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智能建筑數量不斷增多。智能建筑具有自動化、智能化特點,可以給用戶營造更加舒適、便利的環境,進而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當前,智能化建筑發展迅速,相關技術也在日臻完善。但在智能建筑發展過程中,也難免遇到一些困境和難題,基于此,本文就此進行了相關闡述與分析,以期進一步推動智能建筑的發展。
關鍵詞:智能建筑;發展現狀;發展困境
中圖分類號:TU85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0)10-0000-00
0 引言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建筑行業也隨之發展,且逐漸呈現出工業化、數字化的發展傾向,智能建筑的數量日益增多。隨著智能建筑的普及,人們對建筑的要求逐漸提升,不僅要求建筑具有安全、穩定性能,還要具備各種功能以及節能環保特點。智能建筑應用多種現代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這不僅提升建筑質量,加強其功能性,而且可以滿足用戶各類需求,使其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特點。目前,智能建筑具有十分廣泛的發展前景,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要促進智能建筑發展,必須要掌握智能建筑的發展現狀和困境。
1 智能建筑的發展現狀
1.1 智能建筑的相關理論概述
智能建筑使建筑結構、系統、管理等內容更加優化,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要求,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舒適、便利的環境,應用各種智能化工具轉化建筑功能,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智能建筑不僅運用了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還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主要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等等,因此可以調整能源結構,與當前社會發展要求相符,使其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建筑最早在西方出現,其出現轉變了傳統的建筑設計方式和理念。在智能建筑發展過程中,建筑風格廣泛流傳,到了20世紀80年代左右,我國開始建設智能建筑,引進國外的技術和設備,并逐漸在酒店設計、工業建筑中應用,建設數量較少,但仍受到建筑行業的廣泛關注[1]。很多設計單位、供應商、建筑師都開始對智能建筑進行探索和研究,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在1995年,我國發布了《建筑與建筑綜合布線系統與設計規范》,該規范對建筑通信網絡和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有很大引導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智能建筑的建設標準日漸完善,標準劃分愈加詳細,包括建筑規劃、設計、施工三個方面,三者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在此發展背景下,我國公共建筑也逐漸向智能化方向轉型,且在智能化公共建筑中的投資不斷增加。智能建筑并不僅僅包括建筑設備、信息設施等內容,還包括計算機、網絡、消防、樓宇自動化等內容。智能建筑涵蓋多個領域,包括自動化控制、通信、計算機等等,智能建筑的發展可以促進建筑行業的整體進步。
1.2 智能建筑的相關特點
智能建筑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在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生產必備的工具之一。在智能建筑建設過程中,計算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技術會在智能建筑中廣泛應用且效果良好。在早期建筑工程中,計算機只會在辦公室中應用,隨著技術發展和行業進步,計算機控制機房隨之出現,通過計算機轉換和信息交流,使建筑更加智能,具有人性化特點,滿足用戶各種需求。應用計算機對各個設備進行管控,具有便捷高效特點,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此外,通訊技術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當前人們對建筑通訊功能有很高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要提升建筑的信息共享能力,匹配可靠穩定的通訊系統,智能建筑就是如此。智能建筑的中樞就是智能化集成,包括設備、辦公、安全防范、消防、通信五個自動化系統。在智能建筑中,安裝各個系統的傳感器和控制裝置,然后根據具體需求設置主機,各個系統都可以進行快速高效的信息傳遞,綜合布線系統也隨之產生,其具有速度快、頻帶寬的特點[2]。以此為基礎,統一管理各個系統,滿足系統集成要求,從而提升建筑的整體性和協調性,使子系統之間可以更好配合,提升子系統的信息交換效率,確保智能建筑穩定高效運作,進而滿足用戶各類需求。
2 智能建筑的發展困境
2.1 理論研究不足
目前,我國智能建筑數量雖然不斷增多,但大部分技術和產品并非國內原創,而是從國外引進,通過本土化的改造之后,應用在國內建筑中。從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智能建筑的相關理論研究還不夠完善,技術科研等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例如,沒有統一的智能建筑標準,盲目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對國內的技術水平、環境特點并不了解,在智能建筑建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不及時有效解決,會直接影響建筑質量、安全和使用壽命。智能建筑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分別是:單功能系統階段、多功能系統階段、集成系統階段、智能管理系統解階段、智能化環境集成階段。北京發展大廈是我國第一幢智能大廈,具有辦公自動化、節能環保的特點。隨著智能建筑的不斷增多,但其技術并沒有得到有效完善,大部分智能建筑逐漸無法正常運行,很多建筑無法真正達到智能建筑標準。一方面,施工設計不夠完善,由于工程中涉及到的樓宇自動化系統十分先進,一些設計單位水平不足,對這些技術難以把控。在建設過程中,設備普遍采用國外設備,安裝調試的能力有限。要促進智能建筑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加強技術、產品等方面的研究,不僅要引進先進技術,還要對技術進行創新和開發。
2.2 施工人才的缺乏
在智能建筑建設過程中,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建筑整體質量。但是,我國智能建筑的建設人才并不充沛,很多施工團隊并沒有掌握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對智能建筑技術規范并不了解,在設計和規劃過程中,并沒有進行長遠、深入思考,造成很多環節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達標等問題。在人才匱乏的情況下,智能建筑質量水平會受到極大影響,我國智能建筑施工人員普遍為傳統建筑施工團隊成員,其對智能建筑并不了解,也沒有經受過專業的教育或培訓,因此其不僅建設效率低下,在建設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問題[3]。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該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強化職業教育,同時加強施工團隊培訓工作,通過網課、講座等形式宣傳新知識、新技術,確保施工團隊技術水平符合要求。
2.3 建筑技術有待提升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國智能建筑的相關技術并不完善,如數據傳輸的通訊空間不足、網絡頻寬受限等問題,此外人才匱乏,數據模型也不完善,進而導致智能建筑系統中的信息交流、數據轉換效率較低。不僅如此,缺少先進的通訊技術和數據安全技術,不僅影響建筑施工,還會影響其使用效果。智能建筑本身具有技術集成特點,其涉及多種技術和多項理論的應用,覆蓋了多個學科,尤其對信息傳輸、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的要求更加嚴苛。要保障智能建筑的質量,就必須加強技術的研究,應用更多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系統的完善和優化。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從信息技術、管理制度、功能優化、服務調整等多方面入手,逐漸向集成化、多元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4 投資效率低
智能建筑不僅建設難度大,而且具有技術集成特點,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資源。在建筑建設過程中,如果選材不當或技術失誤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這樣不僅會浪費各類資源,還會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導致建筑與實際要求不符,影響建筑整體效益。目前,智能建筑發展十分迅速,很多建筑工程雖然對其要求較高,但實際建設水平卻并不理想。很多業主并不了解智能建筑的功能種類和質量水平,只是盲目購買,進而出現投資失敗的情況,購買后出現各類問題,導致智能建筑的投資效益不足,難以吸引更多資金、資源的投入,影響智能建筑的發展。不僅如此,由于智能建筑日常養護不足,造成智能建筑的功能、壽命受到影響。
3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雖然在不斷完善和發展,各類技術的應用也愈加廣泛,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研究不足、人才匱乏、技術落后等。為了更進一步促進智能建筑的完善和發展,必須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重點加強對技術的研究和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孫少雄.探討智能建筑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6):1041.
[2]席偉博.新時期智能建筑發展的困境與建議[J].市場周刊·理論版,2018(30):213-213.
[3]毛櫛睿,劉爽.新時期智能建筑發展的困境與建議[J].綠色環保建材,2018(11):183+186.
收稿日期:2020-09-03
作者簡介:汪旭(1988—),男,湖南常德人,本科,工程師,從事電子信息網絡通信技術的設計實施交付及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