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輝云
摘 要:應用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若是學生能夠將應用題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應用題的理解。把那些枯燥、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應用題還原為取之于學生生活實際,并具有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從而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就能提高學生學應用題的興趣,要善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信息,提煉具時代感的題材;善于教學過程生活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學習和發展數學。
關鍵詞:生活;應用題;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強調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應用題的教學要讓學生了解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現實世界及其他學科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的內在聯系。”不僅要求應用題的選擇要與學生的實際相聯系,而且要求“數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事情出發,給學生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 如果能把那些枯燥、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應用題還原為取之于學生生活實際,并具有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從而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就能提高學生學應用題的興趣,使他們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學習和發展數學。下面就談談我在應用題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善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了數學,而生活又離不開數學。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你身邊,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價值。但在提煉的過程中,也要防止題材低俗化,使題材具有真正的思想意義和教學意義。應用題的設計中,需要在其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用學生熟悉的內容來設計數學應用題,這類題目讓學生對數學應用題充滿興趣,顯著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將應用題與生活聯系起來,還能減少數學表達的無趣性,在審題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引導他們抓住題目中的重點語句,快速、準確的解決數學問題。
如,《求商的近似值》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簡單應用題:媽媽在菜場里用4.5元的錢買了3.5千克的青菜,媽媽不知道每千克是多少錢,請你幫幫她。學生們興致盎然,算后都說每千克1.3元錢。我故意問為什么不是1.28元或1.285元每千克呢?同學們搶著回答:現在誰還用"分"呢?從這個不算十分貼切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學生們想解決問題,并且會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問題。
二、善于捕捉生活信息,提煉具時代感的題材
小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對于生活中事物的好氣度較高,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因素進行考慮。但站在學生的角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將學到的東西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就能夠提高學生自身學習的動力。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教育形式。將應用題改編為動畫、視頻等形式,制作出一節別開生面的微課視頻,讓學生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接觸應用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變換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課堂中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便沒有很大的壓力。教師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之中處處都涵蓋著數學的思想,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如《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視頻資料,對當前相關一些食品的物價水平等進行融入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新聞等方式感受到小數的概念以及小數點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教學基礎內容或例題等設計相關的生活化應用題,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小數的加法減法運算,從而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善于教學過程生活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們由于活潑好動,在數學課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師應該注意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小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可以把教學過程生活化,讓學生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抵觸心理。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融入生活方面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節約時間,還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水平。所謂把教學過程生活化,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創造真實的生活情境,或者也可以選擇把應用題的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加以生活素材。解題策略多樣化應用題改革的原則不是求難,而是求活。在教學中,要適當提供一題多解、一題多答或綜合性的應用題,要求學生除用常規思路解題以外,還要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問題,溝通不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養成多向思維的習慣,尋求最佳的解題策略。
如:“甲、乙兩車分別從相距200千米的A、B兩地同時出發,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由于沒說明兩車的行駛方向,因此要從各個角度考慮問題。通過學生對信息的判斷、選擇和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思維定勢得以破除。再如在教學統計圖,統計表時,要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來進行綜合分析,除了課本作業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回家,統計自己家庭的一些生活開支,自己日常生活的開支等,通過分析總結,可以培養學生的正確消費觀,知道該怎么花錢,避免浪費。
參考文獻:
[1]祝福洪.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2]林玲珠.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黑河教育,2018(01):54-55.
[3]潘金平.淺析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134.
[4] 顧佳.從實踐的角度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J].教育,2016(7):52.
[5] 張琴.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2):291-292.
[6]胡國新.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