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超
摘 要:鐵路作為國家或企業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運營和安全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鐵路調度系統基礎數據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安全管理仍有優化空間。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化技術日益成熟,以規模化數據為基礎提升管理效率與水平,能夠有效驅動鐵路現代化發展步伐;加快鐵路調度大數據功能架構設計及研發運用,能夠為充分挖掘鐵路調度數據資源,提升鐵路調度管理能力,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
關鍵詞:鐵路;運輸;調度;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U29-39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鐵路的運輸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隨著科技與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運輸也逐漸成為我國的中堅事業。以大數據環境為分析背景,對鐵路運輸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大數據為依據開展的調度指揮工作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優化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的具體策略,包括明確市場的需求并加強數據的挖掘工作、對內部數據進行調整以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希望對提升鐵路運輸工作效率有所幫助。
1 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的相關概述
1.1 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的作用
鐵路運輸是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形式,無論是鐵路運輸中的客運還是貨運,為確保鐵路正常運行,都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調度指揮才能實現。相較于貨運而言,客運的調度指揮較為簡單,調度員按照鐵路運輸圖開展調度工作即可,但是在鐵路貨運列車的調度指揮工作中,工作內容十分復雜。在調度運輸工作中必須確保組織計劃與調度指揮之間能夠相互協調。在鐵路運輸調度工作中,一定要根據鐵路運輸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鐵路運輸計劃,具體分為日班計劃、月計劃與年計劃三類。此外,在對鐵路運輸調度制定計劃時,一定要全面考慮鐵路運輸的車流方向、數量等,確保制定的調度計劃能夠與當前鐵路運輸能力相匹配,滿足實際運行要求。除了制定鐵路運輸調度計劃之外,還需要對鐵路列車中的編組問題進行解決,充分考慮鐵路列車時間表、數據以及各個車站的實際容納能力等,在確定鐵路始發點、終點的基礎上,對鐵路沿線中的所有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1.2 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原則
各鐵路單位在開展鐵路運輸調度工作時,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安全原則。我國鐵路網全面覆蓋較為密集,再加上鐵路運輸速度較快,一旦發生鐵路運輸故障,將會導致不可預估的后果。鐵路運輸調度工作,一定要全面掌握列車實際運行情況,在危險情況下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確保列車能夠安全運輸、鐵路線正常使用。安全原則之外,鐵路運輸調度還需要始終秉持服務原則,以便能夠滿足貨運、客運的實際需求,針對特殊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最終實現安全、便捷的服務目標。最后,運輸調度指揮工作需要遵守高效原則,鐵路線是穿梭在不同城市之間的高密度運輸,滿足了不同城市的運輸需求,因此,運輸調度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實現對區域、人員的動態管理,以便能夠不斷提高鐵路運輸的效率。
2 大數據背景下優化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工作的具體策略
2.1 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
為及時掌握市場的動態變化,調度指揮部門應當與市場、大數據進行一定的對接工作。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我國高速鐵路運輸業體系逐漸完善,而宏觀大數據的發展便是推動鐵路運輸業整體發展的重要力量。鐵路運輸為創造價值,建立更好的服務體系,必須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對接、交流以及管理工作。目前鐵路運輸業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各行各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客運與貨運的競爭也將愈加激烈。為促進鐵路運輸調度工作效率的提升,必須采用更為先進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市場、挖掘市場,掌握其需求,根據市場的需求導向合理規劃運輸調度指揮方案。與此同時,數據的整合工作也是必要的,即在宏觀大數據的背景下,鐵路運輸業需要對已掌握的數據進行一定的匯總與整合,然而目前所整理的數據只是一些內部的統計數據(運行數據),鐵路運輸業缺乏與外部市場的聯動性,數據的挖掘工作面臨困難。
2.2 加強數據的結合工作,完善內部機制
對內部運輸機制的完善不僅是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整合,而是在以大數據的分析工作、統計工作為基礎,開辟一條新的調度指揮通道,將數據作為介質,使其在最大程度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在運輸方向、故障分析方向、安全與配套設備保障方向、效能分析等方向發揮最大的價值。與此同時,建立一套合理的鐵路調度管理體系尤為重要,該體系的職能是以完整數據的分析作為基礎,對市場變化的信息、客戶目標信息等指標進行有效的控制。例如鐵路運輸業的貨物運輸領域,為最大程度幫助貨運客戶節省運輸的時間、運輸的成本等,可以對客戶的行業、發貨的時間、需要的車型、運輸的規模、真實的產能等屬性信息進行一定的收集,以大數據中數據的挖掘技術作為基本技術支持,快速選擇出符合貨運客戶實際需求,滿意度較高的運輸產品。
2.3 對運輸的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
運輸產品的調整工作主要是為了順應變動的市場需求,鐵路運輸業的結構也正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對鐵路運輸業自身的運輸效能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其調整方向是否滿足市場的相關需求,根據實際出發,進一步實現“門對門”的運輸方式,從而最大程度滿足對市場的服務供給。針對當下的新形勢,需要注重資源的合理使用與相關的成本控制,為了進一步減少鐵路運輸業的成本支出,保障資源分配的合理性,企業需要熟悉市場需求,對有限的資源與服務供給進行合理的分配,保障資源的最優使用。整個分配工作需要以大數據作為支撐,依賴于大數據平臺對相關運輸信息的搜集工作與整理工作。例如一年一次的春運是人口流動最大的時候,鐵路運輸企業需要根據其人口遷徙的相關數據,合理制定列車的運輸方案,保障其可行性,滿足居民對交通運輸的需求。貨車運輸正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呈現下降的趨勢。為了保障貨運的合理性,緩解一定的交通壓力,降低相關運輸成本,企業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市場進行預測,根據其預測結果與市場需求的變動制定合理的運輸調度方案。
2.4 通過數據的分析提升運輸效率,挖掘運輸業的潛力
數據分析的前提需要對多種因素的數據進行匯總和收集,例如鐵路運輸列車的運輸里程、運輸時間、運輸的效率、發生故障后設備的影響時間、施工對運輸效率造成影響的時間、周轉的時間等。通過對上述內容的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掌握其動態變化的規律,隨后用大數據技術作為支撐,針對數據分析的結果,對調度措施不斷優化、完善,達到提升運輸效率、挖掘鐵路業運輸潛力的目的。例如,為了保障列車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提升其準點性,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進行一定的分析工作,即對列車在不同區間的運行時間、運行圖標尺軌跡偏離的情況進行分析,達到對圖標尺進行最大優化的目的。
3 結束語
目前鐵路企業陸續建立的各種生產信息系統間相對孤立,許多有用信息被埋沒在海量數據中。因此,有必要結合大數據管理思維與挖掘方法,建立鐵路安全管理大數據分析平臺,綜合考量作業人員、設備、環境、管理方面失效危險等因素,有效整合各專業系統生產數據,通過對各類數據的綜合處理分析,形成各類指數并用于安全預警和安全管理,數字量化單位的安全管理狀態,實現鐵路生產信息的集中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可視化展示,為鐵路管理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何宏偉.基于調度集中應用的調度指揮風險與對策[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3):1-4+10.
[2]吳艷艷.論優化鐵路運輸調度指揮體系策略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25):244-245.
[3]張浩.論煤炭礦區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的優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3):33-34.
[4]武博.鐵路運輸安全存在問題及優化路徑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2):133.
[5]劉結平.神華鐵路調度信息系統建設方案研究[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18,15(10):25-31.
[6]梁小軍.加強礦區鐵路運輸能力的有效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