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在生產中引入了各種各樣的新型機械設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保障了產品的質量化和規模化。但是在實際操作時,企業缺乏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意識,導致設備的使用周期過短。機械設備是企業運轉所需的固定資產,因此制定出合理的機械設備管理體系及相應的維護保養制度,能夠有效的降低設備的故障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業的生產損失。所以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設備維護保養的關注度,使機械設備的使用率最大化,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關鍵詞:機械設備;管理制度;維護保養技術
0 ?引言
實際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多呈現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這為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國機械設備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管理制度上仍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制度體系不完善,管理監督不到位,安全教育缺乏等。因此,企業要不斷的完善機械設備的管理制度,盡可能的提高機械設備的維修水平,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生產效率。
1 ?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的意義
企業想要實現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及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在日常生產中加大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及維護。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所以企業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的技術性改革,提升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生產能力,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機械設備不論是在管理上,還是在維護上都存在著不同的層次化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實際工作效率。因此企業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的管理及維護,從而使企業經濟最大化。[1]
很多企業為了滿足社會生產的壓力,長期的處在超負荷工作的狀態中,這也導致了很多機械設備工作強度增加,這對其使用壽命的影響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在生產工作中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2 ?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的現狀
2.1 機械設備存在安全隱患
在很多企業中,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更沒有明確的規定相關的管理制度。[2]只是讓工作人員參照機械設備的說明書進行保養維護,并且沒有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日常管理和維護的工作也都是由一線員工進行的。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普遍認為機械設備能夠正常運轉就可以了,領導交代的維護保養工作都是走走形式,并沒有真正的落實。這樣很容易造成設備提前老化,在使用期間內出現各種故障,這給企業的生產留下了很多安全隱患。
2.2 管理及維護保養意識有待提高
生產型企業大多數是以產品的質量以及生產安全為中心,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并沒有做。但是完善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和維護保養意識,能有效的減少機械設備的故障率,增加機械設備的使用周期,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這就要求企業要提高全體員工的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意識。
2.3 維護人員專業水平低
在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近年來,機械設備越來越自動化,智能化,所以對設備維護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國內大部分企業對于機械設備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導致設備保養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
2.4 設備保養方法不合理
隨著各種新型設備的引進使用,機械設備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3]傳統機械設備的管理方法和維護保養技術已經不適用于新型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甚至部分企業的機械設備發生故障之后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導致設備長期停工,這也給企業的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3 ?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的措施
3.1 完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
在健全企業設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企業要明確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4]要有效的利用綜合管理制度,激發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此外,還可以按照設備的關鍵程度,出現故障時對企業帶來的影響以及損失,參考工作人員的維護技術水平實行分級管理制度,進而按照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實行升職或降職調整。
3.2 加強技術人員培養
隨著機械設備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導致了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以及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所以在現今生產中完全可以實現設備的遠程監控,還可以利用設備運行記錄及各項參數的統計功能,搭建具備自我學習功能的設備報警系統。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作人員的培養,定期組織專業培訓,選拔更優秀的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5]此外,實際操作人員要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如5G技術的不斷完善,利用VR平臺進行技術培訓,再如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等都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3 保證設備合理調配
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使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投入了生產中,這些機械設備的引入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但是調配設備的難度也隨之增加了,給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機械設備合理的調配就是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和經營情況,通過調整充分優化機械設備的功能,保證機械設備高效運行,使企業的生產效率最大化。
3.4 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想要提高維護保養人員的專業水平,就要讓工作人員充分的認識到維護保養工作的重要性,保證在工作時端正態度,形成良好的設備維護保養習慣。此外,企業還應該重視團隊協作培養,進而提高設備維護的效率和質量。
根據實際的維護保養情況,可以搭建合適的設備樹,以此來豐富設備的點檢標準,檢修標準,潤滑標準,開機確認標準,停機檢查標準,設備功能評價標準以及設備事故處置措施,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一定的保障。與此同時,可以利用設備樹的管控平臺,實現檢修,點檢及維護物資的一體化管理,進而實現與生產訂單的接口相通,達到利用生產間隙處置設備故障的效果,使生產利益達到最大化。
3.5 健全維護保養體制
想要落實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需要企業完善更加健全的維護保養體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避免做無效的維護保養工作。完善維護保養體制就是企業根據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制定合理的保養周期,遇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保維護保養及時有效的進行,保障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和安全。與此同時,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的創新維護保養技術,不斷的優化現有的技術手段,這也是保障企業快速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健全維護保養體制也可以有效規避機械設備發生故障,保證企業生產工作順利的進行。
4 ?結束語
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可以有效的避免生產事故的發生,充分的激發機械設備的生產價值,確保日常生產的正常運轉。但是機械設備的管理維護要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在機械設備的不同運行狀態下選擇不同的維護方法,進而更好的開展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更大程度的提高機械設備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昊.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技術的優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09):6-7.
[2]信薇.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的關鍵技術[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20):147-149.
[3]姚云剛.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8(23):173.
[4]戴紹平,鄭志偉,王賢軍.工程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策略探討[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7(12):71-72.
[5]鄧志權.建筑工程機械設備的維護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274.
[6]馬華瑞.淺談現代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及維護保養[J].南方農機,2019,50(17):104.
[7]趙永華.機械設備維護和管理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0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