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 要:文化館的職責和使命是面向全社會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開展公益藝術培訓是文化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手段。文章就陜西省文化館利用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開辦公益鋼琴班為例,總結經驗,針對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改進措施,旨在為文化館今后開展各類公益藝術培訓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公益藝術培訓;數字文化館;鋼琴培訓班;問題與措施
2011年元月,文化和旅游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文財務發〔2011〕5號)要求文化館(站)實施免費開放,這里的免費開放不僅指文化館(站)場地設施免費開放,更重要的是對文化館(站)的公共服務項目向公眾提供免費服務。2015年元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文化館(站)的責任和使命是開展全民藝術普及;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進一步強調各級文化館(站)要積極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公益藝術培訓是文化館(站)面向公眾提供的免費公共服務項目之一,是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手段,因此全國各地各級文化館(站)明確職能,在場地免費開放的基礎上,紛紛面向基層群眾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公益藝術培訓服務。一系列公益藝術培訓班的免費開辦,對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基層群眾文化藝術需求,更快更有效的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的實現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陜西省文化館依托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開展公益鋼琴培訓
為了進一步推動陜西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加快全民藝術普及進程,陜西省文化館積極響應免費開放的號召,于2018年12月開始面向社會開辦免費公益鋼琴培訓班,此次鋼琴培訓的地點位于陜西省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
陜西省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自2015年7月起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列為國家首批數字文化館建設單位之一后,建設工作正式開展,于2018年5月起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包括8個體驗區,其中數字鋼琴體驗區選用庫克品牌電子鋼琴,共9臺(1臺教師機、8臺學員機),其比傳統鋼琴具有多項優勢:①具有專業的一對多授課模式,可解決傳統鋼琴教學的局限性,并提高合奏的趣味性和增加表演性;②具有多種授課模式和先進的人機交互技術,可根據情況選擇領學模式或自學模式,同時能實現教師與學員同屏/分屏授課、練習;③具備智能糾錯系統和智能反饋系統,能使學員實時看到當前的彈奏結果及成績,尤其是在領學模式下,教師能夠控制全部學員的回課進度和及時糾正彈奏技巧問題,并由智能反饋系統及時反饋學員上課數據以便于教師能輕松掌握所有學員的學習情況。因此,在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開展鋼琴教學,充分利用了數字文化館線下資源,大大節約了教師的勞動力,學員也能在集中學習后結合自己的時間方便地完成自學練習。
公益鋼琴培訓班的報名是利用陜西省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平臺面向全社會發布報名信息,通過直接點擊和轉發的方式,吸引了多方的關注,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同時報名人數火爆,省文化館工作人員與每個報名成功的學員詳細核實個人身份信息、學習/工作情況,確定上課時間,保證上課效果。此次公益鋼琴培訓班計劃長期進行、分多期開辦,每期12學時,一期開設2個班,每班學員8人,目前已開辦到第三期,學員年齡分布廣、職業多樣,真正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免費開放“零門檻”,切實惠民利民,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和社會關注,對陜西省文化館職能的充分發揮和宣傳、全民藝術普及的推進及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公益鋼琴培訓班開辦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公益鋼琴班開辦以來,收效甚佳,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顯著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和制約培訓班的正常開辦,更不利于文化館公益培訓事業的長效發展,現將實際遇到的問題歸結如下:
(一)師資力量較薄弱
由于文化館音樂專業干部工作繁忙,無法兼顧培訓班的教學,只能由退休音樂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導致師資力量薄弱、教師資源缺乏。退休教師因為年齡的因素,體力和精力有限,無法長時間承擔較重的教學任務,無法滿足培訓班長時間開展的需求;另外退休教師教學方法也存在較陳舊的問題,無法及時根據學員的情況調整教學,導致學員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最終造成學員流失。
(二)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
目前鋼琴培訓班的受眾群水平差異性大,而且沒有一套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采用的是簡單重復的教學方式,這樣勢必影響彈奏及樂理的教學效果,降低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有的學員覺得太簡單,可是有的學員覺得根本聽不懂,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照顧到每一位學員,那些本來就有基礎、學習能力快的學員因為進度太慢的問題而失去興趣,反之若教師要保證整體課程進度,那些學習能力較弱、接受較慢的學員便會因為學不懂而放棄。
(三)學員的穩定性較差
公益鋼琴班的性質是面向群眾免費開辦,存在“報名熱、報名難”的情況,大部分學員是滿懷對藝術的喜愛和熱情報名,少部分學員屬于盲目報名,僅僅是為了占免費培訓的“便宜”,所以這種報名動機并不單純,這部分人很快就會因為學習的深入和難度的增加而輕易放棄;另外一部分學員因為學習缺乏系統性、科學性,不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使學習陷入瓶頸,從而失去學習的熱情和耐心;還有一部分學員在一段學習結束后還想更深入學習,但是后續課程沒有跟進或者沒有開班,也造成學員被迫中斷學習。這些因素都造成了“結業冷”的情況,學員不能穩定,培訓效果不佳。
(四)培訓班的受眾面較窄、影響力有限
培訓班的鋼琴數量有限直接限制了培訓的人數,盡管可以采取分時段開設班級,但是供需還是遠遠不平衡,一個文化館一期培訓僅僅只能培訓幾十人最多幾百人,然而群眾的需求是成千乃至上萬的,這樣只能達到少部分群眾的藝術普及,離真的達到全民藝術普及的目標還很遠。所以必須要提高培訓的受眾面,讓更多的群眾能夠享受到公益藝術培訓。
三、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班幾點改進措施
針對公益鋼琴班存在的幾點突出問題,結合具體工作實際,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一)建設一支專業性強、業務水平高的教師團隊
建立一支以文化館專業干部為主,音樂專業大學生志愿者、退休音樂教師為輔的教師團隊。文化館專業干部擔任公益藝術培訓教師是本職,是保證培訓班長期開展的主心骨,教學過程不僅能夠不斷鍛煉和提升專業干部的專業水平和技能,還能夠更好的深入群眾,真正了解群眾的需求,為今后開展各項工作提供基礎;音樂專業大學生志愿者具有滿滿的活力和熱情,通過在培訓班擔任教師可以積累自己的社會閱歷和教學經驗,同時也可作為一項志愿服務;退休音樂老師具有幾十年豐富的教學經驗,除了得心應手的教學員,還可以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傳授給文化館專業干部和大學生志愿者,另外一方面也能讓他們很好地發揮預熱,使退休后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
二)設計一套具有系統性、針對性的課程體系
公益藝術培訓面對的是群眾,需要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不同的培訓教學。對于受教育程度較高、有一定基礎的學員可采用專業化的教學方式,但是對于受教育程度較低、零基礎的學員可通過列舉活潑生動的例子,采用深入淺出、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目的。這也要求在培訓班報名時針對學員進行分類,如少年班、青年班、老年班,或者基礎班、提高班等,針對不同的班級選擇合適的教材、設計不同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教師團隊也可潛心研究、編撰出一套能適應于文化館公益藝術培訓的教材,這套教材可向各地推廣或者公開發行。
三)建立科學的學員管理方式,保證學員的穩定性
1.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建立一套適應于培訓班開展、保證培訓班正常運行的規章制度,要求教師和學員共同維護和遵守。嚴格考勤制度,上課按時簽到,學員若臨時有事提前需辦理請假手續,對于經常遲到、缺課的學員進行勸退,讓真正想學而未報名成功的學員補上。在培訓班開展過程中也可根據實際遇到的問題及時的對規章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
2.建立學員誠信檔案
培訓班開班前與每位學員簽訂承諾書,要求學員承諾按時上課、維護課堂紀律,同時建立文化館公益培訓學員誠信檔案。有少部分學員報名成功后卻經常無故遲到、甚至缺課,對于這種占用免費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而沒有有效利用的學員拉入文化館誠信“黑名單”,以后禁止參加文化館開展的任何公益藝術培訓。
3.建立行之有效的學員評價體系
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學員評價體系,教師和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學員的考勤、課堂表現、交流互動以及學習成績對學員進行評價,對于“優秀”學員實行獎勵政策,除了“優秀學員”表彰外還可以享受后續培訓班或者其他文化館公益藝術培訓班的優先報名權。同時學員也可對教師進行匿名的評價,以便于教師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教學盲點,從而及時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4.創新學員考核機制
傳統的考核方法如組織考試、簡單發放結業證等,往往會給學員壓力或者造成厭學情緒,因此可在每期結課時組織小型的結業演出或者匯報演出,采取集體演奏或者個人演奏的方式,每位學員均可邀請幾名親人朋友來觀摩,以此增強學員學習的自信感和成就感,演出結束后頒發結業證書,通過這種較強的儀式感增強學員繼續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5.保證后續課程及時跟進
除了在開班時進行分類教學,學員在結束一段課程學習后,需要及時跟進后續課程,進入下一階段學習,這樣有利于學員學習科學化、系統化,而不是“半途而廢”。同時應該注意教學資源的整合,例如:有的學員在基礎班學習后進入提升班,而有的學員因為有基礎報名時就直接進入提升班,這就需要及時整合教學資源,在課程開設時解決好學員分配的問題。
四)發揮省文化館龍頭引領作用,進一步擴大公益鋼琴班的影響力和受眾面
1.開展文化館四級聯動的培訓模式
以省館為引領,地市級群藝館、縣(區)文化館、鄉鎮文化站四級聯動,全方位開辦培訓班,尤其是已建設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的館,更要充分利用資源,積極開展培訓。另外也要發揮總分館尤其是分館的作用,擴大培訓班的覆蓋面,大幅度提高培訓學員的人數,尤其是讓偏遠地區的群眾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這門高雅的藝術。
2.充分發揮數字文化館線上平臺作用
鋼琴培訓一般分為樂理知識學習、視唱練耳、彈奏等環節,學會、學好鋼琴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在數字文化館線上平臺開設免費培訓課程,學員可通過線上直播或者錄播課程完成樂理知識學習和視唱練耳環節的培訓,有條件的學員可在家完成彈奏環節的學習,一部分學員可以走近文化館進行線下彈奏培訓,這樣既可以大大增加學員人數,也可以對學員進行篩選,將在線上學習中持續有興趣、有熱情的學員“請”進文化館。這種方式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不僅減少資源消耗,還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也可充分利用慕課的方式,組織教師分階段、分層次、分環節錄制課程,將學員的受眾面由全省范圍向全國范圍推廣,致力于打造叫得響、群眾贊的文化館公益藝術培訓品牌。
四、結束語
在公益鋼琴培訓班開辦的基礎上,借鑒經驗,后續將逐步開展其他公益藝術培訓班,如繪畫、書法、攝影、舞蹈、合唱等等,除了利用數字文化館線下體驗區資源外,充分利用數字文化館線上平臺開展網絡培訓、慕課等是文化館今后大規模開展公益藝術培訓的重要手段,以此大力推動全民藝術普及進程,讓群眾真正成為藝術普及的受益者。
(陜西省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