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限合伙人如何衡量私募股權基金的業績?這不是人們想的那么簡單。首次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者有時會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的基金投資在基金成立初期的幾年里是負回報的。令他們感到寬慰的是,隨著基金的年齡增長,基金的回報也在增加。這被稱為“J曲線”,在私人股本領域,尤其是早期風險投資領域,這是一種普遍現象。而如何適時的基于J曲線對基金進行業績評價,是本文需要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J曲線;業績指標;私募股權基金;內部收益率IRR
1.引言
在評價基金的業績表現時,通常使用的業績指標有倍數(Multiples),內部收益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和PEM。在使用倍數指標時,需結合內部收益率一并進行分析,以便考慮到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同時基金的業績表現得基于J曲線[1]的規律,從而能更加科學的進行評價。
2.以內部收益率(IRR)為表現形式的J曲線
通常情況下,基金投資的內部收益率(IRR)在基金成立初期為負,在基金的后半段為正。因為這條線的形狀有點像字母“J”,所以被命名為“J曲線”。而之所以產生J曲線,是由基金前期成立的大額支出有關:
基金組織費用。基金的形成是昂貴的。組建費用包括法務、會計、稅務和旅行。這些組織費用從幾十萬美元到超過一百萬美元不等。按照慣例,基金應向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償還這些組織費用。這些費用從初始資本催繳額中支付。
管理費。基金將向GP支付管理費,管理費通常是基金生命周期的投資階段(前5年)每年承諾資本的2%。管理費按季度分期預付。
基金費用。基金也有每年支付的費用,包括保險、會計費用、法律費用、后臺辦公費用、經紀費用等。這些費用通常不是很大,但它們對基金早期的影響更大。
投資組合估值。在私募股權領域,尤其是風險投資領域,有這樣一種說法:“檸檬成熟得早。”這是指糟糕的投資通常會被GP及早發現,而好的投資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熟。當一項投資失敗時,GP將降低或注銷投資的賬面價值。這導致基金的早期業績受到影響。
因此,當評價基金的內部收益率時,投資者對于前期的負收益率不必感到困惑或過于擔心,前期的基金成立費用必然會影響到數據層面,因此不能過早地對基金表現進行評價。
3.基金業績指標的運用探究
3.1倍數指標[2]
DPI((Distributions to Paid-in-Capital),實收資本的分配與實收資本的比值,該值可用倍數表示。RVPI(Residual Value to Paid-in-Capital)。剩余價值與實繳資本之比,也可用倍數表示。TVPI(Total Value to Paid-in-Capital)。總值與實收資本之比,也可用倍數表示。
這些絕對指標簡單易懂,使用廣泛便于計算,然而缺陷也很明顯:倍數沒有考慮到金錢的時間價值;在基金清盤之前,這些倍數反映的都是中期的表現;基金的最終業績要等到基金被平倉后才會知道——通常是在第12年之后,但有時要晚得多。因此,重要的是要記住,如果基金仍處于活躍狀態,其業績倍數是臨時的,而不是最終的。剩余價值主要是基于對剩余組合投資的價值的估計;如果剩余價值占了總價值的大部分(意味著沒有很多分配),那么對投資組合公司投資的估計將推動總價值。這里的問題是,隨著公司的成熟,剩余價值會隨著估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該基金在特定時間點對一項投資的估值為1000萬美元,但該公司被出售,而該基金只獲得200萬美元,那么剩余價值被高估了800萬美元。相反,如果該投資被出售,基金獲得2000萬美元,那么剩余價值被低估了1000萬美元。估算投資組合公司的投資價值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藝術,因為會有很大的變動性。
因此在運用倍數指標對基金進行業績評價的時候,我們需注意幾點:
在基金的生命周期中,倍數將會波動。早期的倍數,尤其是風險投資的倍數,可能并不代表最終的倍數。然而,第7年或第8年之后的倍數指標更能指示該基金可能走向何方。即在風險投資基金早期的頭幾年里,這些倍數指標并沒有多大意義。
中期和最終結果。在基金清盤和完全清盤之前,業績倍數提供的是中期而不是最終業績。隨著基金年齡的增長,倍數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剩余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估計。剩余價值主要是基于對標的組合投資公允價值的估計。這些估計并不準確。因此重要的是要理解剩余值越高,倍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經歷的變動性就越大。
籌款和倍數。大多數基金每2-3年就開始為下一個基金募集資金。如果僅試圖根據第3年的指標來評估一只現有基金的業績,這個倍數不一定能告訴你全部情況。必須深入研究迄今為止的退場和現有的投資組合,才能真正理解基金的潛力。
3.2內部收益率(IRR)
從基本意義上講,內部收益率是一段時間內一系列現金流的回報。在私募股權領域,IRR[3]通常用于評估私募股權基金的業績。
而在運用IRR評價指標的時候需要注意幾點:
基金的出資請求通常是在需要的時候進行的。他們并不是一下子就需要這些錢,而是在進行投資或支付費用、附帶權益和基金支出時需要。對于基金來說,只在需要的時候調用資本是更好的,因為這可以改善基金的內部收益率。基金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過多會損害回報率(即現金拖累)。
在可能的情況下發放。同樣,更早地向有限合伙人返還資本會提高內部收益率。這激勵基金的普通合伙人盡可能多地返還資本,保留一部分用于基金支出和任何即將到來的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需要的時候收回資本,并盡快收回資本,兩者結合會對基金的內部收益率產生重大影響。
倍數沒有考慮到貨幣時間價值,IRR解決了這個問題。
資金現金流各不相同。當一只基金發出初始資本要求時,IRR就開始計時。當基金最后一次分配給有限合伙人時,IRR時鐘停止。介于兩者之間的是一系列的催繳和分配,它們構成了基金的現金流。
總回報與凈回報。我們已經從LP的角度檢查了現金流和收益,所以這些是凈收益。毛回報是基金從投資組合公司中獲得的回報,不扣除管理費、基金費用或附帶權益。有限合伙人的凈回報扣除了管理費、基金開支和附帶權益。總回報和凈回報之間的差距可能很大,有限合伙人最終關心的是凈回報。
中期和最終回報。所有的回報都是臨時的,直到基金完全清盤不再存在。一旦基金清盤,回報才是最終的。基金生命早期的中期回報并不能很好地預測最終的內部收益率。然而基金生命后期的中期回報,尤其是在有意義的分配情況下,能更好地預測基金最終業績的指標。
中期回報的問題。中期回報的問題在于作出了一個主要假設,即有限合伙人在計算日期對基金的投資價值是有限合伙人的現金流。這是錯誤的,因(1)有限合伙人的投資價值是由GP根據對基金投資價值的假設來確定的,而這些估值很少是準確的;(2)LP的投資價值是投資組合份額中的估計價值,如果股權出售,LP很有可能以少于估計的價值出售其股權份額,因此,投資價值可能夸大了真實價值。所以有限合伙人應對中期基金的估值和回報持保留態度。
3.3公開市場等價(Public Market Equivalent, PME)
一般來說,PEM是將投資組合的回報與選定的公開市場股票指數的假定回報相比較,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 同樣使用現金流作為投資在股票市場指數的基礎。例如,一個基金的內部收益率可能是15%,而使用標準普爾500作為指數的PME是10%,這表明該基金的表現超過標準普爾500個基點(bps)。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評價私募基金表現的時候,需結合倍數指標和內部收益率同時使用。PEM指標的運用采取了公開市場股票指數的現金流假設,具有良好的參照意義。而J曲線的規律是廣泛且普遍存在于私募基金中的,前期的負現金流可以不必過于擔憂,且對于中期的回報率假設,作為投資者需要抱有保留態度,因中期的內部回報率都是基于估值直接用于分配的假設之上,而未到最終清算之時,任何的估值都不是最終價值的體現。
參考文獻:
[1]Thomas Meyer & Pierre- Yves Mathonet, Beyond the J- curve:Managing a Portfolio of Venture C 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Funds[M]John W iley &Sons,Ltd,2005.
[2]Duan Xinsheng.Weight the Indices to Measure Performance of PE Fund with the AH P Model,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2011.
[3]何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J].商業經濟,2009,(06):67-70.
作者簡介:王寶寶(1993-)女,安徽滁州人,碩士,研究方向:房地產私募基金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