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賜煉
摘 要:只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核心價值,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去了解語文這本學科內容,并從中學習到有用的語言文化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懂得體現語文的核心價值,使得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意義,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更有效果。那么在文章中,主要以高中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就如何體現語文核心價值展開如下的分析與探究,以期引導學生挖掘語文學習的價值、體會語文學習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價值;教學;研究
前言: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仍有不少教師關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論性教學,這與傳統應試教學思維脫不開關系。受到傳統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思維也關注到了自己的成績,這會促使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與價值,也不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為了有效轉變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之真正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教師自身也要注意教學理念的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的及時創新與優化,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與價值。鑒于此,本文將結合高中語文教學有關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中語文教學展開研究,以尋找到有效的語文教學方式,使得語文的核心價值得到有效地體現。
一、語文核心價值的有關概述
(一)含義
語文教學具有其一定的核心價值,即語文教學中具有教學意義和價值的課程內容,能夠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思想品質得到提升的課程教學內容,而伴隨著語文教學的不斷深入,核心價值也越發突出,學生也能夠從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二)特點
語文核心價值呈現出如下的特點:第一,具有語文特點,即是指學生通過語文課才能學到的語文知識,并從語文知識中體會其中的文學意義與價值。第二,具有明顯的知識代表性,也就是指在實際語文課程教學中,語文核心價值體現的是文章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品質,而通過學習其中的人物思想品質,促使學生的思想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1]。第三,具有一定的引領性,主要以語文教學文章中的內容,引領學生體會其中的內涵與思想情感,從而促使學生領會其中的語文核心價值。
二、實現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文核心價值
(一)以明確的語文教學目標,引領學生體會語文的核心價值
語文教學要體現出自身的核心價值,才能有效引領學生走進語文學習的境地。但是,教師想要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語文教材中的語言文字及思想情感,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教學方式,即明確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理清語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指出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促使學生充分認知語文教材中的語言文化知識,進而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以及體會思想情感中,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地提升。
那么教師自身要做好語文教學內容的充分理解和認知,以知道哪些語文知識點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而且也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多方面考慮語文教學工作,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教學。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之初,教師應該利用比較直觀地形式來引導學生了解即將要學習的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一篇文學名篇時,學生應該了解文章的文體、結構、基本詞句,并且懂得從文章內容中體會深刻的思想情感,這樣的學習才更具價值,而學生也會領會語文教材中文章的核心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關文章內容的整體結構清晰展示出現,并指出其中的重點詞語、句子,以使得學生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文章。其次,在目標引領之下,給予學生了解文章的時間,使其可以自然而然地走進語文課堂環境。
(二)以針對性的語文教學問題,引導學生挖掘語文的核心價值
學生單純學習與記憶文章的字詞句,將難以盡快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品質以及核心素養,唯有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答,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素養,并且真正理解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其中,教師可以圍繞語文教學的實際內容,設計針對性的語文教學問題,以引領學生探究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課堂、領會語文知識的深層含義。但是,在提出語文課程教學問題時,如若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興趣,不重視激發學生的問題解決思維,則也會促使語文教學沉悶、無法發揮出自身的核心價值,也無法促使學生體會到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2]。
所以,通過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主題等內容之后,教師則應該針對相關的語文教學目標以及主題內容,并且基于學生的興趣點,提出即有趣又具有針對性的語文課程問題,使得學生可以展開針對性的語文課程學習。比如,在學習語文古詩詞內容時,如若教師只是刻板地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其中的詩句內容,而無法提出有效的語文課程研究問題,則無法真正實現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更不用說體現語文的核心價值。那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角度,提出適合學生探討的詩詞學習問題。比如,從詩詞作者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結合適當的歷史資料,包括圖片、視頻等,讓學生一邊看一邊分析詩人是在怎樣的情境之下創作詩歌,從而逐步引領學生探討詩詞內容,進而促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
(三)以利用課堂激勵的方式,讓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如若學生自身缺乏學習的動力與熱情,則會產生逃避學習、厭學的各種心理,這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進程,也無法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因而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變化。比如,當學生出現氣餒、害怕的學習心理時,則要利用一些有用、鼓勵性的語文課堂激勵方式,以鼓勵他們敢于學習、敢于探究,促使他們從語文課程學習中真正獲取知識、體會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
那么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尤其是在分析和探討一些語文課程問題時,很多學生容易因為問題難度大而產生逃避的學習心理,這時就需要教師有效地引導,以給予學生有用的問題解決意見,使其重拾學習的信心與動力,進而展開語文課程知識的深入探究。首先,教師依據學生的興趣、課程教學目標,提出一些針對性的語文課程學習問題。其次,在探討問題時,盡可能運用一些具有激趣的語言來鼓勵學生學習,如“你真棒!”、“你行的!”等,并配以適當物質上的獎勵,讓學生有動力、有信心完成課程問題的探討,從而促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成就感,進而自然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適當的合作互動方式,促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四)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指導學生正式語文的核心價值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會時常出現部分學生偷懶、敷衍學習的問題。所以,為了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體會語文的核心價值,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客觀的教學評價,包括指出學生的學習不足、學習可取之處等,以客觀、公正地給予學生適當的教學評價,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點以及缺點,從而對自身的學習進行有效地查缺補漏,進而促使學生真正從語文課程學習中獲得成長、并且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核心價值,而不是簡單地理解和分析語文教材內容。其次,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更多語文學習的方向以及方法,從而促使學生有效理解和掌握語文課程知識,進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核心價值。
三、高中語文教學突出語文的核心價值案例分析
(一)明確語文教學的主題與目標
在教學《故都的秋》中,教師想要學生真正理解文章中的字詞句內容以及思想情感,就必須讓學生深刻認知課文的架構、學習的目標,而如果學生不及時提取文章中的學習主題、明確語文學習的目標,將會漫無目的地閱讀,這不僅會造成閱讀效果的不佳,也無法讓學生從語文課程教學中獲得有用的文學知識,從而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價值。其中,《故都的秋》、這篇章屬于散文文體,而且都屬于寫景狀物類的散文,那么教師以此文體,引導學生明確散文閱讀主題。在明確的選文是散文文體之后,學生則可以根據文章的閱讀主題,確定相關的閱讀學習目標,如按照主題、文章作者以及相關文學常識方面來確定閱讀目標,包括文章作者的姓名、所處生活的時代、代表作品、文章所述的基本內容、運用的寫景角度與方法、文章的感情基調和作者的情感變化等。通過對閱讀目標分為若干個閱讀板塊,可以讓學生有序地展開文章的閱讀,從而體會單元文章之間的相似之處,進而形成一條明晰的閱讀線索,最終從閱讀中積累有用的閱讀經驗、并促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美、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與價值。
(二)確定有趣、針對的語文課程問題
有趣、針對的語文課程學習問題,能夠促使學生知道自己要用哪些語文知識解決哪些問題,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是有用的。那么教師可以圍繞《故都的秋》這一篇文章內容,依據文章的主題、思想情感,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文章學習問題,使得學生可以展開針對性的研究,而不是漫無目的閱讀。比如,教師可以從文章的字詞句出現,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字詞句的語言特色,也可以從文章的思想情感角度出發,讓學生結合相關的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使得學生走進文章中的寫作情境,并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那么在提出課程問題時,教師可以由淺至深的順序,先從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運用了哪些詞匯進行描寫,再從分析作者的寫作角度、運用到了哪些寫作手法等方面,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容、探討文章的寫作問題,從而促使學生一步步探討文章、并從探討中深刻了解文章內容、領會文章的寫作意境等,進而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美、景物美,最終使得學生產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欲望[3]。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組織課堂交流與互動環節,如利用課堂搶答的方式,先讓一名學生發言,再讓其他學生也發表自己的學習想法,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進而讓學生從他人的學習意見中發掘自身的不足。例如,在分析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景時,有些學生會認為文章是從積極學習上的角度來描寫景物,而也有些學生會認為文章從對比的角度來進行景物的描寫,而不同的學生會持有不同的學習意見,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使得學生在交流中真正理解文章、體會語文學習的價值。
(三)鼓勵學生以質疑的眼光學習
在上述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鼓勵小組中的其他學生發表自己的質疑觀點,提出自己對其他同學的建議,以促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比方說,在討論《故都的秋》的語言特色時,有些學生會說這篇文章寫了北平的景物,而有些學生會產生疑問,那這篇文章所寫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呢?與平時我們看到的秋天景色又有何不同之處呢?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質疑,并與其他小組同學一起探討。在分析中,學生可以更為深入的了解文章內容,并由此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情感,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領悟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體會滲透在語文課文之中的核心價值思想。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著語文的核心價值,而要想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核心價值內容,就必須懂得明確好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以明確的目標引領學生探究語文課程知識,并且設計針對的語文課程問題,結合有趣的合作學習與互動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地探究語文課程知識,使得學生從語言分析與理解中,逐漸對語文課程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體會到語文的核心價值思想,進而促使學生有效投入到語文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探究。
參考文獻
[1]劉君朝.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15(12)41-241.
[2]侯維林.高中語文教學要體現語文學科的核心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5):56-56.
[3]陳秀麗.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的語文教學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9,10(34):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