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曉琴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 1門診手術室,內蒙 通遼 028000;2眼科)
白內障主要病理改變是晶狀體混濁,是眼科常見疾病之一,也是全球重要致盲性疾病之一〔1,2〕。目前統計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約25%,發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治療方式首選手術〔2,3〕。 有研究證實炎性損傷和氧自由基損傷都參與晶狀體的損傷機制〔4〕。由于白內障患者多為老年人,手術風險較高且耐受性較差,所以其術后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生活質量與患者精神狀態密切相關。本研究擬分析眼結膜囊沖洗聯合優質服務對白內障患者圍術期血清炎性因子、抗氧化功能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129例,按單雙數分為3組各43例。對照組男21例,女22例,平均年齡(67.9±3.6)歲;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1±2.7)歲;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男19例,女24例,平均年齡(68.1±4.2)歲;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眼結膜囊沖洗常規護理和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護理;3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符合白內障診斷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診斷標準;(2)年齡≥65歲;(3)行為能力正常,第一次做眼科疾病手術。排除標準:(1)其他眼部疾病及眼部手術史;(2)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3)嚴重高血壓者;(4)精神障礙、治療相關藥物過敏者。
1.2實驗試劑和實驗儀器 抗人白細胞介素(IL)-2、IL-6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和總抗氧化能力(TAC)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均由碧云天生物有限公司提供;酶標儀設備(型號Multiskan FC,德國)。
1.3常規護理〔5〕術前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3~4次,術中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使用鎮痛泵,術后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2次。
1.4眼結膜囊沖洗常規護理〔6〕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術前20 min對患者采用0.5%聚維酮碘沖洗眼結膜囊,30 s后沖洗平衡液。
1.5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護理〔6~10〕在眼結膜囊沖洗常規護理基礎上,術前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評估患者體質狀態,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要與患者相互熟悉,消除患者緊張陌生情緒,講解白內障相關知識,降低患者恐懼感,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術中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術后督促家屬進行營養管理,補足維生素C、E,增強患者體質、評估患者營養狀態,結合以往常見并發癥,降低甚至杜絕并發癥的發生,對情緒較差的患者做好心理輔助疏導。
1.6評價指標 ①3組于術前、術后空腹抽取外周血提取血清,嚴格遵循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操作流程檢測血清炎性因子IL-2、IL-6和TNF-α及抗氧化功能指標SOD、過氧化氫酶CAT和TAC含量。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3組術前、術后焦慮、抑制水平。③記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
1.7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3組術前、術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水平比較 術前3組血清IL-2、IL-6、TNF-α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和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IL-6、TNF-α水平均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IL-2水平明顯升高,且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術前、術后IL-2、IL-6和TNF-α水平比較
2.23組術前、術后SOD、CAT和TAC水平比較 術前3組血清SOD、CAT、TA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和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均明顯升高,且高于對照組,后者較前者作用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術前、術后血清SOD、CAT和TAC水平比較
2.33組SAS、SDS評分比較 術前3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均明顯降低,且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和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較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更具優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術前、術后SAS、SDS評分比較分,n=43)
2.43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術后眼結膜囊沖洗常規組和眼結膜囊沖洗優質服務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且后者較前者作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比較〔n(%),n=43〕
白內障多發于老年人,通常是機體生理性衰老與免疫代謝異常所致,患者臨床表現為晶狀體混濁、視物不清,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療法〔11〕。手術受多種因素影響,由于老年白內障患者身體衰老、體質弱、手術耐受性差、心理承受性差,且白內障是全球性的致盲因素;患者未接受手術前已經視物不清,多數患者緊張焦慮擔心出現失明;這些都是患者對白內障疾病缺乏了解導致的恐慌〔12〕。在對白內障疾病的研究過程中,發現患者的精神狀態與免疫功能相關,焦慮能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且有研究表明炎性因子水平與焦慮呈正相關性〔13〕;機體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清除障礙會造成慢性氧化損傷,這與晶狀體上皮結構功能損傷密切相關,是導致晶狀體混濁的重要因素〔9,14~16〕。綜合上述因素,在常規護理術前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目的是發揮光譜抗菌作用;使用術前20 min對患者采用0.5%聚維酮碘沖洗眼結膜囊,30 s后沖洗平衡液這種眼結膜囊沖洗護理目的是進一步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這種常規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患者不能實現了解認知疾病知識、改善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的狀態。
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探索發現優質的服務護理在術前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使得患者了解白內障相關知識,熟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評估患者的體質狀態,消除患者緊張陌生情緒,降低患者恐懼感,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在術中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在術后督促家屬進行營養管理,補足維生素C、E,增強患者體質、評估患者營養狀態,結合以往常見并發癥,降低甚至杜絕并發癥的發生,對情緒較差的患者做好心理輔助疏導。
本研究結果提示,眼結膜囊沖洗聯合優質服務能更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提高老年患者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眼結膜囊沖洗聯合優質服務在老年白內障手術中的應用,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生活質量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