位雖然能夠提供農民工的簽字確認數據,但分包單位往往不愿對外透露其經營信息,可能存在由于信息的不對稱,無法判斷其數據的真實性。
(二)由于工資代發牽涉多方主體,支付進度往往滯后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第二十四條要求,施工總承包單位應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的要求約定人工費用。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
但實際過程中,施工總承包單位需要先向現場監理機構和建設方機構申請進度款項(如11月初確認10月份進度款數據),然后由現場監理機構和建設方機構確認后將數據提交給建設單位,再由建設單位各職能部門審核通過,施工總承包單位對建設方開具發票。建設方再安排下月的資金預算(即12月資金預算),施工總承包單位只能在12月份才收到10月份的進度款以支付10月份的農民工工資。由于申請支付款的流程較長,即時各方都提高周轉效率,但工資代發時間仍然滯后,不能滿足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的期限要求。雖然條例提出保證金制度、施工方墊資等方式緩解該矛盾,但由于資金壓力等原因,這些方式只是臨時性措施,治標不治本。
由于農民工可以向多方進行維權,相關單位的經營風險和社會責任風險增加新條例實施前,如果出現農民工資拖欠的問題,責任主要在分包單位,條例實施后,建設方、施工總承包單位都應承擔相應責任,農民工可以向分包單位、建設方、施工總承包單位三方進行維權,三方單位的經營風險和社會責任風險增加。
三、解決對策
建立政府、建設方、施工總承包方、分包方和農民工五方參與的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由政府主導,搭建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實現項目數據、工程進度、資金調度、人員配置等信息互聯互通。農民工通過該平臺記錄考勤、提交工資標準,分包方記錄應扣款項,農民工和分包方對對方數據進行審核確認,并限時提交平臺。施工總承包方根據審核后的數據,進行代發。建設方根據數據進行人工工資的撥付。政府通過該平臺可以實時監督農民工工資是否及時足額發放,及時解決矛盾。該數據也可與作為稅務系統的納稅依據。通過搭建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可有效解決分包方與農民工信息不對稱問題。
互聯網+農民工工資數據智能管理平臺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應廣泛宣傳推廣平臺的使用,施工承包人應當在施工項目部醒目位置比如住宿點、食堂等設立平臺信息告示牌,農民工實行實名制認證,錄入該平臺,通過定位打卡,實時取得考勤數據。
各層級之前能夠跨級進行聯系,實現在線申訴。比如農民工在分包單位不與其簽訂合同,不為其申請代發工資的情況下,在能夠提供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該平臺直接向總包單位申訴,平臺限時要求總包單位予以答復,如果在限期內,未予解決,該問題將自動提交到建設單位。
對于商業數據實行保護,做到分級使用。該平臺僅對本層級需要掌握或使用的數據提供具體金額數據,對本層級關系不緊密的,提供比例數據或定性信息。例如農民工需要知道本人當期具體收入、代扣代繳等金額,但無需知道分包單位本期收款的具體金額,平臺只需提供分包單位是否已收本期工程或已收工程款比例數據。又例如政府部門僅需知道施工總承包方是否已經全額及時代發農民工工資,而不需要具體的金額。
能夠與其他平臺進行對接,實現數據共享。比如該平臺能夠與個人所得稅平臺進行對接,有利于解決分包單位代扣個稅難的問題。例如該平臺能夠與公安系統平臺進行對接,有利于解決同一人在同一時間,分別在不同的工程項目
四、結束語
解決農民工工資代發新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將政府、建設方、施工總承包方、分包方和農民工五方拉到同一桌子上,面對面溝通,消除信息的不對稱,讓信息的傳遞由單向變成雙向甚至是多向。同時,由于信息會涉及到單位的商業機密,因此要注重信息的轉換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