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周
1
人們常說,想知道一個瓜的好壞苦甜,可以看它的形狀和色澤;想知道一匹馬的力氣大小,是良驥還是駑駘,可以看它的神態(tài)和氣息。看人,有時候也是如此。
去過一家早餐店,大家都叫老板“李叔”。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錯,每次路過時總能看到店里排著長隊。但旁邊的早餐店卻冷冷清清。細問其他客人才知道,原來,李叔家除了早餐的品質好之外,服務態(tài)度更受大家喜歡。顧客來買早餐,他總是笑臉相迎,和和氣氣地向顧客問好,還會默默記下熟客的喜好,和顧客打成一片。
對比旁邊的早餐店,店員總愛板著個臉,誰看了都不愿意走進去。
俗話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的確,一個簡單的微笑,不僅讓自己快樂,也能溫暖別人,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寬。
會生活的高手,從來都是自信滿滿,臉上常掛著一抹暖暖的微笑。他們并不是生活上萬事皆如意,只是他們明白:擊敗苦難的永遠不會是沮喪,而是樂觀與微笑。
所以,他們總是心中充滿陽光,哪懼前路黑暗。
2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讀書,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個人的氣質和談吐。腹有詩書氣自華。
聽過一些人“高談闊論”說,“一直不知道讀書有什么用,我從來不讀書,不照樣開跑車嗎?我廠子里現在三百多號人,隨便一個人的工資都比很多書生高。”
這樣的人通常愛炫富,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與人見面,必談自家的車、房,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但是,我很認同這樣一句話,“讀書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愛讀書的人,不會只從“有沒有用”這樣功利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知識的豐盛讓他們感知到更豐富的世界,格局的博大讓他們對生命的本質有更深的體悟。
當炫富者發(fā)出“讀書無用論”時,他們不會做無謂的爭辯,一是因為并不羨慕那樣的生活,二是因為看得越多,讀得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無知,越懂得保持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去為人處世。
讀書,讓他們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和優(yōu)雅美麗的風骨,也令他們更受人尊敬。
3
生活中總能看到些人,穿著光鮮,有著一副姣好的面容,卻違法違紀,處處無視法律規(guī)范、社會公德。見到這樣的人,大多數人第一眼就選擇遠離。因為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一個人的善惡,會由內而外地在臉上展現出來。
顏值可以妝扮,但掩蓋不了本色;氣質可以塑造,但脫離不了本性。容貌是先天的,但精神長相卻是后天形成的。
有一段話說得很對:若要優(yōu)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若要苗條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給饑餓的人;若要優(yōu)雅的姿態(tài),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徒有其表,難成氣質;內外兼修,才會更美。
歲月凋妝容,有書氣質佳。修心內自秀,何懼逝年華。唯有真誠的微笑、詩書的氣質和善良的內心,才能歷經歲月的磨礪而越發(fā)蓬勃與豐盈。
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