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偉
【摘要】目的 :探討聯用西藥和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 70 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 70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 35 例患者。我們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西藥蘭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療法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 :聯用西藥和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胃潰瘍 ;三聯療法 ;半夏瀉心湯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1-0067-01
胃潰瘍是臨床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長、易復發、并發癥多等特點。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反酸、腹瀉等,其病情嚴重時易發生潰瘍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癌變等并發癥。胃潰瘍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其發病原因受患者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影響 [1]。臨床上多使用西藥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此療法雖然見效較快,但不能根治,而中醫注重標本兼治,中西醫聯合治療胃潰瘍效果更佳。為找到治療胃潰瘍更好的辦法,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 70 例胃潰瘍患者分別使用西藥三聯療法與使用西藥三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 70 例胃潰瘍患者。這些患者在入院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腹脹、上腹痛、反酸、嘔吐、貧血、嘔血等臨床癥狀,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醫及西醫關于胃潰瘍的臨床診斷標準 [3]。在這 70 例患者中,有男性 49 例,女性 21 例。他們的年齡在 25 ~ 75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45.8 歲。他們的病程為 2 ~ 20 年,平均病程為 6.5 年。 其中,有 15 例胃大彎潰瘍患者,有 25 例胃小彎潰瘍患者,有20例胃竇潰瘍患者,有 10 例幽門部潰瘍患者。將這 70 例患者隨機
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 35 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我院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西藥蘭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療法進行治療。蘭索拉唑的用法及用量為 :口服,30mg/ 次,2 次 / 天,餐前服用。阿莫西林的用法及用量為 :口服,0.5g/ 次,2 次 / 天,餐后服用。克拉霉素的用法及用量為:口服,0.5g/次,2 次 / 天,餐后服用。連續治療 7d 后,改為單純使用蘭索拉唑進行治療,用法及用量不變。持續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其治療效果。
1.2.2 我院為觀察組患者在使用西藥三聯療法(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加用半夏瀉心湯加減進行治療。半夏瀉心湯的藥物組成及使用方法為 :半夏 15g、黃芩 10g、海螵蛸 10g、黨參 10g、干姜 9g、炙甘草 6g。若患者出現肝胃郁滯的表現,可在此方中加入柴胡、枳殼各 9g。若患者出現出血的表現,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芨、三七各 15g。若患者出現脾胃虛寒的表現,可在此方中加入香附、良姜各 9g。若患者出現胃陰虧虛的表現,可在此
方中加入天冬 10g、玉竹 10g、沙參 15g。將上述藥物用清水煎煮30min,去渣取汁 400ml,每天一劑,早晚各服 1 次。持續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其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這些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胃鏡檢查及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根據胃潰瘍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我院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3 個等級。①顯效 :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經胃鏡檢查其胃潰瘍病灶轉變為瘢痕期或消失。②有效 :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經胃鏡檢查其胃潰瘍縮小 50% 以上。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其胃潰瘍無明顯變化。治療的總有效率 =(顯效 + 有效)/ 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方法
我們采用 SPSS19.0 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 ± 標準差(x±s)表示,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 x2 檢驗,當 P < 0.05 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 1。
3 討論
胃潰瘍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此病患者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胃潰瘍病程較長,易引發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在臨床上多使用西藥蘭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此療法能明顯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減少患者血漿內皮素的合成與分泌,增強其黏膜的屏障作用,提高其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但使用西藥治療的副作用較大,且治標不治本。中醫認為,胃潰瘍是由患者胃陰虧虛、胃氣郁滯所致。治療胃潰瘍應堅持健脾開胃、活血化瘀的原則。
本次研究使用的半夏瀉心湯中,半夏、干姜可辛溫除寒,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黨參、炙甘草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將上述藥物合用,具有健脾開胃、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時,可通過添加其他中藥成分對患者的伴隨癥狀產生良好的療效。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西藥三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僅使用西藥三聯療法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用西藥三聯療法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茶向君 . 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分析 [J]. 大家健康 (中旬版),2014,10(4):37-37,38.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 . 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 [S]. 南京 : 南 京大學出版社,2002,6:3.
[3] 陸再英,鐘南山 . 內科學(第 7 版)[M].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11 :389-390.
[4] 勵雙娜 .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潰瘍效果觀察 [J]. 中國鄉村醫藥,2013,08(22):57-58.
[5] 王芳 . 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 [J]. 現代養生 B,2014,11(2):253-253.
[6] 李敬華 . 半夏瀉心湯治療胃潰瘍 46 例 [J]. 河南中醫,2013,33(8):12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