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梁承明

我國幾千年發展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在培養人的道德、思想以及文化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F階段,社會競爭逐漸增大,在管理、人才、經濟以及科技等相關方面的競爭中,人才處于重要地位。
梁啟超曾指出:“少年強則中國強?!鼻嗌倌昃邆涞乃刭|與能力和國家未來的發展緊密相關。近年來,部分青少年在素質方面表現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自我認知能力弱、自理能力不強等,尤其是辨別美與丑、是與非的能力不足。同時,個別青少年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過于強調自我,輕視別人,個人功利思想十分嚴重,和中國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的要求相去甚遠。
家庭屬于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為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于青少年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眾所周知,中華民族一直都極其注重家庭教育,但曾經用于孩子啟蒙教育的國學經典,如今卻被一些家長忽略。青少年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等正處在逐漸完善的階段,他們的思維意識擁有極強的可塑性,但缺乏辨別真假優劣的能力。因此,家長要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家庭日常生活,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引導,進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行為修養、道德品質以及人文思想等。對于以上方面,任何社會組織均不能夠代替家庭教育的作用。但是,不同家庭在傳統文化認知方面存在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少年了解傳統文化的程度產生影響。因此,父母需要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提升自己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以及認知水平,以便于將其轉變成自己在日常行為中的習慣,然后實現對孩子的人文素質教育。
學校是青少年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在青少年成長以及成才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也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陣地與平臺,示范與引領著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發展。現階段,我國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重成績、輕素質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青少年只重視學習成績的提高,缺乏樸素的品質,團隊合作能力也不強,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其的要求不符。對此,學校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陣地,需要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將道德教育作為立足點,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并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優秀傳統文化予以傳播,營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強化素質教育的濃厚氛圍。
社會能夠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社會各界均有責任引導青少年對社會進行了解和接觸,調動青少年關心、回報以及奉獻社會的熱情。構建現代素質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如社區以及居委會等可邀請研究傳統文化的專家開辦專題講座,或采取網絡視頻等方式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進而潛移默化地讓青少年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讓素質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塑造個性、陶冶情操以及提高智力等相關功能。所以,需要對傳統文化具備的深刻內涵進行領悟,掌握其中的精髓,繼承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并借鑒傳統文化中的教育之道,將素質教育推向新高度,增強青少年素質教育效果,積極吸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質教育水平。