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賓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高職學生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職業生涯規劃作為高職學生職業發展中的重要基礎,在其人生歷程中起到關鍵作用,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完善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對于增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幫其實現職業發展目標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本文結合當前高職學生就業以及職業發展現狀,在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踐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層面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一、前言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隨著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高職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因此,必須全方位重視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其在規劃的引導下有針對性地安排自己日常學業和思考自己的職業,才能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是一個實踐問題,更是一個理論問題,必須引起學界的高度重視,加強相關研究。隨著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在國家“自主就業、雙向選擇”的大政策下,高職學生學歷文憑的“弱勢”顯得比較突出,廣大高職學生在就業的十字路口顯得極度茫然。近幾年的就業數據顯示,高職學生就業率并不低于本科生,但是不難發現,廣大高職學生就業層次明顯低于本科學歷,大多數高職學生雖然能在畢業之時也能找到工作,但是無論從發展空間還是薪資待遇,都有些差強人意,此種情況與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以及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很大差距,盡管這樣的結果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是學生在校期間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概述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科學的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職業素質等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而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和安排。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制定,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本人的潛力和綜合能力,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進一步保證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它好比人生航船的航行路線,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使人生航船用最優的路線達到成功的彼岸。
職業生涯規劃對于高職學生尤為重要,因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的職業人。關系著廣大高職學生的前途命運,同樣,也關系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是“以人為本”思想在職業教育中的鮮明體現。各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和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第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以促進本人或者受教育者的生涯發展為最終目的,要制定詳細科學的教育計劃,然后圍繞著教育目標有組織地實施;第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系統性、持續性、動態發展的教育活動。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都是伴隨著職業人生的持續不斷的過程,伴隨著其整個職業全程,而實施影響的教育者,必須將教育影響著眼于受教育者的整個職業歷程,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受教育者所處的環節變化,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理念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適時調整,最大程度發揮教育效果;第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綜合性的教育活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引導學生規劃自我的職業生涯并將其規劃轉化為現實的綜合性教育活動。具體包括:職業分析、職業目標、職業知識以及職業實踐,最大程度提高教育實效性。
三、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
(一)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在很長一段時期,高職院校堅持以就業率為核心評價標準,因為就業率職業影響招生,招生則決定學校生存和發展,為此,大多高職院校想盡一切辦法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歸根結底,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一味地指導學生找工作而忽略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就會導致學生缺乏自我成長和發展的內在能力,本來應該在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課程中進行的教育,被就業指導所代替。還有部分高職學院甚至沒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或者僅僅作為選修課來對待,形式化嚴重。
(二)學生自身動力不足
當前,廣大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盡管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是往往更多地是接受的就業指導,造成學生本人對于自我認識不足,缺乏職業準備以及職業目標定位,面對畢業之時的就業十字路口,顯得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更不明白自己適合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
(三)專門師資力量欠佳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生涯規劃教育師資建設存在嚴重不足,部分院校為了開設本門課程,臨時從就業指導中心等機構,或者思想政治課教師、輔導員抽調人員進行照本宣科式地授課,隊伍的基本穩定性嚴重缺乏,不但數量不足,更重要的是結構不合理,沒有專職從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也談不上隊伍發展,長此以往,必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繼而影響學生綜合發展。。
四、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路徑
面對廣大高職學生在就業中的迷茫以及在職業定位和發展方面的困惑,結合大多數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為了提升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實效,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高職教育理念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然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進一步更新理念,做到與時俱進。要切實改變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標,重視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其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就是重要的載體和平臺。
(二)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實現教育目標,教育者隊伍是關鍵。針對當前廣大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現狀,各學習務必加強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保證隊伍規模數量,加大師資引進力度。另一方面,要改善隊伍結構,可以聘用有職業指導經驗的職業規劃師、就業心理方面的心理教師以及大中型企業中專門從事人事工作的人員,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專業職業背景合理的師資隊伍。
(三)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
面對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各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辦學方向、專業設置等方面的特點,依據市場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本著實用性和有效性,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研究和開發,完善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進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開發,最終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有效地提升自我認知、職業定位、職業發展以及職業目標意識。
總之,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直接影響高職畢業生未來發展,是高職院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要從上至下重視此項工作,學校層面不僅僅要盡可能提供人財物的支持,所有二級教學單位更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團部門要利用自身有力條件,想辦法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比如多開展相關活動,建立相關社團等,全力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參考文獻】
[1]郭欣、婁淑華、王順吉.對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夏雨、李道康、王葦.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