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且木·買合木提
【摘 要】高校維吾爾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畢業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高。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直接的聯系。本文就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維吾爾語口語教學;問題;漢族學生
目前從維吾爾語專業在校生和畢業生的情況來看,有相當多的學生雖然讀寫聽能力較好,但其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傳統語言教學的影響
在傳統的語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一直起著主導作用,展中心地位,教師局限于教材,多用講解法,學生的鍛煉機會少。其次,長期以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文字輕口語的傾向,忽視口語訓練,致使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二、學生興趣的影響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維吾爾語的態度,個人對維吾爾語的需要以及學習動力,對維吾爾語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力,激發學生對維吾爾語的學習興趣。
三、環境因素的影響
環境因素是制約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因素。同樣,學習維吾爾語的漢族學生也不例外。學生家庭成員的文化品位、職業、經濟情況以及學習經驗、學習方式等等,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環境也是保證學習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學生學前是否接觸該語言,對教學也起一定的作用。我們在維吾爾語教學中,不難發現來自南疆的學生比來自北疆的學生接受速度要快。可見,目的語言環境和學生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四、教師的影響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他調控和指導學生的日常學習。縱觀歷屆畢業生和在校生我們發現,學生是按照教師、課程設計人員和教材編寫者去接受其提供的語言輸入,并沒有幾個學生突破了教材的束縛,隨心所欲地學習,這就要求教學速進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既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而實現這個教學目的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態度。我們都知道,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和活動組織者,他要進行指導調控學生以使教學正常進行。教師應在激發學生興趣、學習積極性方面做地好、教材的難易處理得當,能充分發揮已有的教學設施和條件,既充分發揮平衡和協調作用。口語課堂中更是如此,他要組織學生反復操練,讓學生有所收獲。
語言是交流工具,人們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口語。而如何提高漢族學生口語的水平要解決上述幾個問題并找出相應的對策。
對策:
一、改善舊式教學方法
學習語言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通過者一語言去交流,去了解一個陌生的文化和世界。而且學習維吾爾語還有特殊的意義,維吾爾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重要的一員,學好它有利于改善民族間的關系,消除自我中心思想,對向新疆地區傳播現代科技文化,加速開發邊疆有重要意義。因此,維吾爾語不僅僅是一門理論知識更是一門溝通工具,所以此語言的教學方法應該對口語訓練重視起來。增加口語課的課時,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以下幾種互動方式訓練口語。
1.講述方式。高校的維吾爾語專業老師除了按教學要求完成課本規定內容外,每次上課之前抽出四五分鐘時間專門進行說話訓練,內容可以是學生經歷過的某件事,給學生提供開口說話的機會。這種練習可以讓學生提前做準備并且在課堂上自由發揮,老師盡量不要打斷學生的陳述,讓他們講完了再給予糾正。這樣不僅讓學生不受拘束,不失去自信,也可以教師更容易發現學生口語表達中出現的問題。
2.問答方式。這種練習可以在講課文或對話時使用。教師針對不同的段落提出一些需要真正理解才能回答的問題,也可以是課本內容與日常生活和實際問題相結合進行。問答方式不僅可以用在師生之間,也可以讓學生互相進行問答。進行該方式的時候注意,先使學生熟悉所講解的內容,然后盡量結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實際內容來重復問題。
3.復述練習。復述課文、對話、課后短文或整棵的中心思想比背課文、對話更有效。這項練習一般是講完某課的時候才能進行,這時學生已經對部分重點內容熟悉了,也學會了怎樣和實際相結合了。這項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激發學生對維吾爾語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和維持一個人進行一項活動并推進該活動的內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學習語言時,在母語、自身的害羞心里等一些原因的影響下容易造成學生灰心。因此,作為教授維吾爾語的老師盡量為學生,尤其是漢族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大膽地用維吾爾語交流。比如,進行維吾爾語授課時,整個課時都用維吾爾語交流,在完成正常授課后給學生朗讀或是鼓勵學生朗讀一些與課本無關的維吾爾語文學作品或長維吾爾語歌曲。除此之外,學習維吾爾語的學生大多是在新疆地區,新疆是學習維吾爾語的良好語言環境,電視、節目、電影、廣播、書報刊這些娛樂節目都給學生提供大量有趣的語言材料,有意識地利用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三、在課堂中創造維吾爾語情景
維吾爾語口語課堂中口語訓練貫穿在句型教學和課文教學中,也有較多的語境、視聽說相結合。口語的訓練形式雖然有多種,但按照說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可總結為:聽—說、讀—說、視聽說、說—聽等等。
1.替換和轉換練習。替換練習是一種靈活性很強的練習途徑,是用不同的單詞或詞組替換原句中的同一成分,以達到熟練掌握句型。轉換練習可用于陳述句變疑問句、肯定式變否定式、主動態變被動態等。這種練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可以使學生掌握學習維吾爾語語法的捷徑,也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2.看圖說話訓練。可用一副或一組圖畫進行,說話一般圍繞著特定語言形式,但有較多的發揮余地。盡量選一些幽默有趣并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圖片,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讓學生自由發揮,讓他們想什么就說什么,要做到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描述圖畫可以采用個人講述,也可以讓學生圍繞圖畫的主題互相進行對話。教師所采用的方式一定要多樣化才能使課堂活躍,以達到預期結果。
3.分組扮演角色練習。教師以課本內容為主為參加者分配角色,設置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用角色身份說話。為了使這種雙人或小組活動順利進行,教師應向每個角色提供必要的背景。重要的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掌握的語言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盡量讓學生在自然語言環境中學會交際。這種操練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情況。
4.教師本著教學為教育服務的觀點,教書育人。
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與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學生的思想。許多優秀的教師都重視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對教育的推動保護作用。口語教學也不能回避德育,這是確保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根本動力,尤其是學習動力不足方面,培養他們的愛祖國、愛新疆的思想情感,讓他們樹立為家鄉、為祖國而學習的信念。
總之,對維吾爾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口語訓練的途徑和操作方式,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維吾爾語口語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系統。它通過教師在愉快協調的維吾爾語情境中輸入信息,學生感知理解維吾爾語,接收信息,并在操練句法結構和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思考歸納出語法規則,進而舉一反三,創造性地運用語法培養表達思想,輸出信息的能力。語言是言語行為,也就是語言的自動發出和理解。維吾爾語學習基本上是一個機械的習慣形成的過程,好習慣通過正確的而不是錯誤的反應形成的。因此,維吾爾語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能忽視語言知識的單項分析和訓練,要在口語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和維吾爾語語感能力。
【參考文獻】
[1]亞力坤.淺談民族中學漢語說話訓練[j]新疆雙語教育 2000(1).
[2]許疆生.淺談口語課教學中教師的平衡協調作用[j] 語言與翻譯 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